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養生 > 神問答|如果化學可以是一門科學,為什麼中醫不可以?

神問答|如果化學可以是一門科學,為什麼中醫不可以?

導語:二者都是幾乎完全基於經驗的。所謂的理論其實也都是經驗總結的一種表述(所以充滿了例外)而非物理定律一般可以用於推導的「law"。

關於「如果化學可以是一門科學,為什麼中醫不可以?」這個問題,小編整理了多個來源的用戶回答,供大家更全面的了解。

對於ID為「松鼠老孫」網友的精彩回答,大家紛紛點贊支持,他是這麼回答的:

因為化學早已經從鍊金術時代走出來了。但是中醫仍然是停留在陰陽五行理論之中。樓主的那些表述實際上是一種非常糟糕的說理的方法。我跟他做的好像是一樣的事兒,為什麼我就不牛逼了?表面上的形似,不是標準。要想被納入現代科學體系,就要遵從科學的標準。科學標準是什麼呢?所以,包括化學在內,科學體系最重要的價值並不是獲得了多少多少知識,而是建立起了一套標準,這個標準能夠,促使這個知識體系不斷的進行生長,逐漸深入的發現真相,建立起和自洽的,也其他學科相互融洽的知識體系。而不是把表面現象進行解釋就結束了。我們看到的,現在中醫仍然把兩千年前黃帝內經傷寒論當作至高無上甚至不可置疑的標準,誰批評就跟誰急。面對其他人提出的各種錯誤,不是認真地進行檢討,而是發明各種遁詞從語言上進行迴避。其結果是,他連自身的有效性都證明不了。這說明,如果繼續堅持傳統中醫無錯論,我們祖先不容批評的話,傳統中醫已經從古代的探索,變成了現在的偽科學。丟人的,不是古代人的錯誤,而是現代人的迷信。治病救人,這是事關生死的大事,不能僅憑某種愛好、文化或者其他某種冠冕堂皇的名義,讓人們在無助的痛苦中掙扎。

對於ID為「踏雪無痕5141815」網友的精彩回答,大家紛紛點贊支持,他是這麼說的:

其實很多人是把中醫和西醫生物學相比較,得出中醫不科學的結論的,而不是中醫與物理學比較。基本原因也很簡單,中西醫都是醫學,生物學也是研究生物體的,這裡面應該是一致的。現在應該一致而差距頗大,就是一對一錯。西醫是現代醫學,基於一些現代科技手段而發展,當然是西醫對中醫錯了。這就是他們的簡單推理過程。物理是建立在對物質性的研究的基礎上的。中醫的陰陽五行理論,實際上考量的也不是什麼化學性質,而是物質性。雖然現代物理已經很深入和細緻了,但仍然受阻於量子尺度,對於思維依然沒有合理的解釋。但物理學的進一步發展,依然是探索中醫陰陽五行理論本質的希望所在。反觀化學與生物學,關注的都是一些細節問題,這些問題支撐不起中醫的「天人相應」的宏觀結構,從而這裡沒有中醫的出路。這是學科自身的特質決定的。當然,提問者的角度是,化學與中醫都是以試驗為基礎的,這倒是確有些許一致性的。

名為「虛心小學生」的網友的回答也是很透徹:

化學是一門科學,這個已經是大家公認的吧,能夠晉陞科學的殿堂,無非是可以證真也可以證偽。化學是一門建立在實驗基礎上的科學,本身發展起來就是由實驗驗證開始一步步的發展起來的,化學發展到今天,由理論到實驗都十分的完善了,用理論指導實驗,用實驗驗證理論都可以做到,這是一門得到世人公認的科學。再說中醫,古人的陰陽學說,被現代中醫人士牽強的用正負電子予以解釋,可是在人體上,如何找出陰陽?無法用實驗求證的理論只能是偽科學。中醫建立在陰陽,五行的理論架構之上,陰陽五行學說是科學蒙昧時期古代先人對大自然的認識,是樸素唯物主義範疇。科學發展到今天,中醫的很多理論在解剖和臨床上都無法找到實物證據,人體的陰陽不平衡對應的是哪些理化指標的變化?或者是影像的改變?經絡解剖沒有發現,臨床同樣沒有發現(外科手術無需吻合經絡,中醫說經絡關乎到人的性命)。還有寒,濕臨床上無法提供實物證據。一個無法用實證證明的理論怎麼能登進科學的殿堂。

來看看網名為「js是一門好語言」的網友是怎麼說的:

中醫是可以是一門科學的,但是現在不是,不是說中醫錯了。而是因為現在科學水平發展還太落後,很多事實證明很有用但「無法用當今科學理論解釋」。我相信在未來中醫會成為正統科學,還會顛覆傳統科學理念。咳咳,就像相對論顛覆牛頓力學一樣。這種愛因斯坦式的顛覆,也沒有證明牛頓是錯的,而是:大家都對,只是應用範圍不同而已。還有一句:中醫也有一少部分東西是錯的,但是這不足以否定掉整個中醫。怎麼樣讓他發展的更好才是正事。

對於ID為「健身有乾貨」網友的精彩回答,大家紛紛點贊支持,他是這麼說的:

只是對這個問題感到迷茫。中醫已經幾千年傳下來,總應該有點用吧,這是我一定程度上了解中醫之前的想法。普通老百姓,只要上過初中,想的是中醫肯定有用,一定因為中藥裡面有什麼有效成份。中醫不是用中藥的有效成份,用的是陰陽五行理論啊。你想像的有效成份,是西藥才有的理念,中醫裡面是不應該不存在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