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中國首部原創花樣滑冰冰上舞劇《南華夢》成功試演

中國首部原創花樣滑冰冰上舞劇《南華夢》成功試演

翩翩蝴蝶飛舞在晶瑩雪白的冰面上,正如擁有無限可能的自我,突破著現實的枷鎖。2月4日16:30 、19:00,冰上舞劇《南華夢》在北京朝陽區凱文學校舉行兩場試演。作為中國首部原創花樣滑冰冰上舞劇,《南華夢》取意於《南華經》中「莊周夢蝶」的故事,集結了舞台演出與花樣滑冰兩大領域最高規格的創作、演出陣容。無論是現場舞美、燈光與多媒體的配合,還是冰上各位主演與冰上舞團的呈現,都可以用一氣呵成與精美絕倫形容。兩場試演座無虛席,觀眾熱情也隨《南華夢》曲折的劇情、抒情的音樂與歌曲漸入佳境。

美學鑰匙

中國哲思是引導的光

冰上舞劇《南華夢》由北京萬域芳菲文化發展有限公司出品。公司創始人、CEO郁菲找到中國歌劇舞劇院國家一級編導佟睿睿擔任總導演,前後籌備醞釀了近兩年時間,更為本劇特別籌劃成立Wings on Ice 菲劇團。

作為中國首部原創花樣滑冰冰上舞劇,《南華夢》集結了花樣滑冰與舞台演出兩大領域的最強陣容:前國家隊花樣滑冰冰舞教練高崇博擔任冰上編導,由雷婷編劇、郭思達作曲、何滔執行導演,劉科棟、阿寬、曲明、胡天驥、徐彬、李向華、張熠、牛俊傑、秦熙等中國舞台劇領域的超一線力量加盟。《南華夢》由花樣滑冰雙人滑世界冠軍張丹領銜主演,Wings on Ice 菲劇團擔任群舞部分演出。

《南華夢》全劇共四幕,登場冰滑演員近三十人。經過近四個月的創排,在2月4日的兩場試演中,《南華夢》向遠到而來的近千位觀眾展示了全劇上半段內容。融合花樣滑冰、表演藝術、多媒體特效等多種藝術表演形態。《南華夢》既完美地表現花樣滑冰的浪漫與美,又展現了舞劇絲絲入扣、感人至深的情景感與感染力,創造出令人嘆為觀止的藝術饗宴。

1800平方米的冰面、充滿現代感的舞美,極具表現力的多媒體投影、如化蝶般唯美的服裝,從都市生活到夢境的場景變換……這些搭建起了《南華夢》絢麗的視覺呈現。中國國家話劇院一級舞美設計劉科棟為《南華夢》設計了充滿現代感的舞美。幾何圖案模擬現代城市生活的邊界,水、光的元素與植物結合,凸顯夢境的絢爛。一座高達三米的裝置矗立在冰面一側,既是舞美的一部分,亦是現場演員的搶裝間。新銳多媒體設計胡天驥為《南華夢》打造了簡潔又充滿夢幻感的多媒體效果,以光影的變化將觀眾從都市帶入浪漫的森林、湖泊,再帶入劇中人物豐富的內心世界。曾為2008年北京殘奧會開閉幕式設計服裝的阿寬老師為《南華夢》打造了如夢如畫的服裝,淡雅的水綠、鵝黃與明媚的粉色,既緊扣「蝴蝶」的意象,又充滿了寫意的美感。

最初夢想

冰雪運動實現「中國夢」

美輪美奐的視覺背後,《南華夢》真正的美麗,在於冰面上所呈現的物我合一的中國傳統哲思,以及發現自我、追尋夢想的當代「中國夢」精神內核。

「夢想」是《南華夢》的起點。北京在申冬奧的申辦報告中提出,申奧成功後中國要實現「三億人參與冰雪運動」的目標。作為資深冰迷,北京萬域芳菲文化發展有限公司創始人、CEO郁菲關注花樣滑冰演出,她深信花樣滑冰運動在競技性之外,更有其藝術性、觀賞性。她同時相信,在花樣滑冰競技在國內近30年的普及後,在2022年張家口冬奧會的契機之下,中國的花樣滑冰演出將擁有廣泛的群眾基礎。

在眾多劇本之中,郁菲和總導演佟睿睿選擇了《南華夢》的故事。郁菲表示,《南華夢》融合花樣滑冰與舞劇表演,這一冰上舞劇將吸引更多人關注冰上競技與演出,助力冬奧,實現「三億人上冰」的「中國夢」。佟導說,選擇「莊周夢蝶」的故事,一方面是看中這一典故中關於中國傳統哲思的表達,另一方面是想通過這一故事展示現代人生活中對自我與夢想的不懈追求。

