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面癱的中醫辯證和中藥淺談

面癱的中醫辯證和中藥淺談

這個寒冷的季節因你的關注而變得溫暖

面癱的中醫辯證和中藥淺談

面癱系由面神經炎所致的一種疾病。最常見者為周圍性面癱。多在20~40歲發病,男性略多。通常急性起病,於數小時內達到頂峰。病人往往是在清晨起床洗臉、漱口時發現口角歪斜、面肌麻痹,患側眠裂較大,鼻唇溝較淺,口角低,不能皺額、蹙眉,閉目不緊,鼓腮時患側有漏氣,不能吹口哨,患側不能露齒,進食咀嚼時食物常瀦留在患側,飲水,漱口時水由患側口角漏出。部分病人有舌前2/3味覺減退。多數病人在起病後2個月內有不同程度的恢復,個別甚至遲達1年而尚可痊癒。恢復不完全的病人可出現各種後遺症,面肌攣縮時口角反向牽患側,鼻唇溝變深,臉裂縮小;面肌痙攣為原先癱瘓的面肌發生不自主的抽動,於情緒激動或精神緊張時更為明顯。

面癱最常見的病因為炎症(面神經炎),其他可有血管性(腦血管意外、腦血管畸形等可產生中樞性面癱)、損傷性(顱底骨折、乳突或面部手術損傷所致)、腫瘤性(聽神經纖維瘤最常引起周圍性面癱)等方面。

根據起病形式和臨床表現特點即可診斷本病。

面癱發生三周以內,病邪在表,病位輕淺,應首辨寒熱,次辨虛實:「實則瀉之,虛則補之」乃治療大法,且不可犯虛虛實實之誡。風為百病之長,面癱也稱「吊線風」。中醫認為,面癱一證風邪為其先導,但在治療上且不可落入「祛風」的窠臼,一味地以祛風為務,而忽視其他方面。如前賢有言:「治風先治血,血行風自滅。」在疏風祛風的基礎上酌情加養血、和血、行血之品,可加強療效。此外,方葯的配伍方面,益氣扶正之參、術、芪也應當考慮在內,所謂「邪之所湊,其氣必虛」,益氣扶正之品可鼓舞正氣,驅邪外出。在具體的藥物選用上,若患者正氣不虛,症屬風寒且有濕邪在表者,可選蒼朮發汗解表、祛風除濕。諸如此類,臨床可靈活變化。久病多瘀、久病入絡。對於蟲類葯的選擇,筆者認為,三周以內者,可於主方中加蟬衣、蛇蛻、蜂房等清輕之品。一般而言,在初期二、三周至三個月都屬於面癱的恢復期,面癱仍不愈者可選取牽正散(全蠍、僵蠶、白附子),以及地龍、白花蛇、蜈蚣等來治療。病程達3個月以上半年以內者,仍有治癒的希望,而此時患者患病日久,病勢越發複雜,用藥需要考慮的層面也越多,方選五虎追風散及大隊蟲類葯,復用補益之品守方續服,方可奏效,非蟲蟻搜剔不能直達病巢。煎湯送服善於祛風通絡的蜈蚣粉2克,每日2次,收效甚速。若醫者貪功,使用激素、電熱理療、火針、電針劫傷陰液,則需顧護陰液,重用白芍、石斛以養陰柔肝熄風。北京福壽堂中醫門診部王世龍主任採用五龍通絡湯結合祛風牽正散治療本證效果顯著主要就是秉承上述辯證理念而到達的。(圖片採集網路)

在這個寒冷的時節里

因為有你的關注

而變得溫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面癱 的精彩文章:

「面癱」女主換件大衣就不面癱了?還改變了人生?還真的是!
演技越來越差的4位明星,最後一位演技直接面癱,瞪眼

TAG:面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