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敘叛軍擊落的蘇-25並非「弱雞」,原型機身份時就參戰實屬罕見

敘叛軍擊落的蘇-25並非「弱雞」,原型機身份時就參戰實屬罕見

資料圖

前言:

據俄羅斯媒體報道,俄羅斯一架蘇-25戰機3日在敘利亞被擊落,這是首次有俄軍戰機被叛軍的地面火力擊落。

「武裝分子沒有俘虜俄飛行員,而是在地面殺死他,這種行為不會沒有懲罰」,俄羅斯軍事專家、俄地緣政治問題研究院院長西夫科夫表示,「一名俄軍飛行員的生命需要上千名恐怖分子的血來償還。」

反政府武裝「聖戰聯盟沙姆解放」組織宣稱對這次事件負責。

新聞中飛行員當時駕駛的是俄羅斯製造的Su-25飛機。這種雙引擎的飛機,主要用於低空飛行,支援地面部隊。

大家關注新聞的同時,對蘇-25戰機了解多少呢?今天,咱們就來講講蘇-25戰機背後的故事。


正文:

二戰以後,蘇聯也和美軍一樣更熱衷於高速戰鬥機和遠程戰略轟炸機的研製,幾乎20 年沒有發展對地攻擊機。

但得知美軍在發展 A-10 以後,蘇聯後發制人的思路再度冒出,決定發展一種類似的新型攻擊機,即蘇 -25「蛙足」。


蘇 -25「蛙足」對地攻擊機

在當時的戰場環境下,對地攻擊機的確有較強的實用性。正如美軍在越南戰爭中的經歷,坦克和摩托化部隊在地面戰爭中的威力很大程度上要取決於空中支援的效果。

以空戰為主的殲擊機速度過快,很難搜尋和捕捉地面目標,自身也缺乏足夠的裝甲對抗地面近距防空火力。

可以說,美國的 A-10 使蘇聯意識到了自身的短板,開始打造現代的伊爾 -2。

密切關注美國航空技術發展動向的蘇霍伊設計局最先提出研製對地攻擊機,也順利地戰勝了雅可夫列夫和伊留申設計局,贏得了軍方競標。

但蘇 -25於1968 年開始研製,1975年試飛,到了20世紀80年代才開始裝備部隊,可以說比A-10慢了好幾拍。

蘇 -25 的武器配置

蘇-25長15.4米,高4.8米,翼展14.4米,外形簡單平實,不像A-10那樣特立怪異,但也完全實現了亞音速、小尺寸、低空性能好的要求。

它既可在低空協同武裝直升機,又能在戰場上配合地面作戰,而且能在靠近前線的簡易跑道上起降,起飛滑跑距離僅有600~1200米,著陸距離約600米。

飛機配有30毫米航炮和8個武器掛點,可攜帶空地導彈、反坦克導彈、空空導彈、燃燒彈、火箭吊艙、激光制導炸彈等,載彈量約4.4噸。

為了提升戰場生存能力,蘇-25座艙底部和四周配有24毫米厚鈦合金防彈板,可承受50發 30毫米炮彈直射而不被擊穿。

擋風玻璃當然也是防彈設計,發動機有8毫米厚的裝甲保護,油箱中有吸震防火的樹脂泡沫,即使被擊中也不會起火爆炸。

資料圖:這架在阿富汗戰場的 蘇-25 尾部嚴重受傷,仍安全返回基地。

戰場實踐顯示,一般的高射機槍對蘇-25的重要部分毫無辦法,而其他部位即使打得彈孔遍布,飛機也經常能安然返航。

值得一提的是,維持該機正常飛行所需的工具可以裝在4個吊艙內隨機攜帶,飛機出現問題時可以隨時檢修,而且該機發動機可以使用各種燃油,甚至是車用柴油,這雖然大大損傷了發動機壽命,卻使蘇-25 具有超強適應性。


在蘇 -25 的發展過程中,最令人稱道的便是它以原型機身份便開始參加戰爭。

蘇 -25 開火

那是1979年秋天,蘇-25正在進行繁複的試飛,但其良好的表現已經得到了軍方認可。

時任蘇聯國防部長聽說後,極富創意地提出「在有一個地方可以提供真正的戰場環境的情況下,為什麼還要讓這些飛機在伏爾加河上空無謂地飛來飛去?」

這個「地方」就是即將爆發的阿富汗戰爭,第 2架蘇-25原型機和第1架蘇-25預生產型被派往戰場。只有2架的原因完全是由於當時實在搞不出更多的蘇-25了。

讓原型機去打仗,在人類航空史上幾乎是空前絕後的事情。

技術人員們緊鑼密鼓地將測試設備拆除,換上實戰用的武器。由試飛員、設計師、技術人員、地勤人員等組成的近200人大團隊陪著2架飛機開赴前線,一向鑽研圖紙和零件的高端工程師也不得不配備了自衛手槍。

