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內科專家總結:控制血壓「16字箴言」,高血壓患者要牢記!
控制血壓16字箴言:
聯合給葯
錯峰服藥
平穩降壓
定期監測
定期監測
人體血壓變化規律:
人體的血壓是時刻變化的,亞洲人群的血壓變化通常呈現為「雙峰一谷」:
雙峰(血壓較高點):早上8點-9點、下午16點-18點
一谷(血壓最低點):次日凌晨2-3點
血壓升高時,患者會出現頭暈、頭痛等不適癥狀;而血壓過低時,會出現腦動脈供血不足的危害。
所以高血壓藥物正確服用時間點要依據「血壓的波動規律」來制定。
一旦出現堵塞的情況,頭部將出現供血不足,頭皮處的血管將無法進行暢通的血液循環,此時,毛囊無法吸收到充足的養分,就會導致變白、脫落的情況。除了頭髮受到損傷之外,頸動脈堵塞還會造成大腦缺血缺氧的情況出現,導致腦梗、中風、偏癱等嚴重後果。、
高血壓病患者鍛煉項目
1. 步行 主要是下肢肌肉運動。經常步行有利於小血管擴張,使血管阻力降低,血壓下降,減輕心臟負擔。
國內有專家研究了步行運動對老年原發性高血壓病的康復作用。其中步行組堅持每周至少5天,每次步行35~45分鐘,每分鐘100~120步。每周測一次血壓,連續隨訪3個月。結果:步行組明顯優於對照組。步行組的高血脂、高血黏度、高血糖和頭痛、頭暈、耳鳴等癥狀也比對照組明顯改善。
高血壓病患者步行一般以80~120步/分為宜。若自覺費力程度較輕或自我感覺較好,還可以慢跑。不過,最好步行、慢跑交替進行。走、跑的速度可根據心率來掌握。剛開始鍛煉時,靶心率=(最大心率-休息時心率)×40%+休息時心率。適應後,逐漸過度到×60%。實際運動中測量的心率與用這種方法計算的結果一致則可認為是達到了鍛煉目的。每次步行以3000~5000米為宜。在運動後3~5分鐘或涼身運動後,心率應該恢復正常,運動後疲勞感在1~2小時內應消除。只要運動後自我感覺良好,心跳和疲勞感經適當休息後很快消失,就說明運動量是適宜的。


TAG:血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