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不要讓內心的彈簧壓抑太久

不要讓內心的彈簧壓抑太久

新陶花源記

放慢腳步,讓內心馳騁

我們視而不見的隱患

我們常常稱頌那些保衛我們祖國安全的軍人心志兼任如鋼鐵。但其實在他們遭遇過一些嚴酷的戰鬥之後。鮮血與生離死別也給他們日常生活帶來了很多困擾和隱患。

我想大家都看過《士兵突擊》這部電視劇吧。或許你會記得許三多在第一次參加老A任務時,將一個毒販擊殺。而後,他內心的壓力讓他在軍營里不斷地封閉自己。最後才在身邊的戰友不斷的努力下重新恢復人生的信念。

不知道大家是否曾經看過一部名為《美國狙擊手》的電影。這是根據美國一位傑出軍人的生平改編而成的。在他退伍之後,一直致力於幫助其他退役老兵擺脫創後應激障礙(PTSD)。他也因此被一個患有同樣癥狀的退役老兵開槍打死,令人唏噓。

小說《狼群》中,主人公刑天也有同樣的癥狀——每天必須手握著自己的軍刀才能入睡。也正是因此,他在睡夢中無意識地殺害了自己的母親。直到生命的終結,他都背負著對母親無盡的愧疚和悔恨。

事實上,很多從戰場歸來的軍人們都有類似的後遺症。這不僅給他們自身帶來無盡的困擾,甚至身邊的家人也有可能處於受到傷害的邊緣。但不要以為PTSD僅僅發生在戰場之上,我們相對安穩的普通生活中也潛藏著這樣的危機。

就像最近剛剛寫下萬字長文的北大高材生王猛。這個普通人同樣也患有PTSD。甚至在普通人群中,有大約7-12%的人都有這樣的問題。

34歲的王猛在長文中提到,他的PTSD證明被父母嗤之以鼻。而我們也常常對於類似的事件回以「就你矯情」的諷刺。誠然這個社會是有很多的「玻璃心」讓我們厭惡,但是那些真正受到心理創傷的人是應該受到我們的重視的。

筆者在這裡不是為了批判什麼過度的控制欲或者抨擊什麼所謂的正確價值觀。謹以美國心理學家Alan Fogel教授對於PTSD的研究節選來讓大家了解PTSD到底是什麼。這可能關乎到每一個我們身邊最愛的人的生活。

PTSD是一種慢性身體疾病

我們平時所說的【身心創傷】就是在極度緊張壓抑或者混亂事件的刺激下所造成的應激反應。很遺憾的是,這些給我們帶來傷害的事情都是未知而且很難避免的。

這些傷害來自外界(比如傳染病,他人襲擊,工作壓力,環境污染甚至戰爭等等),而身體會對這些外界刺激做出反應(比較顯著的行為比如,逃避,反抗,發抖,一些內分泌激素的加速反應,以及免疫系統的排異)。為了生存,我們的身體會不斷的進行這樣原始而有效的循環,直到威脅消失才會停止。

那麼問題來了!我們可能根本沒有意識到在威脅消失的時候,身體的反應其實還沒有結束呢。這是因為這些威脅將我們的注意力吸引了過去,而對自身反應的關注卻被忽視了。為了生存,直到真正安全以前,你可能都不會在意那些傷口和脫力帶來的疼痛和疲勞感。

我們大腦的杏仁核是負責感知恐懼的核心組織。它為了預防外在威脅,會幫助人體建立一種警覺狀態,而它對於危險的判斷其實遠大於我們真正所面對的困境。當我們長時間的處於威脅狀態下時,任何一點外界的刺激都有可能直接在我們的身體狀態上體現出來。這也是為什麼我們身體會出現長期慢性疼痛的原因。

如果我們再深入對慢性疼痛進行分類的話,就會出現類似骨骼與肌肉間的疼痛,肌肉纖維疼痛,偏頭痛,哮喘病以及其他心血管疾病。而這些疾病發生在有精神病史或重大外傷的人身上的比例要遠大於那些普通人。而這些人,才是真正被身體負累著頑強生活。

更嚴重的是,如果這種身體惡化狀態沒有得到及時有效的治療,它將變成創後應激障礙。處於這種癥狀的人,在DSM-IV手冊里有詳細的癥狀描述。他們大多會重複性喚醒那些傷害他們的記憶片段,記憶力明顯下降,無法集中精神,甚至無法進行正常的社交活動。

不過要注意,這些只是從心理狀態層面來診斷病症,而沒有提到任何身體狀態,比如慢性疼痛,肌肉緊張,活動能力下降,經常性無精打采。也同樣沒有提到那些隨之而來的身體疾病。我們的神經系統,消化系統,心血管,荷爾蒙分泌甚至免疫功能都將有可能受到極大危害。

寫在最後

到此為止,PTSD已經不只是對患者自身的心理造成了極大影響,他們的身體狀態同樣也陷入了危機之中。當身邊的朋友真的患有PTSD癥狀的時候,多給他們一些關愛和鼓勵並建議他們去接受正規治療才是我們首先應當考慮的事情。同時,我也建議所有的父母多了解一些心理知識。畢竟,人生中成為父母的機會是無比珍貴的。請珍惜人生的每一次擁有。

部分段落翻譯整理自Alan Fogel的文章

圖來源網路

編輯:慕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陶花源記 的精彩文章:

相愛相殺也是一種關係連結方式

TAG:新陶花源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