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朝聖者褻瀆了現代公路?宗教爭議折射出漢民族的主人心態

朝聖者褻瀆了現代公路?宗教爭議折射出漢民族的主人心態

GIF

編輯:劉啟豪

視覺設計:杜佳亮

西藏朝聖者:五十六個兄弟姐妹是一家,你卻始終把我當作客人

1月24號,微博博主「媒體印象」發布了一張藏族女子在川藏線磕長頭朝聖的照片,並配以文字「川藏線,總有一些見聞,觸動你的靈魂」。

不料群眾卻被這個「你」字深深地觸怒了,文青自己一個人感動就算了,還要拉上我們!矛盾的關鍵在口誅筆伐後分成兩方,一邊聚焦於朝聖行動給公共交通帶來的妨礙,另一方則執著於朝聖本身的無意義上,觀點紛飛之間,藏傳佛教甚至已經淪為邪教。

人們對於宗教文化的警惕幾乎是強迫症性質的。畢竟,做一個堅定的無神論者,寫在了我們的黨章中。還記得《戰狼2》熱映時的蔡尹珊珊嗎,喜愛影片的人不滿她對於電影內容的批評,曝光她多次在大學課堂上傳教,可是真的去要求一個講西方文學的老師對聖經絕口不提,又似乎和開放包容的價值觀有些背道而馳。

在對傳教的邊界爭論不休的過程中,對宗教文化僅有的一點點了解和尊重也隨之流失。尊重少數民族信仰可以,但你最好不要出現在我的生活中,如果還影響甚至妄圖改變公共空間,看吧,我早說過你是邪教。

去年六月底,講述朝聖故事的電影《岡仁波齊》上映,半個月後,觀察者網在文章《當你感慨磕長頭的虔誠靈魂時,可曾想過他們身下的公路是誰修的?》中提到:

「在舊西藏,是不存在全程磕長頭到拉薩朝聖這種形式的,因為過去沒有公路」,並批判文藝青年對於現代化建設的阻礙「或膚淺或深邃的文藝青年喜歡將現代化和傳統對立起來,詬病西藏的發展讓西藏不再純潔」。

川藏線照片中,滿面風霜的藏族女子與平整寬闊的現代公路形成了強烈對比,公路觀念則自然地從群眾心中萌發出來,你怎麼敢在血汗鋪就的路上妨礙交通,建設西藏的大好男兒可不是為讓你進行無意義的苦修而獻出生命的。

在譴責藏傳佛教的落後和封建時,有兩種聲音比較有代表性,即「朝聖是為了消除自身的罪孽,來世得到解脫,因此是不折不扣的利己主義行為」,另一種則認為「既然這麼虔誠那為何還要走公路,以前的石路和土路不是更好嗎」

這其實都是長期處於冷漠隔離的宗教文化中對朝聖意義的臆想,把苦行本身當作苦行的目的,或認為朝聖是只求自己超脫的利己行為。

這裡需要對朝聖相關的概念做一個簡單解釋。

朝拜的傳統當然不是解放後才開始的,把磕長頭視為藏人佔了現代化便宜的看法是傲慢的,沒有公路之前,藏人朝聖走的是土路和馬道

| 德國聯邦檔案圖像收藏的這組照片(Bundesarchiv Bild )可以作為證明,拍攝於1938年。

萬物有靈,山與寺是神性凝聚的結晶,朝聖者的目的地遍布整個藏區(藏族可分為「三大藏區」,以西藏部分地區的藏人為「衛巴」、居住在西藏東部和四川西部的藏人稱為「康巴」、居住在西藏北部和四川西北部以及甘肅南部和青海地區的藏人,自稱為「安多哇」),藏族人從本土宗教苯教時期開始就有崇拜自然和祖先的傳統,公元七世紀,松贊干布時期藏傳佛教真正在雪域高原上傳播開來,萬物有靈的觀念也一直留駐在藏人心中,神山和寺廟就成為了藏人最主要的朝聖對象。

| 圖為藏區八大神山地域分布圖,其中卡瓦格博即為神山之首梅里雪山的主峰。

電影《岡仁波齊》中的聖山岡仁波齊是西藏阿里普蘭縣境內的岡底斯山的主峰,印度教、佛教、西藏原生宗教苯教以及古耆那教的教徒都認定它為「世界的中心」。岡仁波齊的藏語意思是「雪山之寶」或「雪聖」。相傳它是佛祖釋迦牟尼的道場,佛教中的須彌山便指此山。

