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自然有益心理健康,不需出城就能收益

自然有益心理健康,不需出城就能收益

城市中的綠地和自然景觀不僅僅是美觀和凈化環境這麼簡單,對於生活在城市中缺乏自然接觸、工作生活壓力山大的我們來說,也是改善精神健康的良藥,而受益方式不能更加簡單!

新的研究表明,即使在城市中,與大自然的接觸也能有效改善居民的心理健康。在這裡,紐約市民正在享受空中花園。 (艾德里安·希金斯/華盛頓郵報)

城裡人,好消息!新的研究表明,你不必離開城市,就能享受大自然的好處。

根據《生物科學》雜誌發表的一篇最新報告,只要聽到鳥鳴,瞥見天空,甚至留心城市中的樹木,都可以改善你的精神健康

實驗過程中,研究人員智能手機應用程序Urban Mind收集數據。該程序可以免費下載,志願者每天七次、連續七天回答以下問題:

「你在室內還是室外?」

「你能看見樹嗎?」

「你能看到天空嗎?」

「你能聽到鳥兒在唱歌嗎?」

「你能看見或聽到水聲嗎?」

「你覺得接觸大自然了嗎?」

並同時記錄他們的整體心情。此外,研究者還對志願者的精神健康和衝動特質進行了評估。在108名志願者參與下,研究人員得以獲取實驗數據並進行分析。

分析發現,當處於在戶外時,人們更可能報告更高的幸福感,看到樹木,聽到鳥兒唱歌,看到天空,感覺與大自然接觸。這種積極影響在2個半小時之後依然存在。當人們感覺到與大自然接觸時,效果更為持久,其對精神健康的影響在將近5個小時以後依然存在。然而看見水或聽見水聲則影響不大。

研究小組還發現,在城市中接觸自然的積極影響對有精神疾病傾向的人更大

不過研究小組也指出,這項研究有一些局限性。例如,那些感覺懶惰和頹廢的人更有可能留在家中或工作,而那些決定外出接觸自然的人,本身已經處於一種更好的精神狀態。此外,心理健康水平較低的人可能更傾向於注意不愉快車流聲,而不是鳥兒的歌聲。而且,研究參與者年齡偏輕,受教育程度也高於人群平均水平。因此,下一步研究招募更多樣的參與者,並調查結果如何隨人口和社會經濟因素變化。

作者說,儘管如此,這項研究依然是首次分析將自然景觀納入城市規劃中對精神健康所產生的影響,這可以幫助城市規劃者更好地理解哪些自然特徵對城市居民的幸福影響最大。

目前,世界一半以上的人口生活在城市,以前的研究表明,居住在城市的人們出現心理健康問題的風險較高。因此,能夠幫助改善城市居民心理健康的研究從未如此重要。

如果你恰巧住在城市環境中,那麼請你幫個忙,望望天空,聽聽鳥叫,看看樹木。這可能會讓你感覺更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生地行 的精彩文章:

鸚哥嶺成長的蛻變番2

TAG:生地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