山地遍布的阿富汗戰場

與平原地形不同,阿富汗的山地環境對近距離對地支援提出了嚴峻挑戰。

在山區,飛機結束一次對地攻擊後不能徑直調頭飛返,而是得沿著山谷地形繼續往前飛,同時山地不斷造成的光反射變化不利於航向判斷。因此,蘇-25 抵達阿富汗後便不停進行戰場試飛,對著地上的一些大石頭模擬射擊和轟炸。

1980年4月下旬開始,蘇-25 真的披掛上陣,很快便得到了參戰人員的認可。

5月的一天,蘇-25全機掛滿了武器,向法拉赫地區一處堅固的山地要塞發起攻擊。該要塞利用了複雜的山區地形,輕重火力點都由巨石和混凝土掩體保護,蘇軍數次空地攻擊都沒有進展。

此前,其他飛機都不能在足夠低的位置實施精確打擊,地面引導人員甚至擔心蘇機炸彈落到自己頭上,而蘇-25 的精準度已得到公認,因此,地面觀察哨熱心地提供了儘可能精確的參照物。

隨著蘇 -25 隆隆的發動機響由遠而近,在數聲巨響之中,深埋的要塞被連鍋端掉了。

資料圖:俄蘇-25戰鬥機

兩架測試機在阿富汗待了50天,執行了100 多次飛行任務,包括40次作戰飛行,其良好表現得到了蘇聯上下一致好評,決定大規模量產。

其實,量產的速度並不是蘇聯高層希望的那麼快,但阿富汗的戰事比蘇聯預期得更加漫長。

到了1984 年,3個蘇 -25中隊已經進駐了阿富汗,前後出動超過6萬架次,是出勤率最高的飛機之一,曾創下單機一天出動10次的紀錄。蘇 -25 以良好的低空機動性、強大的攻擊火力和出色的抗打擊能力解決了諸多地面部隊一籌莫展的困難僵局,而且一共僅損失了23 架,損失率僅為其他飛機的 5%。


資料圖:蘇-25

在1985年兩伊戰爭的僵持階段,伊拉克決定尋找一種能直接加速地面戰鬥進程的新型攻擊機,於是找到了蘇-25,在1986年和1987年先後訂購了裝備 2 個航空團的飛機。蘇 -25 成為戰爭中後期伊拉克空軍對地進攻的主力。

據統計,在大規模戰術轟炸期間,伊拉克共實施了1400~1500 架次對地攻擊任務,蘇-25 就完成了70% 以上。

伊拉克飛行員非常喜歡蘇 -25,稱讚說:「法國人的飛機是為閱兵式設計的,而蘇聯飛機才是為戰場設計的。」

除伊拉克外,蘇 -25 還服役於保加利亞、安哥拉、伊朗、衣索比亞、保加利亞等 20餘個國家,其物美價廉、簡單實用的特性頗受這些小國歡迎,並參加了安哥拉內戰、海灣戰爭、厄利垂亞衝突、卡拉巴赫衝突等多個局部戰爭,可謂身經百戰的「空中老兵」。

蘇 -25先後衍生出了出口型、雙座教練型、教練戰鬥型、拖靶型、反坦克型等多種不同改型,產量超過1000架,可謂「人丁興旺」,家族龐大,直到21世紀還在升級改進中。

蘇-25 是近半個世紀唯一一款可以與A-10對抗的王牌對地攻擊機。

蘇聯解體後,蘇-25 與蘇 -27、米格-29 等戰機作為主力機型得以保留,但現代局部戰爭環境決定了專用對地攻擊機不可避免地走向消亡的結局,因此蘇-25 很可能與 A-10一起,成為對地攻擊機的絕唱。

本文摘編自《經典軍用飛機戰史風雲錄》

作者:李剛 化學工業出版社授權發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軍武一品 的精彩文章:

進攻莫斯科的德軍有多狂,坦克師伴著瓦格納樂曲衝鋒,結果……
敬禮!新兵野營拉練途徑村子,父子路口見面,相擁淚眼!

TAG:軍武一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