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蘇軾最曠達樂觀的一首詞,富有人生哲理,值得一讀再讀!

蘇軾最曠達樂觀的一首詞,富有人生哲理,值得一讀再讀!

職場失意,生活遇挫是人生中常見的事情,但很多人在生活中遇到不如意之後,常常陷入悲觀的情緒中不能自拔,以至於事情越來越糟糕。其實自古以來,人生就充滿各種挫折和問題,如何學會調整自己的情緒以應對各位問題是我們必須要掌握的能力。這時候一些古人的事例就會是很好的靈丹妙藥,一些古人的事迹和經歷也許會給你帶來積極的力量。宋代大文學家蘇軾就是這麼一個擁有正能量的人物。

蘇東坡為人樂觀曠達,善於因因緣自適,更夠在不幸中找到安慰,在逆境中看到希望,宋神宗年間,蘇軾因為「烏台詩案」被貶到黃州做團練副使,這相當於直接把他的官職一擼到底,團練副使只是一個閑職,並沒有具體的工作。面對這種情況,蘇軾也曾經彷徨過,他在《定惠院寓居月夜偶出》中寫到「飲中真味老更濃,醉里狂言醒可怕」。但當生活安定下來後,他就迅速的調整好了情緒。下面這首詞就是他當時積極心態的具體寫照。

《浣溪沙·游蘄水清泉寺》

宋代:蘇軾

游蘄水清泉寺,寺臨蘭溪,溪水西流。

山下蘭芽短浸溪,松間沙路凈無泥,瀟瀟暮雨子規啼。(瀟瀟 一作:蕭蕭)

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休將白髮唱黃雞。

這首詞是蘇軾在黃州安定下來後的一個遊記,前面的小序就已經說明了這一點,在遊玩蘄水的清泉寺的時候,寺廟在蘭溪的旁邊,當蘇軾發現溪水向西流淌時給了他很大的啟發。(一般情況水都是往東流)

」山下蘭芽短浸溪,松間沙路凈無泥,瀟瀟暮雨子規啼。「 山腳下小草剛剛生長出來的嫩芽侵泡在溪水之中,因為剛剛下過一場大雨,松林間的沙路上被雨水沖刷的乾乾淨淨,傍晚時分下起了小雨,從松林中傳來了布谷鳥的叫聲。這是一幅如畫般的景色,它沒有市井的喧鬧,寧靜中帶著優美,充滿詩情畫意的情趣。

」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看著眼前的美景,沿著潺湲西流的小溪,詩人靈感頓生,發出了使人感奮的議論。既然門前的溪水尚能往西流,那誰又能說人不能回到少年呢?

」休將白髮唱黃雞。「人們喜歡用」白髮「」黃雞「來比喻時光流逝,人生易老。但這裡詩人卻反其意而用之,意思是讓人們不要在老年徒然感嘆時光的飛逝。

這裡可能會有人問了,我們常常說一寸光陰一寸金,青春一去不復返。人怎麼可能回到年少呢?其實不然,我們讀古人的詩文,不能只從字面意思去理解。其實蘇軾何嘗不知道花有重開日,人無再少時。然而,在某種意義上,人未嘗不可以老當益壯,正如曹操詩中所說」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所以這首詞就是詞人不服老的一種心態,是對未來生活的嚮往和追求。詩人在被貶謫期間尚能有如此心態,能唱出這樣曠達自信的詩歌,這不正是我們需要學習的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最美詩畫 的精彩文章:

唐朝8首經典懷古詩,每一首都含千古名句!
唐代孟郊一首歌詠母親的詩,情感真摯自然,千百年來廣為傳誦!

TAG:最美詩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