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陳勝吳廣真的是農民造反嗎?別想的太天真了!

陳勝吳廣真的是農民造反嗎?別想的太天真了!

陳勝吳廣起義是封建王朝時代的第一場農民大起義,但造反的主體不單單是農民群眾,更是嚴格訓練的老兵。

畫很好,但不符合歷史

陳勝吳廣起義的主體是戍卒,並不是臨時抓起來的壯丁。秦朝男子到了十五周歲,就要到政府部隊登記,這就是「傅籍」(也叫做「始傅」)。「傅籍」後的秦朝男人,就變成了「更卒」,他每年要服一個月的「更卒之役」。「更卒之役」期間他就是免費的農民工,要在家鄉附近自帶乾糧為帝國修路、治河、開渠、漕運、運輸物資。秦王朝的法制非常嚴苛,實行起來可不管你的「小確幸」。除非你能找到項梁那樣的人物幫忙,否則政府要你三九天幹活,你決不能拖到三伏天。

在當了一回免費農民工後,秦朝的男子也會轉為「正卒」。「正卒」相當於秦朝的武警內衛部隊,負責地方上防衛和治安。遇到敵情時,地方上的亭長也可以指揮少量的「正卒」。亭長都是退役士兵充當的,戰鬥力也不容小視,戰鬥力最強的亭長自然就是劉邦了。「正卒」一邊執勤,一邊訓練,服役期為一年。

這才接近實際的情況,斬木為兵只是文人的誇張,陳勝吳廣的部隊是有部分武器的

秦朝的正卒首先進行的是隊列訓練,他們要按照口令練習前進、後退、向左、向右、立定;掌握慢行、快進、跑步等行動節奏。秦朝的軍紀非常嚴格,就是按照孫子的訓練方法實施的。隊列訓練之後,正卒進行節奏訓練。他們要在嘈雜的環境中學會分辨鼓聲的輕重緩急,按照鼓點前進;聽到鳴金收兵信號時,要分辨一聲還是兩聲,一聲是暫停,兩聲才是撤退。

在秦軍中每人都有表明自己位置的標誌,新兵必須很快學會在各種環境中迅速找到位置。因為接下來就是陣型訓練,這是秦軍實戰訓練的開始。陣型最早的用處就是在冷兵器交戰中保持秩序,不會保持陣型的軍隊在當時就沒資格進行正面戰。陣型還是交戰中軍隊作戰的程序,不同的將領都有不同的編程能力。遇到諸葛亮、李靖這樣的「編程大師」,士兵就要多加練習了,八陣、六花陣等陣型都有幾十種變化,在交戰中專門坑智商低的對手。秦軍要練習的陣型有以下幾種:用於保持基本隊形的方陣;用於環形防禦的圓陣;用於虛張聲勢、散開陣形的疏陣;用於集中兵力防守的數陣;用來突擊的錐行陣;用來包圍、夾擊敵人的雁行陣;用於掩護側翼的鉤行陣。秦軍的陣型不光在平地練,還要在不同地形練。

練習陣型的同時,秦軍士兵還要進行「蹴鞠」、「投石」、「超距」(就是跳遠)等體能訓練。在體能訓練的基礎上,秦軍士兵會進行「手搏」(自由搏擊)「角力」(摔跤)訓練。然後才是劍戟、弓弩、騎術等軍事技能的訓練,在訓練過程中這些正卒會分成「材士」(步兵)、騎士(騎兵)、「樓船士」(水軍)等不同的兵種。

正卒完成上述訓練後才會被分成戍卒和衛士。衛士是軍中的精銳,他們被調往咸陽附近,充當禁衛軍。戍卒就是邊防軍,他們受過完整的軍事訓練,他們的領導人陳勝吳廣很可能也接受過基層軍官教育。所以千萬別以為是個人就能拉起隊伍,陳勝吳廣可是連排長領著邊防軍老兵做的大事。

高句麗軍隊有多難對付?

戰國百萬大軍靠譜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冷兵器研究所 的精彩文章:

穿著軍大衣就可以打老虎?揭秘古人的獵虎專用武器與戰術

TAG:冷兵器研究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