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YouTube 將對新聞視頻進行標註,說明是否有官方資助

YouTube 將對新聞視頻進行標註,說明是否有官方資助

「自由亞洲電台是由美國政府全部(或部分)資助」。

如果你正在美國 YouTube 頁面上,以上這句話可會在你觀看視頻時浮現,YouTube 會提醒你眼前觀看的視頻是從何而來——尤其背後是否有政府資金。

日前,YouTube 在官方博客上公布一項新政策,他們表示將在新聞視頻增加一個標籤,標註這視頻的來源是否為政府或公眾資助的。這個標籤會在視頻標題的上方,內容則說明此媒體背後的資助者,甚至會延伸提供維基百科的鏈接。

YouTube 官方博客上的說明範例

「新聞媒體對於我們來說的垂直整合越來越重要,我們必須確保以一種正確、負責任的方式,為新聞媒體的來源提供支持」,YouTube 資深產品經理薩米克 Geoffrey Samek 在官方博客上寫道。

這項新的政策被 YouTube 視為 2018 年最重要的方向之一:「我們的目標就是為了提供給用戶更多信息,幫助他們了解在 YouTube 上觀看的新聞內容的來源」。YouTube 認為這將有助於他們建立一個更為開放且透明的平台。

但顯然這項決定並沒有受到太多媒體的歡迎,尤其一些官方媒體。

美國公共廣播公司(PBS)的發言人告訴《華盛頓郵報》:「YouTube 的決定是錯的。他們把 PBS 的來源標註的既含糊又有導向性」。

儘管美國公共廣播公司在資金上從聯邦政府獲得資金,但大部分的資金還是在於私人捐贈,且最重要的一點是,公共廣播電視具備獨立性。也就是說,他們認為 YouTube 的標註,很容易將 PBS 定位為純官方媒體。

美國耶魯大學法學院信息社會項目研究員 Tiffany Li 接受《美國之音》採訪時強調YouTube 確實需要為這些標註提供說明。「這種方式忽略了國營媒體(比如 「今日俄羅斯」 )以及獲得國家資助但編輯決策不受政府指揮的媒體(如 PBS)的區別」。

事實上,增加官方來源的標註只是 YouTube 在新聞內容上的積極動作之一,不可否認的是,他們正企圖加大對內容的掌控。

2017 年,他們在網站主頁上增加了一個「突發新聞」的欄目,藉此讓用戶可以更直接搜索相關的新聞消息。此外,在 YouTube 的影片播放頁旁,通常也會有根據自己內部的推薦系統,進行內容推薦,光是這個欄目每天會有將近十億次的點擊量。當然,他們也針對極端主義的內容進行大規模的審查與撤除。

關於對內容控制的擴大,維吉尼亞州的參議員馬克·華納(Mark Warner)則公開表達不安:「我越來越擔心 YouTube 背後的推薦系統儘管是進行內容優化,但本質上可能是具有欺騙性的」,他補充:「他們可以對上面的內容進行操控」。

根據《衛報》近期的調查報導顯示,在 2016 年美國總統大選期間,YouTube 上的演算機制系統地推薦陰謀論的視頻,這些視頻可能衝擊到當時的大選。

YouTube 的母公司 Google 很快地也對此發表聲明:我們很感謝《衛報》聚焦於這個議題上,接下來也將著手改善推薦系統的問題。

無論是 YouTube 或是 Facebook 作為一個擁有龐大用戶的社交軟體,他們近幾年也開始以更為積極的手段,希望減少假消息在網上流傳。但每當他們提出相關策略時,與創始初衷背道而馳的聲音,也會接踵而至。

題圖來自Max Pixel

我們做了一個壁紙應用,給你的手機加點好奇心。去 App 商店搜好奇怪下載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好奇心日報 的精彩文章:

阿特伍德的又一部作品要上電視,是《瘋癲亞當》三部曲
為了鼓勵你抗議「取消網路中立原則」,漢堡王決定先欺負你一下

TAG:好奇心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