朝拉薩進發的朝聖者最為繁多,三座在藏傳佛教文化中地位顯赫的佛寺,布達拉宮,大昭寺,小昭寺都座落於拉薩古城中。17世紀重建後的布達拉宮,是歷代達賴喇嘛的冬宮居所,為西藏政教合一的統治中心,其中主供著檀香木天然生成觀音像,是朝聖者最重要的聖地。

小昭寺原供奉釋迦牟尼像(悉達多太子十二歲等身像),大昭寺原供由尼泊爾尺尊公主從加德滿都帶至西藏的不動像(悉達多太子八歲等身像改造而成),後來兩尊佛像對調了寺院,不動像就變成了小昭寺的主尊。

佛祖等身佛像在全世界僅有三尊(印度菩提伽耶正覺塔供奉著佛陀二十五歲的等身像),拉薩被很多人視為聖城,就因為它同時供奉著世上僅存的這兩尊依照悉達多太子容貌造成,由釋迦牟尼親自開光的聖像。

為什麼要去「磕長頭」和「轉山」?在前往拉薩和其他聖地的路途上,藏民把「磕長頭」視為至誠的禮佛方式

磕頭時人伸直全身,投向常是骯髒的地面,這是臣服於真理的外在表示,也是自己願意暴露並拋棄驕慢的一種表達。一個人能把自己放在最低處,說明他願意並終將放下我執。兩手合十,表示領會了佛的旨意和教誨,觸額、觸口、觸胸,表示身、語、意與佛相融,合為一體。

藏族人相信繞神山轉一圈可清除一生罪孽,轉十圈可在五百次生死輪迴中免去墮入地獄之苦。他們世世代代轉山,就是在跟隨佛的足跡,引導自己前往彼岸之地。

我們可以在川藏線照片中看到和女主角一同朝聖的同伴,因為通常來說,藏民並不是一個人出去朝聖的,而是全家老小一起出動。隨行的糧食裝在一輛車上,用牛拉著或者人來推。

磕頭的人會先把車子推向前,返回原地,再一步一一步跪拜過去,所以說實際上一段路要走三遍。跪拜的時候會穿戴特殊的護具,看上去像是手上套了雙鞋子。如果朝聖者能夠成功到達聖地,返回家鄉後將被視為英雄,受到極大的擁戴。

朝聖是否圓滿,取決於是否符合藏傳佛教理念「三要行」。「三要行」的第三項「結行迴向」意味把自己的修行功德迴向給所有眾生,從而使善行和願力有落腳點,大乘佛教弟子的所有修行都不是為了自己,而是為了眾生能究竟成佛。在藏地,沒有人在沒有發心的情況下,就去做大禮拜的。也沒有人會為了自己和家人這樣的「小眾」去做大禮拜。(來自微博希熱多吉居士)

朝聖者和曾為建設西藏付出生命的人並不是互相對立的,「朝拜是對交通的妨礙,因此褻瀆了為建設西藏付出生命的人民」,這看似不可解的矛盾恰恰是生活在車水馬龍中的都市人群產生的思維定勢。藏族人民全年都會各個聖地禮佛,但真正意義上的磕長頭則集中在冬季農閑的時期,時間上與6-9月自駕游高峰期錯開。路上相遇時,車與人也是以互相禮讓和尊重為主。

「新浪潮祖母」瓦爾達的紀錄片新作《臉龐,村莊》里,她採訪了一個75歲的街頭藝人波尼,他居住在山頭上自己搭建的棚屋裡,靠退休金生活,可他一點也不感到難過,「你知道嗎,我出生在一顆星星的呵護下,我的月亮母親給予我清涼,我的太陽父親給予我熱量,宇宙給予我住所,你能想像我的生活多幸福嗎」,同樣身為天與地的子民,為什麼我們要相互對立?

