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濃縮的都是精華?在古代冷兵器中貌似不適用!

濃縮的都是精華?在古代冷兵器中貌似不適用!

原標題:濃縮的都是精華?在古代冷兵器中貌似不適用!


早期的戈簡單說就是歪頭矛。之所以盛行戈而不是矛或長刀,是因為當時盛行車戰,而車戰的近戰是在戰車交錯時展開的,用矛的話很難藉助戰車的衝力,同時也難以在交錯的瞬間擊中目標,沉甸甸的長刀則不但比戈笨重,而且更容易磨損失效。於是善於啄殺的戈就成了當然的主力。


春秋戰國之交,戰爭規模日益升級,類似歐洲中世紀的戰爭遊戲變成了人民戰爭。一待翻山越嶺的步兵使戰場不再局限於平原,銅弩機的使用令弩手升級為射馬殺人的好手,戰術謀略極大豐富,戰車的末日也就來到了。但老派"騎士"的虛榮心此時尚未完全熄滅,於是戰車有了更多的戰馬、更厚更多的盾甲、連兩側軸頭都裝了驅殺步兵的扁矛,戈也發生了變化,頭部變成弧形,內刃加長像鐮刀,外刃增強了推的殺傷力,用推來對付步兵的圍攻。可惜這一切還是無濟於事,戰車的終結到來於西漢初年。



戈有些很不好的缺點,比如頭部易脫落、因揮擊而攻擊緩慢等。所以後來戈通用的裝頭方法只有綁縛,看起來簡陋,但是便於重新捆緊。不過揮擊緩慢是沒治了,而且桿部由於抗力方向問題還更易折斷,推又不如刺靈巧鋒利,到頭來唯一不可取代的價值還是啄。因此隨著戰車的衰落,步兵擺脫了最大的側面威脅,其存在就變得毫無價值了。


矛的地位不遜於戈,戰車上往往也會裝備 1 - 2支長矛以備不時之需,但矛卻始終不能取代戈的地位,反而是戟填補了空白。戟的出現始於商代,早期的戟等同於加了矛尖的戈,不過並沒在戰鬥中顯示出明顯優勢,因此沒能得到重視。到了秦漢,也許是戰法思想不能一下子適應失去戈的轉變,戟就突然成了寵兒。


但戟也存在缺點。比如容易被攪纏,漢代有種叫鉤鑲的帶鉤小盾就是專用來攪纏戟的,然後再跳上前去給持戟人一刀。另外騎兵衝鋒對戟的推鉤功能也不太依賴,刺的同時又推是多此一舉,鉤固然有用,但也帶來了戈的老毛病-頭部易脫落。因此到了東漢,長戟的戟枝就越來越向前了,說白了就是像叉了,經過魏晉更乾脆把戟廢了,轉而全力發展矛。



這時候就該矛唱獨角戲了,長刀的出現還要再過幾百年,大斧則只是輔助兵器,所以矛在當時的長兵器序列里可謂一枝獨秀。


矛又叫槊,又分為馬槊和步槊,興起於漢末,估計那些三國名將絕大部分都是一手持槊、一手持短刀作戰的。南北朝是槊的鼎盛時期,因為此時中原騎戰鼎盛,而身披兩襠鎧的重裝騎兵正是以槊和弓箭為主力武器。


步槊的使用較簡單,因為步兵偏重的是配合,步槊只是步兵小組武器序列中的一種罷了,用途在於較安全的刺倒敵人,掩護短刀手作戰。因此對持步槊者的要求是身高力大,武藝是否高強,並非考察的關鍵。馬槊的使用較複雜,因為槊不同於歐式長矛,後者單手持用只用於衝鋒,前者則雙手持用既衝鋒又近戰。當騎兵沖入敵陣後會展開沖盪,此時攻防的方向和範圍都遠多於步兵,而且是在賓士顛簸的馬背上,加之槊長達 4米的慣性,毫無疑問,不經過一定的嚴格訓練很容易破綻百出。


唐代以後矛多稱槍,宋代是槍的黃金時代,種類可謂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也許是對騎兵正面突破的依賴降低的緣故,馬槍的長度略有縮短,使其更靈活,同時製作更精良。宋代馬槍頭部一般都有刺和鉤的雙重用途,槍後有可插入地的鐵鐓,桿上還有牛皮編成的提繩,看起來實在很體貼。



進入明代,冷兵器的地位下降了,槍的種類也就簡化了,清代騎射起家,對冷兵器情有獨鍾,於是槍的種類再次豐富,甚至出現了近 5米長的釘槍,已達中國長兵器長度禁忌的極限,真不知打算做什麽用。

矛最後的舞台是抗日戰爭,紅纓槍的廣為人知,甚至令其一度成為當代孩子的玩具。可惜玩具的命運與其祖先當初一樣,隨著歐洲槍炮的隆作,華夏無敵的美夢幻滅了,隨著玩具槍的出現,孩子王的地位也不再青睞擁有紅纓槍的孩子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冷兵探觀 的精彩文章:

古人都兵器有多挑剔?長刀短劍各個都愛也各個不愛!
追源古今中國長柄武器的歷史意義與文化

TAG:冷兵探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