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突然想到理想這個詞兒

突然想到理想這個詞兒

我們社會流行一種東西叫憶苦思甜。長輩們總是給孩子們講你們今天生活得有多麼幸福,殊不知今天的孩子和未來的孩子,這些孩子們的生存難度遠比以前高,生存緊張度和壓迫感比以前嚴峻。只不過,我們每一個人在今天的這個文明結構中,如果我們想像「成功學書籍」描述的那樣,通過自身的微調來改善自己的處境是非常困難的,因為這個文明結構本身形成一種巨大的壓迫力。任何人,如果逆反它而行動,這個人將連適應性生存都做不到,這就使我們面臨嚴重的困境,就是我們高度地調動自己過度發展,從整體上說將把人類帶向危機,但是就我們個體而言,如果你不進入奮爭狀態,你當下就無法生存,這樣一個難題構成人類文明再造的巨大障礙;但是,我堅信,當一個巨大的危機陰影籠罩在全人類頭上的時候,那麼人類的意識形態和社會結構的變革將會轟然降臨,因此,我們當前的生存應以適應為要點,但我們要保持一個未來的遠見。請我們在當前不能持久的生存結構中,為我們自己在思想上預備一個後路。這將有助於我們可能在某一個時刻處在最優越的新時代的位點上。至於如何具體操作,還要我們自己積累經驗和不斷反省。

不得不說,社會主流的東西會成為共識。但是我們要與之保持一種距離感,但也不能有立場。一旦有立場,就會陷入對與錯的紛爭。「立場」是一種太難獲取的東西,而且幾乎沒有意義。沒有立場,但必須要有傾向。令人覺得安然的假設或者習慣,應該是令人不安的、不合時宜的。馬克思一直強調人的全面自由的解放,但是世界上最隱蔽的壓迫就在我們的大腦深處,很遺憾的是今天的社會裡這種壓迫比比皆是,齊澤克曾說:「如果你們都是皇上,那我就噗通跪倒好了,你們滿意了嗎?」在後現代的語境里,談論這些看似就像寄生蟲一樣舔舐著我們大腦皮層里僅存的一丁點兒智商,直到有一天接觸到了哲學這個大世界,一個又一個深刻有內涵的老司機告訴我們以前抄人家的那些系統程序簡直就是圖樣圖naive,快來跟我學源代碼帶你飛,我們彷彿看到了魔法世界的大門,看到胸前霍格沃茨的胸章在閃光!一個陽光明媚的午後,端坐在橡木桌邊的我們擦了擦染上輕灰的鏡片,放下了那本名為純粹理性批判的魔法通論,回想起以前那個充斥著雞湯和毒藥的麻瓜世界,我們微微一笑開始了自己重構自我的大業。我們先讀尼采後讀康德,先學裝逼後學邏輯,日夜苦練浸淫其中,一部部大部頭隨著你的頭皮屑飄舞,一頁頁體悟被你油膩的指尖翻爛,每天每夜你思如泉湧沉浸其中難以自拔,隱約間似乎得聞天音,這世間玄妙盡收汝心。不出半年時間神功初成,習得一招無敵嘴遁見神殺神見佛殺佛,無往不利難逢敵手,白天懟教授深夜懟舍友,人前盡超然人後盡頭禿,平生最信精英主義一眾lowB儘是群氓,恨不得這世界所有愚蠢的小百姓空中解體原地爆炸;一身王霸之氣加持之下功力更是水漲船高,走路自帶風機特效,眼神之中總有憂傷,課上總在深沉思索,走在街上只看遠方,見人就是月神酒神,有話必談虛無主義,聞人皆驚懼,你獨自嘆氣。這世間浮華於你而言不過虛妄而已,權利富貴對你來說簡直屎尿狗屁,當真是眾人皆醉我獨醒,眾人皆迷我獨清!看著這無聊的人們無趣的世界,除了嘆息還是嘆息,站在櫻堡上,看著這都市的車水馬龍流光掠影,除了孤獨,還是孤獨,甚至,還有點想笑。哲學往往讓人逐漸擺脫現實經驗主義的枷鎖,開始一種對於自身認知的「重構」過程,它會引導你去思考每一個事物的本質,思考已有的存在的合理性和意義所在,甚至思考除了自身所見所聞之外的可能性,並在這種可能性之中拓開一片全新的空間,這種全新的維度和空間既可以深化你的思維,但同時也容易讓人因為沒有類似經驗的引導從而走向盲目的自大或者獲得逃避的空間,畢竟在你自己創造的認知邏輯中,尤其是不完善不健全的認知邏輯中,你幾乎是沒有辦法被說服的。當一個人在這個重構的過程中走偏了道路又不懂反思固執己見,和現實中的經驗主義漸行漸遠,恐怕就會成為某種意義上的「瘋子」。比如「精英主義」,邏輯鏈條大概就是我是精英,是高生產力--大部分人是凡人,是低生產力--我不願意與凡人為伍,他們拉低了整條街的智商--社會需要高生產力--凡人不是高生產力所以應該被消滅--凡人被消滅以後我可以和其他精英共存創造和諧社會--哈哈哈哈哈哈哈哈我好屌啊——然後就會開心地被這個邏輯說服,成為一代hh。諸如此類的還有「叢林法則」,我不吃掉別人別人就會來吃掉我,社會是純粹的惡性競爭什麼的。

