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墨溪文星耀千年

墨溪文星耀千年

墨溪文星耀千年

閻銘 圖/文

在火田鎮七里鋪村碧雲峰下,有一座郡馬亭。亭內立有一通兩米余高的墓道碑,上鐫「唐鈴轄司崇儀使郡馬副元帥兼竭忠輔國大將軍賜謚式殿甫庵君胄戴公暨配柔徵克濟益恭弼德夫人陳氏墓道」等字。戴君胄是陳元光的女婿,夫人是陳元光的三女陳懷金,因此被稱作郡馬。他與夫人陳懷金的合葬墓就在碧雲峰中。

雲霄五里鋪-郡馬亭

根據方誌和戴氏族譜的記載,戴氏的開漳始祖是戴伯岳。戴伯岳之子戴元理於唐總章二年,跟隨陳政入閩平亂,任府兵校尉。建漳後,戴元理遂居於漳州。戴元理之子戴伯岳是開漳戴氏三世祖,與陳懷金同年出生,兩人育有三子,長克純,次克紹,三克統。戴克紹與戴克統世居漳州。戴克純之子永明於貞元二年(786年)隨州治變更,徙居龍溪墨溪,與陳元光的另一位女婿——盧伯道——的後裔同居一處。 開漳戴氏是漳州戴氏的主要派系,分布於漳州各地。在省內,分布於泉州、汀州、廈門、福州、江寧等地。在省外,則有廣東、關係、浙江、台灣等。

開漳戴氏與陳元光家族關係密切,族人間的婚配一直延續到宋代。三世戴君胄與陳元光三女結婚。七世戴秉綱之女與陳元光六世孫子儀結婚。十世戴文達與陳元光七世女孫睦珠結婚。十四世戴公派與陳元光十二世孫天福次女結婚。十七世戴栢台與陳元光十四世孫昌且之女結婚。二十二世戴寬饒與陳元光二十世恩卿之女結婚。可見開漳戴氏唐宋時期與開漳陳氏保持著較為緊密的聯繫,且將陳氏視作望族,所以特意記錄下與開漳陳氏族人的婚姻。

墨溪村-墨溪

墨溪戴氏有千餘年的歷史,宗族內文風昌盛,中科舉者極多。據當地人說,墨溪戴氏大宗外的石埕上原本樹滿了旗杆石,是戴氏一族人才代出的象徵。民間還因此衍生出了一個有趣的傳說。相傳因讀書人多,學子在村中小溪洗筆硯,將溪水染成黑色,故稱墨溪。雖然此說與墨溪這一地名的形成無關,但卻可以反映當時古時墨溪戴氏勤奮好學的優良家風。如今,在戴氏大宗門前尚存有兩對旗杆石,和戴氏歷代功名錄的石碑殘件。通過考證戴氏歷代功名錄碑與族譜、地方志等資料,自宋代至今,族中才俊層出不窮,不勝枚舉。因篇幅有限,在此只略談其中數位較為著名的先賢。

墨溪-戴氏宗祠

宋代第一位考得功名的是戴瑜,長泰人,熙寧六年(1073年)特奏名,任程鄉知縣。此後,龍溪人戴天澤於大觀三年(1109年)考中進士,漳州府城內因其登第而建移忠坊(後廢)。戴天澤之弟天秩為宋政和二年(1112年)特奏名。戴天澤之子良臣因遺澤補錄事參軍,孫覺為紹興五年(1135年)進士,曾孫開為紹定二年(1229年)進士。一門三進士,在當時是少有的。

元代,學識淵博的戴氏族人大多清隱不仕,直至明朝定鼎後才踏上仕途。明初,有戴從吉於洪武四年(1371年)薦辟,官常德教授;戴仲華於洪武八年(1375年)以賢良薦,官刑部郎中;戴泰一以茂才薦,永樂元年授和州知州,(1403年),明正德《大明漳州府志》稱其「清白有為」。

墨溪-戴氏族人功名榜(1)

明代時,戴氏中科舉者極多,府志稱「漳戴氏世以科目顯」,其中較為著名的有:

戴驥,龍溪人,永樂二十一年(1423年)舉人,官至監察御史。任職中廉潔有為,造福地方。他「奉敕巡按浙江等處,課銀一毫不取,且禮學校,恤民隱,革姦邪,舉廉能,抗課無所出,或銀課有負欠者,皆奏免,活浙民何啻萬千。」後卒於任,浙民如喪父母,士大夫為其含哀設祭。

墨溪-戴氏族人功名榜(2)

戴曜,龍溪人,景泰元年舉人(1450年),官鳳陽同知,因撫賑有聲,升任知府。

戴和,龍溪人,景泰七年(1456年)舉人,官兩浙鹽運使司判官,為官有清操,卒於官。戴氏族譜記載了戴和的一則趣聞。戴和年幼時在廟中遊戲,正巧遇見官員入廟避雨。眾人連忙散開,只有戴和因為喜歡官員的鶴扇而不願離去。官員見狀便有意逗他,要戴和與他對詩,如果對上了,就將扇子送給戴和。官員道:「雲飛電閃,雷震一聲風送雨。」戴和對詩:「日落霞鋪,星明茂點月升天。」官員驚奇於戴和的聰慧,又到縣城內買紙筆給他。