莊子《南華經》中記錄的「莊周夢蝶」,是最早的「中國夢」。如蝴蝶般無所拘束、盡情遨遊,是哲學家莊周的夢想,也是任何時代追求心靈自由與自我價值的奮鬥者的永恆願望。

在經過兩年多的醞釀、籌備、創排之後,這一凝聚了無數人夢想的中國首部原創花樣滑冰冰上舞劇終於與大眾見面。《南華夢》的問世,不僅意味著冰上演出形態的拓展,更以充滿正能量的內容,踐行著「中國夢」,鼓勵當代人追尋夢想。

《南華夢》講述了兩個當代年輕人聽從內心、追求人生無限可能的故事。青梅竹馬的夥伴在人生的際遇下告別,又在追夢的路途上相遇,在碌碌匆匆的現代社會,究竟何為真實,何為幻像?又如何實現自我的夢想和價值?象徵自由的蝴蝶在冰面上翩翩起舞,激勵著年輕人,追求心靈與人生的自由。

為了讓這部冰上舞劇具有藝術性、觀賞性,同時也易於觀眾進入,主創團隊在各個方面皆下盡苦工。在演出中,一個萌萌的「大熊」與一隻美麗飄逸的「蝴蝶」在冰面上相遇,既暗示著男女主人公的身份,又代表了深藏於人物內心的自我聲音。隨著光起,童年時代的回憶在冰面上呈現,在天空飛翔的風箏代表了心中未曾放飛的夢想。

因《羅曼蒂克消亡史》和《新版紅樓夢》配樂而為人熟知的作曲家郭思達為《南華夢》譜寫了音樂。郭思達採用了西洋管弦樂隊為基礎,同時融入電子音色、人聲和中國樂器,不僅呈現出故事的中國風格,亦帶入了花樣滑冰的節奏感和速度感。在試演現場,兩首原創歌曲《浮生》《我想》以朗朗上口的旋律、勵志的歌詞,引起了觀眾對於生活與內心的共鳴。冰面上,翩翩飛舞的舞者與歌者同台,形影相和、餘音繞梁,此情此景,讓觀眾的思緒彷彿也長出了永不墜落的翅膀,體會著自由、夢想和愛。

為《南華夢》擔任冰上動作編排是的是前國家隊花樣滑冰冰舞教練高崇博。他將編導們設計的動作、隊形在冰面上變成現實。舞蹈團隊與冰上團隊的合作在國內尚屬首次,為高崇博提出了很多挑戰。在總導演佟睿睿看來,戰勝這些挑戰,《南華夢》就獲得了「一加一大於二」的表達優勢。在當天的試演中,《南華夢》不僅展現了花樣滑冰「大線條、大浪漫」的特點,更體現了舞劇生動的感染力。

《南華夢》的主演是世界冠軍、2006年都靈冬奧會雙人滑亞軍得主張丹。此次張丹搭檔亞洲錦標賽亞軍、全國大獎賽亞軍郭文雄,共同演繹「蝴蝶與熊」的故事。除了兩位花滑競技出身的運動員,該劇的另一位主演李鴿在冰上表演經驗豐富。作為中國首位冰上音樂劇演員,李鴿曾與百老匯導演合作編排原創冰上音樂劇。除了三位主演,Wings on Ice 菲劇團的近30名冰上舞者將冰上的旋轉、跳躍與舞劇的柔美結合,穿插其間的手上雜技則為整部冰上舞劇增加了輕鬆活潑的氣氛。

在2012年退役之後,張丹經歷了人生與職業的巨大轉變,但情系冰雪運動始終是她生命的重要部分。此次為了演繹這一追夢女孩,她在冰場里連續排練了近四個月時間。她在這個故事中看到了自己,也看到了無數和自己一樣無懼無畏的人。「雖然《南華夢》講述了一個花樣滑冰的故事,但這個故事可以反射到生活任何地方。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夢想,也會在實現夢想的過程中遇到有一些事。我們可能會改變,但觸景生情,總會回想起最初的夢想。」

據悉,冰上舞劇《南華夢》計劃於2018年下半年開啟北京駐場演出和全國巡演。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誰是神經病 的精彩文章:

六位萌娃合體再錄《爸爸去哪兒》,嗯哼開心的像個兩百斤的胖子!
趙風雲——背誦牛津詞典世界第一人

TAG:誰是神經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