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深宅大院的全家福

深宅大院的全家福

(中座者為我的姥爺和姥娘 我的姥娘家在河底鎮葦泊村 我站在後排右一的位置)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我隨父母工作的調動,搬到了陽泉市郊區河底鎮,這是陽泉市郊區最大的行政村之一,有約五千人口,值得一提的是,河底鎮是一個非常有文化底蘊的村子,那裡曾經有一條明清時代留下來的老的商業街,我們家當時就住在老街上供銷社旁邊的一處老式深宅大院里,那個大院是屬於河底公社,院里的幾戶人家都是公社的工作人員,我家住的是一所三套間的房子,中間一間是廚房,兩邊是兩個卧室。因為年齡小,那個時候也沒有像現在這樣對歷史文化遺迹的欣賞與保護意識,只是覺得家裡的牆特別厚,屋子裡的採光不是很好,大門臨街的地方有店面,有個外來的個體戶,在那裡做點零售的小生意,進門時要經過幾兩道大門,我家住在一層的院子里,這個院子還有二層,還有後院,總之有很複雜的結構,還有好多機關,那時只覺得是孩子們捉迷藏的好地方,剩下就是覺得整個大院色彩灰濛厚重,不像當時剛剛興起的房子外面貼彩色釉面磚那樣時尚,院里許多地方還完整的保留有精緻的木雕、磚雕,要是放到九十年代後期,這是多麼有價值啊,非常可惜的是,那個院子,還有那個院子所在的一條當時還算保存完好的明清古街,現在已面目全非,我住的那個院子,也已改造成現代新式的二層小樓,只能感嘆,惋惜,和不知道說什麼好了。

(燈籠下面的建築是河底供銷社,以供銷社為參照,白色門臉,有家芬芳日化店的房子就是我當年在河底居住的舊址)

每到春節過後的元宵節時,河底村不僅是一般陽泉農村常有的唱戲一類的項目,晚上還有猜謎,對對聯等文化活動,我對猜謎挺感興趣的,而且當時的活動中心,就在我家門口不遠的地方,我當時就猜中了一條一等獎的謎語,領獎的地方就在過去街中的河底供銷社對面,當時叫自由市場的一所臨街屋子的窗口,我記得獎品是一個暖壺,我非常得意,還受到了不少人的誇獎。

(當年河底鎮的明清古街已面目全非,好在還找到一間舊式的店面)

我在河底住了有六年的時間,初中就是在河底上完的,太原老家的兩個妹妹也在河底上學,加上我們姐妹三個共有五個孩子,這樣,我們過年的時候因為孩子多,就顯得更熱鬧了,那時我看著剛剛興起的晚會上的節目,在家裡也如法炮製,幾個女孩子在一起做吊瓶,傳花等遊戲,現在想起來也蠻有趣的。

我記憶深刻的是,每到過年的時候,父母都要精打細算,面對有限的經濟條件,既不能委屈了孩子們,又要考慮整個家的情況,方方面面都要照顧到。當時正好挺流行一種叫脖套的東西,就是一個桶狀的毛融融的圍巾似的東西,扎住口可以當帽子戴,套在脖子上可以當圍巾,穿上大衣後,正好能露出來,又暖和,又好看。我那年好像過年的時候挺想買一個旁邊供銷社裡出售的黃色圍脖,可當時爸爸媽媽沒有預算到這個,所以,我一直沒有如願,也不知道爸爸和媽媽又是怎麼商量的,又是克服了多少困難,總之,在過年的前一天,我終於戴上了夢寐以求的新圍脖,到現在,我還能想起那個圍脖的樣子,是嫩黃色的,毛毛拉得長長的,戴上的那個美勁與漂亮勁,再也無法用語言來形容了。

(這是我幾經周折找到的一張妹妹在那個院里的照片,拍的有些模糊,好像是在二樓上拍的,看看遠處不很清晰的房頂,像不像現在晉商大院?)

——————————————————————

歷時四年,遍訪各地,

深度拍攝,匠心呈現!

民間中國系列-《中國手藝人》 白英 著五洲傳播出版社

京東圖書有售:https://item.jd.com/12157951.html#none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影子之美自游之旅 的精彩文章:

TAG:影子之美自游之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