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心著於物的煩惱就生,著於道的神氣就生

心著於物的煩惱就生,著於道的神氣就生

語錄

1、三界性心身為人的來蹤,天賦以性,地賦以命(曰心,此處心與命義通),父母生的身。

2、人非三界不能生,身為物根,心為命根,性為德根。

3、人的天性純陽,心半陰半陽,身為純陰之體。(此陰陽非生理上的陰陽,蓋指性理而言)

4、好包屈的傷心,不包屈保氣保命;好後悔的傷性,不後悔保性保福;好怨人的傷身,不怨人保精保身。

保命的「命」字指做人的本分而言,如兒子、丈夫等等。先生說「命者名也」即是此意。「精」是精氣。

5、人們就知道人世上有個身我,而不知道在天有個性我,在地有個命我。性化了,在天之性我,便得天爵,道理明了,在地的命我,可以得位。所以一個人實有三身,可惜人都不知道呢。

6、三世因果,性是一世為前因,心是一世為來因,身是一世為現在。

人的氣稟性,除了父母的遺傳和環境的熏陶之外,更重要的是來自宿世的業因,所以說「性是一世為前因」。

人的心,每一個細小的念頭,如貪心、妄念、憎恨等等,都可以種未來之因,條件成熟了,便可結果,「心是一世為來因」,就是此意。

身為父母所生,是最現實的東西,當前所受的,所做的,都可體現出過去世的因,並引出未來世的果,三世因果竟集於今世之身,所以說,「身是一世為現在。」

7、道就是命,德就是性,道德就是性命的根源,哪一條道不會,哪一種苦不能了。

8、命像燈火似的,性像燈罩似的,燈火必加上罩才能亮,人修命了,更得養性,才能靈。

9、性清無脾氣,心清無私慾,身清無嗜好。

10、有德性的人,性量必大,性是命的根,性量大其命必大。

11、人的命都是好命,只因性不好,才把命鬧壞了,所以我教人去習性,化稟性,圓滿天性。

12、性是根,命是果,紮下根才能結果。人不依照命(名份)去行,不但不能結果,而且連根爛了。

13、眾人是天,所以眾人賓服了,就長天命。

14、去習性,化稟性,圓滿天性。

15、習性為稟性之根,習性不去,稟性絕不能化。

16、存道心,死人心。(人心指私心,貪心,損人利己之心。)

17、心著於物的煩惱就生,著於道的神氣就生。

18、人與人不和,是因為有「心」,心是個小人啊。

19、以天性為主的人,和世人都能合性,因為天性是大公無我的,是人人所共有的。

20、三教也就是三界,也就是三魂。儒教由立命上起,道教由煉身上起,佛教由養性上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劉恆易經 的精彩文章:

滿腹經綸卻不念佛,沒有慈悲,是佛法的法盲,是貧窮者

TAG:劉恆易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