公路矛盾折射出漢民族對待民族問題時的主賓心態。八方來朝的盛世景象長期駐紮在我們心中,自古就不包含在中原概念里的西藏在和平解放時期處於一個落後衰敗的階段,因此從那時至今獲得的發展成果就自然而然地成為了我們努力建設的證明,這樣的想法,將同樣身為合法納稅人的藏民放在了一個旁觀者的地位

衰敗並非西藏的常態,吐蕃時期和元明清三朝西藏文化和經濟的發展都相對穩定,也因此才孕育出能洗滌心靈的高原文化,如果不是藏民的開放和樂於相互交流,我們也不會有機會從朝九晚五的乏味工作中脫身去享受雪域的渺遠寧靜

「朝聖之路是存在的,但這在舊西藏是只有極少數貴族或英雄人物才能做到的」,觀察者網的文章反覆論述這一點,「占人口比例95%的農奴是不具有自己決定自己是否能去朝聖的權利的。並且,即使得到莊園主批准,絕大多數農奴也沒有可以支撐朝聖的物質基礎。」認為朝聖曾經是貴族對農奴的剝削和壓榨,有著這樣歷史的文化自然不值得被推崇。

這一點並不屬實,舊西藏的農奴與沙俄並不相同,只有10%不到的人與農奴主階層有人身依附關係,而氂牛肉乾、奶渣和酥油糌粑這些高熱量食物和舊西藏的布施傳統完全可以讓堅韌的藏民生存下去。這樣煽動性的邏輯能夠成立,是利用並引導了大家心中少數民族被長期優待的觀念。

少數民族以高考加分為代表的照顧政策讓許多人心生不滿,在談論問題時,對政策被濫用的討論常常和對政策本身的討論混為一談。高考時人脈豐富的父母給孩子臨時切換報考地區,同樣的大學分數線一下子降低很多,很多人目睹成績不如自己的同學因此被更好的大學錄取,自此不再相信公平和尊重的說辭。

大多數人並不願意為了更低的分數線和加分政策而出生在教育資源貧瘠的邊疆地區,加分政策伴生問題的背後是高考錄取制度的不合理,戶籍相關的權力和金錢利益鏈以及如何去讓邊疆地區的孩子得到應得的教育。把遭遇的不公轉化為怒火是可以理解的情之所至,但那對在高考中吃過苦的我們和未來仍要面對它的下一代,都不是一件公平的事。

三步一叩的信仰到底有何意義?這樣的追問,已經與信仰本身關係不大,與其說是無神論者的輕慢,更像是被成功學主導的社會文化所綁架的人對自己發出的質疑

「加班熬夜,拚命工作」的奮鬥狀態彷彿穿著新裝的皇帝,務實者們越是意識到那肥胖胴體代表著的剝削和壓榨,就越不能容忍天真如孩童般的務虛者代表著的「另一種生活」的存在。中產階級營造出「逃離北上廣」和「詩和遠方」的生活幻覺,給了我們忍受現實的毅力,當我們有一天鬆開掌心去追求遠方,將不可避免地和假象背後的虛無撞個滿懷

新世相「四小時後逃離北上廣」:「逃離北上廣」的概念是假的,甚至連這個營銷活動本身都可能是假的。

人生當然不止於賺錢養家,意義所在需要你自己體會,這並不是空話,只不過那是對生命虛無性的另一種闡述。每天在上班路上因為擠地鐵對生活厭倦的我們不會有太多時間和動機去思考這一點,我想,那似乎也是一種幸運。

參考資料

《與西藏結緣》,林聰著

《淺析藏民族朝聖習俗的適應性變遷和文化意義研究》,扎西東智著(西南民族大學)

部分藏傳佛教知識來自微博「希熱多吉居士」

ID:reknow24

日 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日刻 的精彩文章:

首例克隆猴誕生,恐怕是普通人未來也無權享受的科技成果
80、90後:養蛙可以,養娃就算了,賠本買賣

TAG:日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