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佛教中,鬼為何既可惡又可憐?

佛教中,鬼為何既可惡又可憐?

「鬼」是範圍「薜荔多」的意譯,也可譯作「餓鬼」。佛教認為,人死之後,精靈不滅,稱之為「鬼」。「餓鬼」的意思,是向人乞求飲食,以解饑渴。鬼的種類很多,如夜叉、羅剎,有通力害人,而如餓鬼,則常受饑渴的煎熬。

據佛經上說,凡是屋宅街道、市肆丘冢,都有鬼神,甚至江河樹木,也有鬼神棲息。而最下劣的,就是餓鬼了。

人們對鬼的畏懼,一方面是它的無孔不入,無所不有;另一方面,也是它既會吃人,也會害人。所以《止觀》有「鬼但病身、殺身」的說法。害人的鬼,稱作「鬼魅」。《華嚴經》說:「風癇消瘦,鬼魅所著,如是諸有一切諸病。」使財物虛耗的鬼,稱作「魖」。山澤中的鬼,稱作「魑魅」。鬼怪還有「魍魎」的名稱。

日本奈良國立博物館內的食水餓鬼(圖)

鬼是難纏的。俗話說:「請神容易送神難。」送鬼就更難了。《睽車志》記載了一則為鬼送羹飯的故事:「有巫送鬼,自持咒前行,令一童擔羹飯。既行,童覺擔漸重,至不能任。巫曰:『此冤鬼,難送也。』」

《經律異相》中,有一則「鬼鞭故屍」的有趣傳說:「昔外國有人死,魂還,自鞭其屍。旁人問曰:『是人已死,何以復鞭?』報曰:『此是我故身,為我作惡。見經戒不贊,偷盜欺詐,犯人婦女,不孝父母兄弟,惜財不肯布施。今死令我墮惡道中,勤苦毒痛,不可復言,是故來鞭之耳。』」看來鬼不僅要報復別人,甚至連自己的故屍也不放過,真是可怕極了。

捉鬼的鐘馗

鬼雖然可怕,但據說不會無緣無故找人碴兒,大概它也有「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的宗旨。民間有句俗話:「未做虧心事,不怕鬼敲門。」很能說明貴的特性。

鬼其實是很虛弱的,據說只敢在夜間行動,光天化日之下,就沒有了它的市場。既然鬼害怕陽光,就說明它只能躲在陰暗角落裡逞威,無法在白天登上大雅之堂,於是「鬼」也就成了「陰險」、「卑鄙」的代名詞。人們常將藏有不可告人的目的,叫作「心懷鬼胎」,可見鬼的不受歡迎。

法師(蠟像)

鬼在陰曹地府,卻還要依靠人生活:餓鬼沒有人施食,就會受饑渴的痛苦;孤魂野鬼,都想有人燒冥錢給他們使用;地獄中的眾生,在等待人的追薦……

如此看來,鬼不可怕,不用怕鬼,更何況世上根本沒有鬼!

聶小倩(女鬼)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依他起 的精彩文章:

菩薩聖誕之日眾人為菩薩賀壽,沒想到菩薩卻這樣敲打眾人

TAG:依他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