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一場新舊碰撞的北京菜

一場新舊碰撞的北京菜

突然特別心疼做美食號的小編

尤其是負責測評欄目的

且不說是否拿生命當兒戲

就是那種每天堅持做好一件事的精神

就值得所有瘦子們學習

再讓你們消化不良瘦成干!

胖的原因

大概是瘦小的身體

容不下我這完美的人格

歡迎關注一周美食,點關注,吃遍京城不迷路。

這家地處東直門斜街的好地段!三層小樓外牆畫著向光臨的食客們作揖問候的幾位身穿老北京褡褳衫的人,其實是這家餐廳的合伙人,美食圈裡的大咖。

餐廳上下共分為三層,其中一層和二層是獨立的包間,以北京有名的衚衕、街巷命名,洗手池上是搓衣板和水龍頭,牆上貼著黑白報紙和舊廣告……,彷彿讓食客穿梭在老北京衚衕里。

三層是星夜相聲會館,攜手著名相聲演員李菁、王玥波聯袂打造,讓食客能夠一邊吃老北京菜,一邊聽相聲。

來「懂事兒」,最吸引我的是這裡的環境和菜品的味道。鋪面裝潢大氣有面子,民國風,主打的北京味兒,吃的是氛圍,是回憶,是文化,也真真地吃出了小時候的家鄉味。懷舊感爆棚。

菜品上,格外地接地氣,不僅有北京人的傳統菜,更有適合大眾口味的新品菜。

來京的朋友正好在懂事兒嘗一嘗咱地道的京味菜,不裝事也不高大上,從飲料、冷盤,到熱菜、小吃、甜品每一樣都沒有太多華麗的裝飾,還原出了北京菜的質樸,還很精緻,吃著吃著就會不由地回憶起小時候,似乎吃出了媽媽的味道。

味覺的記憶在腦海中是最能深深銘記,冷拼少不了豆兒醬、老湯豬手、醬油蘿蔔。老北京人吃著這口,意猶未盡,幾道小菜兒就能勾起不少童年的回憶。

豆兒醬,肉皮、黃豆、胡蘿蔔、水疙瘩在水晶凍兒里其樂融融。普通小菜考驗著廚師的手藝,能做的簡單而美味尤其難得。

炸灌腸,老北京傳統小吃,火候剛好,軟硬相得益彰。

鹽水鴨肝,就是鮮嫩咸香,營養豐富的美味。

甄師傅的醬爆肉丁是這的當家一絕!能吃出和牛的口感!南煎丸子、菊花爐肉熱鍋更是懂事兒的當家招牌,工藝繁瑣,味道絕贊!

菊花爐肉的雞湯裡面加入爐肉、白肉、酸菜、粉絲、開鍋後小碗盛出澆上各種蘸料,依據個人口味可以放入辣椒油、蒜汁兒、腐乳、韭菜花兒、香菜調味,美味極了!吃的差不多的時候加湯再放入海參、雞片、魚片、蝦仁兒,煮啊煮,香啊香!

羅漢肚、手撕熏雞、素什錦、蒜泥茄子…都是老北京人餐桌上常見的吃食。

辣爆裡脊,裡脊嫩滑,略帶的筋頭巴腦有嚼頭兒,非爆炒不能發揮優勢。

干炸丸子皮酥脆,餡軟嫩,顛覆我吃過的所有干炸丸子。

醋溜海參,軟滑鮮香,老幼皆宜。

糟汁肉,紅潤潤的肉肉入口即化,有些偏甜口兒。

精品烤鴨,特別一提的是這裡的蔥絲改成斜切,口感更好了。

芫爆肚絲,油溫和時間拿捏準確,把這「一青二白」的家常菜做出更高的境界來。

毛豆酸茄子,從未吃過這樣的組合,卻也沒有陌生感。

玫瑰餅,用玫瑰花做餅,是北京人喜食的應時點心。甜酥味美,外皮酥兒不幹,玫瑰餡兒甜而不膩,入口即化,過嘴不忘。

果子乾兒,吃起來甜甜蜜蜜的,是女性的最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一周美食 的精彩文章:

在北京工作餐的價格也能吃到牛排大餐

TAG:一周美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