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薦書 《肌理之下》

薦書 《肌理之下》

《肌理之下:一個人探尋台灣攝影》

大陸第一部有關台灣攝影的、從攝影評論新世代的視角出發的訪談錄。

作者以深入的訪談,讓我們領略台灣當代攝影的整體風貌。

傅爾得 著

策劃:鄭幼幼攝影圖書工作室

出版社:浙江出版聯合集團 浙江攝影出版社

內容簡介

本書是對台灣攝影的一次全面觀看,對過去50年來台灣攝影狀況的一次多方位把脈,這些人最能代表台灣的攝影概況。作者不僅訪問了在紀實攝影、當代攝影領域最有代表性的攝影家,還訪問了圍繞著台灣攝影這一生態圈的其他從業人員,如畫廊主、高校攝影教育、評論家、攝影雜誌創辦者、攝影博物館發起人等的訪問。本書呈現的是台灣攝影生態圈的整體面貌。不僅是攝影層面的展現,通過這些攝影人的創作與努力,從一個側面切入到台灣社會的表層之下。在此,台灣的一流、一線攝影家們悉數登場,向我們傳授創作的機宜,展示攝影思考的深度。這也是大陸第一部有關台灣攝影的、從攝影評論新世代的視角出發的訪談錄。傅爾得以深入的訪談,讓我們領略台灣當代攝影的整體風貌。

作者自述

我的新書《肌理之下》是繼上一本《一個人的文藝復興》之後,所推出「一個人系列」的第二本,全名叫做《肌理之下——一個人探尋台灣攝影》。

雖說是「一個人」系列,但兩本書的內容卻截然不同,而它們最大的共性,就是「一個人」,也即個人式的探索。

《一個人的文藝復興》是集結了影像訪談、評論以及散文的一本書,而《肌理之下》則是對台灣這一地區的攝影創作及其生態所進行的個人化的系統性梳理。

這本書包含了對三十位台灣攝影人的訪談,而最終的呈現不是以對話的形式,而是結合深入訪談後,帶著我個人的理解和想法,而寫成的評述式文章。全書的重點,或許不全在於影像,而更著重在通過了解這些台灣攝影人及其作品,而試圖去了解一個更廣闊的現代台灣社會及其文化。由此,攝影成了一種媒介和方式,而了解台灣這一與大陸隔海相望地區,則成了更進一步的目的。

台灣的影像藝術家們有著探討自身命運的高度熱情,他們以影像作為媒材,對社會進行深刻的意見表達。

他們的影像表現,通過畫面的真實與非真實,對台灣進行精神層面的深層挖掘。同時,他們對台灣社會發展進程中的情緒,進行了精準的把握,將現實世界和心理狀態中的可見與不可見狀態,通過影像進行具象的表達。

他們的影像,有著如漩渦般的力量,攪動一池清水,引發你直觀的情感刺激,勾起你了解肌理之下的台灣的慾望。

——傅爾得

推薦語

晉永權(《中國攝影》主編)

大陸與台灣的當代攝影狀況相較,後者更加深刻、沉鬱與成熟,對當下話題的回應也更加直面與冷靜。不過,畢竟兩岸文化根脈相同,作者熟悉其社會文化變化歷程,寫起這些個案來,得心應手。跟隨作者—一個專業的攝影導遊,讀者倒也放心並省心。

顧錚(復旦大學教授,攝影評論家)

這是有關台灣當代攝影的田野報告,呈現了當代台灣攝影的豐富面向。 在此,台灣的一流、一線攝影家們悉數登場,向我們傳授創作的機宜,展示攝影思考的深度。這也是大陸第一部有關台灣攝影的、從攝影評論新世代的視角出發的訪談錄。傅爾得以深入的訪談,讓我們領略台灣當代攝影的整體風貌。

任悅(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副教授,策展人,攝影評論人)

假使台灣攝影自有一幅潛在的圖景,作者結構綱目,親身探訪,試圖將之顯現。於讀者而言,卻又可將之視為碎影,從這些言談中,尋找一個自己的觀看角度。

關於作者

傅爾得,女,策展人,專欄作者,華中科技大學新聞與信息傳播學院研究生畢業,已出版作品《一個人的文藝復興》。近年工作、生活於上海,頻繁往返於倫敦、紐約等國際文化交匯之都。2015年,為大理國際影會策展《肌理之下:台灣當代攝影聯展》,獲2015年大理國際影會「金翅鳥」最佳策展人獎。

圖書內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影像國際 的精彩文章:

柯達發布「柯達幣」股價大漲120%,人人都能當賺錢的攝影師?
陳劍峰:不忘初心,做一個純粹的影像實踐者

TAG:影像國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