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泉州師院學子創作:300多米牆繪 滿滿泉州味

泉州師院學子創作:300多米牆繪 滿滿泉州味

最多時曾40多人一起現場創作

東西塔、閩台緣博物館、海絲藝術公園、鐘樓、火鼎公婆、拍胸舞、划龍舟、惠安女、蟳埔女……一幅幅惟妙惟肖的建築物或人物圖像「躍然牆上」,作品滿滿泉州味。這幅300多米長的牆繪就畫在泉州師範學院運動場的一堵圍牆上,是該校美術與設計學院的80多名學生,從構思到繪製完成花了4個多月的時間。

學生們將各種閩南元素融入牆繪中

空白牆上繪出泉州味

昨天下午,記者見到這個充滿泉州味道的手繪牆,不少學生在欣賞著。在這幅畫中,你能看到泉州地標性建築,如開元寺東西塔、鐘樓、鄭成功雕塑、晉江大橋、泉州大橋、清凈寺、崇武古城等,還能看到極具泉州特色的民俗文化,有拍胸舞、提著燈籠的萌萌惠安女與蟳埔女、吹海螺的惠安女、火鼎公婆、端午賽龍舟、舞龍隊等。

手繪牆的主創之一庄國龍告訴記者,學校很注重校園文化宣傳,希望學校運動場旁邊有一堵富有文化氣息的文化牆。這面牆繪分為現代和傳統兩大板塊,現代板塊由泉州著名景點融合體育人物運動剪影,傳統板塊由惠安女、蟳埔女、火鼎公婆等卡通形象結合閩南特色習俗構成。兩大板塊通過波浪般的彩帶穿插融合在一起。

「老師跟我們說了這個事情,我們很有興趣,就接下來。」庄國龍說,他今年大三,泉港人,團隊中有不少人是泉州本地人,大家都很喜歡泉州,能通過自己的繪畫特長,在校園內留下印記,是大學生活最美好的回憶。

賽龍舟

300多米畫了20多天

這面全長300多米的牆繪是去年3月開始構思、調研、寫草圖,3個多月後才定稿,把圖案畫到牆上又花了20多天才繪製完成,有80多個學生參加。為了更能貼切詮釋泉州元素,庄國龍他們除了翻閱資料,還花了近一個月時間實地調研考察泉州的地標性建築、民俗文化等,然後綜合老師的指導,不斷的修改定出最終的設計圖。

「創作中有不少樂趣,也有很多辛苦的地方,我們每個人都曬得黑不溜秋的。不過當牆繪完成後,聽到老師和同學們的稱讚,我們都很開心。」庄國龍說,因牆體比較高,繪圖時要爬上爬下;有時碰到雨天,他們打著傘不是為自己遮雨,而是給圖案遮雨,有男同學還脫下衣服為顏料或工具遮雨。

為了讓這幅「泉州味」的牆繪保存下去,庄國龍說,他們都已經和學弟學妹說好了,「每屆的學生都要好好愛護,牆繪褪色了,要及時上色」,據悉,這個牆繪採用的顏料是丙烯顏料,正常情況下,牆繪作品能保存近十年。這面充滿泉州味道的牆繪已經成為校園的一道亮麗風景線,不少學生都會到這裡拍照留影。

今年最熱門

GIF

最實用牆繪公眾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恆業軟體 的精彩文章:

TAG:恆業軟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