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探索漢字起源,倉頡造字並不是空穴來風,今天仍有倉頡墳在

探索漢字起源,倉頡造字並不是空穴來風,今天仍有倉頡墳在

早在幾千年前就產生的漢字,孕育和記錄了中華民族古老的歷史文化,傳承了黃土地上悠久的文明。漢字以其獨特的形狀和用法而在諸多文字中獨樹一幟,漢字是怎樣產生的?又是什麼人發明的?對於這個問題,歷來有不同的說法,最為流行的是「倉頡造字」說。

關於「倉頡造字」,有個美麗而神奇的傳說。倉頡本來是黃帝的史官,有著四個眼睛,能上觀天文,下察地理,還能看到一般人所看不見的東西。黃帝時期,還是結繩記事,這種方法過於簡單,沒辦法將複雜多變的情況記錄下來,人們往往因為無法正確傳達和交流而使農耕生產受到了阻礙。於是關心民生的黃帝就命令倉頡去想辦法。倉頡接到命令後,把自己關在消水河岸邊上的一個房子里,天天想得飯都忘了吃,覺都顧不得睡,整天蓬頭垢面,還是沒能造出字來。

有一天,他站在屋門口的大樹下發獃,一隻鳳凰飛過,把嘴中的果實丟在他面前,倉額撿起來仔細一看,發現上面有一個他從來也沒見過的圖案,十分美麗。這時有一個獵人經過,看到那個圖案就告訴他說那是獾的蹄印,與別的獸類蹄印不一樣,而且世界上萬物的蹄印都是各不相同的。倉額從這些話中得到了啟發,意識到自己原來造不出字是因為閉門造車的緣故。於是,他周遊四方,跋山涉水,看到什麼都要仔細地觀察和思考,將它們的特徵記下來,風花雪月、飛禽走獸、日月星辰都成為他的靈感來源。他將這些靈感的美麗動人的地方整理出來,成為最早的象形字。

傳說他在造字的時候,天上竟然不可思議地下起米來,夜間聽到天地間有野鬼凄厲的哭咳聲。倉額把他造的這些象形字獻給黃帝,黃帝看後非常滿意,立即召集九州酋長前來,讓倉頡把造的這些字傳授給他們,九州酋長們又在各自的部落和領土大力推行。於是,九州大地上的人們都開始使用這些象形字,給生產生活和交流信息提供很大的方便。

關於這段傳說,很多書中有相關的記載。漢代准南王劉安著的《淮南子》一書中說:「頡作書,天雨粟,鬼夜哭。」漢代偉大史學家司馬遷在《史記》一書中也說:「造端更為,前始未有,若倉頡作為……是也。」到了東漢,許慎更是很明確地在《說文解字》中寫道:「黃帝之史倉頡,見鳥獸蹄遠之跡,知分理之可相別異也,初造書契。」《兗州續志》中說「倉頡,馮翊人,黃帝史官也。生四目,觀鳥跡而制字」。此外,為了紀念倉頡造字的功勞,後人還根據傳說把河南新鄭縣城南倉頡造字的地方稱作「鳳凰銜書台」,宋朝時還有人在這裡建了一座叫「鳳台寺」的廟宇。甚至倉頡的墳墓也有多處,其中文物考古工作者在現在的銅城鎮王宗湯村調查發現了一處龍山文化遺址,距今約4000年,據說原來就是被當地人稱「倉王墳」,墳前原來還建有「倉王寺」。從中我們可以看出,倉頡造字的說法還是很有來歷的。

但是如果客觀和理性地分析的話,漢字的複雜和多變根本不可能由一個人在一個較短的時間內發明出來。倉頡所處的時代還是原始社會,生產水平和文化水平都相對較低,人們每天風餐露宿,最基本的生活都無法保證,要發明像漢字這樣既是獨立發展又有相當久遠歷史的文字,在當時的條件下幾乎不可能。此外,根據學者的考證,當時的文字有許多異體字,無疑產生於很多人的手中,所以人們認為「倉頡造字」是一種不太可信的說法,可能性大些的是他對這種形體不一的文字進行了整齊劃一的工作。

荀子就曾經認為:古時候,創造文字的人很多,文字是眾人發明的,倉頡的功勞只是在於整理它們罷了。一個很有說服力的考古史實是:西安半坡出土的陶器上有一些刻畫符號,筆畫簡單,距今大約6000年左右,比倉頡造字的時代早1000年。除了倉頡外,還有傳說中的神農作穗書,黃帝作去書,祝融作古文,少吳作騖鳳書,曹陽氏作蝌蚪文,曹辛氏作仙人書,帝堯作龜書,大禹鑄九鼎而作鐘鼎文等等,可以說是各有各的道理。文人學者們為此考證了2000多年,提出了各種看法,但誰也沒能排除眾議,成為權威。

不管「倉頡作書」的真相是怎麼樣的,不論它是嚴肅的史實還是美麗的傳說,它都反映人們對祖國文字的熱愛,是傳承中華民族悠久文化的重要媒介。正因為人們對那些造字的祖先心懷感激和景仰,這些動人的傳奇才能流芳千古。

感謝您閱讀我們的原創文章,如果喜歡我們的內容請為我們點贊!若對本文有不同的觀點或建議請寫在評論里和大家一起討論,小編真誠地歡迎您關注我們,從而進行更加深入地探討,我們將為您推送更多優質的內容!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史家絕唱 的精彩文章:

探秘僰人懸棺置於萬仞絕壁的秘密

TAG:史家絕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