一個問題鎖鏈又會把我們「逼瘋」,讓我們活得更加不踏實。

我們真的有自由意志嗎?世界是絕對有序的嗎?如果世界是絕對有序的,那麼世界上發生的一切就是自宇宙誕生以來就欽點好的,萬物嚴格遵循物理定律運轉,事件的發生完全基於因果效應,而我們的思維豈不就是一系列荷爾蒙以及聖經元相互反應的結果嗎?我們會做什麼完全就在因果效應範圍內,只不過這個世界的因果效應太複雜而我們無法精確衡量其中的每一個因果。又或者,量子力學的不定性為世界添加了一些變數,然而即使這樣我們的意志也依然不過是擲骰子的隨機結果罷了。我們真的有自由意志嗎?或許創世之初我就註定要在此時此刻碼字寫答案?又或者我深思熟慮決定熬夜寫答案也只不過是一個隨機事件而已?也許根本沒有什麼自由意志?我的意識只是一個欺騙的幌子?一個假象?如果世界發生的一切是註定要發生的,那麼為什麼我還會有意識?!根據笛卡爾的理論,我存在是因為我有意識,或者有一個魔鬼欺騙我讓我以為我有意識。而魔鬼不會欺騙一個不存在的東西,所以我還是存在的,因為我有意識,我會思考。但為什麼我會天真的以為我會思考呢?也許自由意志只是一個有序或者隨機的世界的一個假象?我的意志真的是在控制自己的身體嗎?如果我都不能控制自己,我的所作所為都是欽點或隨機的話,我活著還有什麼意思?

其實如果不去討論什麼世界的本質,生命存在的意義,事物的本質區別之類的宏大哲學問題的話,哲學對人的思維方式還是還是蠻有啟發的,比如:

1.休謨認為腦中的觀念可以分為「具體的概念」(比如數學定理)和「模糊的印象」(比如我認為哲學讓人抓狂)

2.休謨還認為人根本無法進行絕對理智的推理思考,感性衝動是最深層次的動力,並揚言「人是慾望的奴隸」

3.亞里士多德認為事物存在都是有目的的,具體見「四因論」

4.一些比較失敗的哲學思想也可以被拿來批鬥鍛煉思辨能力,比如中世紀神學家Anselm論證上帝存在因為「具體存在的事物比單純的構思更偉大,上帝是我們能構思的最偉大的東西,而上帝如果不存在的話他就不是最偉大的東西了,所以上帝一定存在」這個論證自誕生起就遭到了連續不斷的批評,至今人被各路哲學老師當成訓練學生的的靶子被以各種方式推翻

5.笛卡爾認為事物必須經過科學的檢驗才是真實可信的

6.笛卡爾也有對上帝存在的論證,然而這又扯到了世界的起源問題...

宗教那一套——學哲學的很少有信奉的——因為宗教把什麼都納入它的那個哲學系統里解釋,包括科學的某些成果。就連如果我們不信奉某個教,教徒也會說你與「fo」無緣,或者說上帝早就預言了有些人是無知的,上帝不會眷顧他們的。hh

說了這麼多,就是想表達即便學了哲學也不能摒棄理想。王思聰在英國學的就是哲學啊,你看王思聰就過的挺好的。在這個物質社會裡,有人說,學哲學的人把一切都看淡、看開了,包括金錢、道德、權力等等,其實,筆者倒認為越是學哲學的人越可以去賺錢。就好像一件事物可以存在,也可以不存在,當它不存在時,那它為什麼不能存在呢?!錢是一個客觀存在的聯繫物,與物理主義和二元論里的「肉體」有著或多或少的聯繫,所以,與其一味去貶低錢財,不如順物勢之婉轉而婉轉,也並非隨波逐流,也並非推崇像尼采一樣「鬥志昂揚」的哲學,而是對金錢是一種著而不著的玄妙之義。這也迎合了文章開頭的不持久的適應性生存。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肝不好的人,這5個部位會變「黑」!
相遇、相知、相守、珍惜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