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吃貨?段子手?沒想到你是這樣的蘇軾!

吃貨?段子手?沒想到你是這樣的蘇軾!

「大江東去,千古風流人物」,這是一個曠達豪邁的蘇軾。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這是一個痴情婉約的蘇軾。

「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這是一個樂觀向上的蘇軾……

蘇軾,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唐宋八大家」之一,北宋「豪放派」代表詞人之一,著名書法家,文學家,畫家……

提起蘇軾,相信大多數人腦海里蹦出來的就是這樣的一些信息。

然而,除了以上這些高大上的頭銜之外,蘇軾,還有一個特殊的身份,那就是一個地地道道的美食家,通俗一點來說呢呢,就是吃貨。

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吃貨」蘇軾的那些事。

蘇軾曾有詩云:「問汝平生功業,黃州惠州儋州」。正經一點來說這是指他仕途不順,多次被貶。但這三個地方,卻促使蘇軾開啟了他與美食的華麗邂逅。

黃州:豬肉美食走起來!

「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當你還在為東坡先生被貶黃州受苦受難而傷感嘆息的時候,我們的大吃貨已經揮揮衣袖,作別昨日的傷感,轉身尋覓美食去了。

當時黃州有這樣一句俗語:「稻草系豬豬不跑」,這是為什麼呢,因為豬都太肥了,跑不動,這也從側面反應出黃州的豬數量之多了。

在當時富人是不吃豬肉的,連窮人對它也是萬分嫌棄。但生活窘迫的蘇軾卻十分喜歡豬肉了,興起之餘,還寫下了著名的《豬肉頌》。

凈洗鐺,少著水,柴頭罨煙焰不起。

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時他自美。

黃州好豬肉,價賤如泥土。

貴者不肯吃,貧者不解煮。

早晨起來打兩碗,飽得自家君莫管。

這裡面大抵意思是談了怎樣烹飪豬肉的方法,以及各種開心炫耀黃州豬肉真便宜啊,我在這裡隨便吃,可真是賺大發了!

原料豐富,興緻正濃,我們的蘇軾先生就在這樣情況下琢磨出了名傳千古的美食「東坡肉」。

選一塊約二寸許的方正形豬肉,半肥半瘦肉,把肉洗乾淨,少放水,慢火細細的燉,別急別催。

火候到了,一鍋色澤紅亮,味醇汁濃的東坡肉就完成了,入口香糯,肥而不膩,回味無窮,讓人食指大動。

蘇軾第一次受貶來到黃州,就在這裡待了四年。

四年的時光並不短暫,從高堂跌落鄉野,他卻將內心的抑鬱與落差化為力量,開啟了自己詩歌,繪畫,以及美食創作的巔峰。

惠州:被貶何妨,照吃不誤!

離開黃州後,蘇軾被召回汴京,官任三品,但遭受挫折的蘇軾,這一次卻選擇了遠離朝堂,奔向杭州。在杭州,他大展拳腳,致力於整頓西湖。

沒過多久,宋哲宗當政,蘇軾再次苦命地被貶惠州。

這一次,蘇軾過得比在黃州更為艱難。

重罪加身,姬妾散去,知己離世。事業愛情雙打擊,但蘇軾仍然努力的生活著,不斷去發現生活之美。

「羅浮山下四時春,盧橘黃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顆,不妨長作嶺南人。」他喜食荔枝,寫下詩篇,大氣豪邁。

宋代大多喜吃羊肉。當時在惠州,地遠偏僻,商品匱乏,市場上每天宰殺的羊數量有限,蘇軾無權與人爭搶,於是便瞪著大眼睛私下和殺羊的人說:哥們啊,你每次殺羊呢,把沒人要的羊脊骨留給我吧啊。

將羊脊骨用水煮熟,用酒澆上去,加點鹽後用火烘烤至焦,伸手一抓放至嘴邊吸取骨頭之間的骨髓,可謂一絕,蘇軾再次創造出了一種絕妙的美食。

事後,蘇軾還不忘寫信與弟弟蘇轍調侃,這樣吃法著實不錯,只不過呢,我把上面僅有的一點肉吃乾淨了,旁邊的狗狗很不開心。

如此親哥也是沒誰了,看到這樣的信,想必家人再多的擔憂也都被打散了。

而經過蘇軾創造的羊脊骨,在歷史發展中也逐漸演變成了今天美味的「羊蠍子」。

儋州:白髮已蒼蒼,吃是不能停!

東坡在海南,食蚝而美,貽書叔黨,曰:無令中朝士大夫知,恐爭謀南徙,以分此味。」

這是蘇軾寫給兒子的信,大意是,兒子,我跟你講啊,我現在在儋州了,這裡的牡蠣好好吃啊我好開心啊,你千萬不要告訴朝中的人啊,我怕他們來和我搶。

來到儋州時,蘇軾已是白髮老人了,但日漸蒼老的身軀下,是一顆不甘停歇的吃貨心。

蘇軾老先生再次在這裡將吃貨的技能發揮得淋漓盡致。

在儋州待了三年,宋徽宗繼位,大赦天下。蘇軾得以歸家,卻在常州一病不起,這年農曆七月二十八日,一代千古英才就此逝去,結束了他傳奇的一生。

「心似已灰之木,心如不系之舟。問汝平生功業,黃州惠州儋州。」

蘇軾將自己的一生盡數濃縮進這首小詩。

蘇軾這一生,坎坷飄零,跌宕起伏,但他卻以心為翅,自由翱翔,過得淡然又瀟洒。

他的詩詞流傳千古,他所創造的美食也備受人們喜愛。

在今天,當我們吟誦他的詩詞,吃著「東坡肉」,「東坡肘子」以及「東坡餅」等美食的時候,我們也應該要想到,蘇軾,在他人生的最低谷,用著自己的天真,淡然,洒脫和樂觀,讓他的人生閃爍出了最耀眼的光芒。

作者簡介:予懷。女,在校大學生,吃喝玩樂,樣樣喜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傾雨文樓 的精彩文章:

那年花開月不圓

TAG:傾雨文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