墨溪-戴氏族人功名牌坊匾

戴以讓,龍溪人,明萬曆二十九年(1601年)進士,官溫州知府。戴以讓頗有才幹,所到之處皆有政聲。他到溫州時,百姓剛被倭寇蹂躪,「民多嗷嗷」。戴以讓「撫循備至」,溫州人民感念他的德政,立祠祀奉。戴以讓致仕歸家後,建宗祠,置祀田、書田,和宗睦族,為族人讀書提供方便。

在長泰,戴氏也因科舉而成為地方望族。自戴昀考中成化十年(1474年)舉人起,族人多得科名的盛況一直綿延至清代,可謂簪纓世族。

戴昀,成化十年(1474年)舉人,官樂清知縣,性侃直,不屈承上意,為政寬厚。後以子時宗貴,封吏部主事,贈太僕寺卿,祀長泰縣鄉賢祠。府志稱:「子時宗,孫淵,曾孫廷槐、廷釆、廷朴,玄孫燿、熺、燝、爝,雲孫壎,族孫紳,相繼登明經進士第,簪纓之盛,無與比。時宗、廷槐、燿、熺、燝有傳。」

戴時宗,字宗道,正德九年進士(1514年),初任刑部主事,官至都察院左僉都御史,為官剛正敢言,執法不貸,有惠政。府志稱其「少負經綸才,老而愈練,所至皆有恩於民。精聽斷,吏不敢欺」。著有《朽庵存稿》。祀漳州府鄉賢祠,長泰縣鄉賢祠、忠孝祠。

戴廷槐,戴昀曾孫,隆慶二年恩貢,官淳安令。戴廷槐自年少時便博覽群書,理解頗深,時人多稱其文才,不以自喜。與林希元、蔡烈為忘年。著有《就正文略》、《制錦堂集》、《樵談集》、《易學舉隅》等。

戴燿,戴昀玄孫,隆慶二年(1568年)進士,官至兵部尚書,總督兩廣,加太子少保。他總督兩廣十三年,寬猛相濟,民力得舒,貪官污吏聞風辭職,軍隊訓練有素、軍紀肅然,有平府江之徭,殲南黎之丑,解川湖之急等功績。他為人清正自持,不得權貴歡心。府志稱他「性質宏毅而慈祥恪謹。在制府十三年,未嘗輕戮一人」。戴燿子戴壎為萬曆四十四年(1616年)進士,官戶部員外,亦有政績。

長泰-祖孫執法牌坊

戴燝,戴昀玄孫,萬曆十四年(1586年)進士,官御史、四川按察使。他自幼聰穎,稍長愛好古文詞,與計部王一范,孝廉王恊夢、王從鵬以及從弟熺讀書東山,號「東山五友」,為「伭雲十三子」之一。他因歷官孤立無附,得罪權貴,而擔任松潘參議。松潘為古氐羌地,當地土著首領時有動作。戴燝到任後,一方面加強軍事,一方面與土著恩信交好,使地區局勢平穩。隨後改任憲副,移鎮成都,又發生「奢酋之變」,督臣被殺,危及成都。戴燝抱病指揮,因功升四川按察使,卒於官。著有詩文集行世。

戴熺,戴昀玄孫,萬曆三十五年(1607年)進士,官廣東右布政使。戴熺自小受到良好的教育,為官後,善於剖案,判決積年冤案,廷論稱平。他出任端州知府,不收財物。因宋代名臣包拯也曾在端州做官,他便訪求其遺迹,修繕祠宇,編印包拯所著《奏議》若干卷,並且說:「吾師也。」端州大水,戴熺親自登上城牆,「編木爲筏,下令活一人者賚一金」,又焚香禱拜。洪水退去,他立刻巡視受災狀況,及時組織賑災。百姓感動地稱他為包拯再世,並且集資鑄像於包拯祠後。

除了以上數人外,戴昀家族中得進士、舉人功名者不在贅述。降至清代,其後裔仍頗為出色。戴時宗玄孫戴璣為其中最著名者。戴璣為清順治六年(1649年)進士,官吏部主事,升廣西柳州參議。

墨溪寨-「墨溪古勝」匾

對於戴昀榮耀的家族歷史,清光緒《漳州府志》有一段精彩的評述。府志的編撰者認為與其將戴昀及其後裔的科甲傳芳歸功於風水之說,不如說是重視文化、道德教育,形成了優良家風的結果。而這一認識,在今天也依然具有現實意義,在此節錄此述,以供思考。

墨溪古寨東門

論曰:若游大川,先泝其源。戴氏至時宗始大顯於時,良由乃祖皡菴,孝親愛弟,敦善不怠,垂裕後昆。子昀能繩父志,起家縣令,忠信子惠。夫火宿而愈旺,木培而愈榮。於是廷槐經華藻耀,聲實懋美。燿、燝、熺諸賢同時登朝,方州雄藩,名都重鎮,交羅棨戟,對秉旄鉞,各展碩抱,爲國屏翰,不顯亦世,可謂盛矣。或以皡素精形家書,歸功於地靈。夫惟岳降神,載於雅詩,非誕謾也。然生甫及申,將以錫福斯民,豈但一家之慶譽而已乎?舍德而論藝,去本而求末,是顓蒙之論也。

ZhangZhou Library · Cultural Platform

漳州市圖書館

地址丨漳州市薌城區大同路大同新巷3號

(老年大學內)林樞樓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漳州市圖書館 的精彩文章:

輔郡雙雄 馬李二將

TAG:漳州市圖書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