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動漫 > 資本害慘了A站,卻成就了B站赴美上市,商業化路上會有多少Bug?

資本害慘了A站,卻成就了B站赴美上市,商業化路上會有多少Bug?

小儲(天方燕談作者)

2月2日,A站發布微博稱:「我想再活五百年」。經用戶測試,A站網頁端與APP端,至今均已無法打開。對此,A站CEO劉炎焱向美媒體回應,「A站是不是要關了,不好說」。

A站(AcFun彈幕視頻網)和B站(嗶哩嗶哩)是國內的二次元文化得以引入、發展以至興盛的肱骨之臣。

作為二次元鼻祖,A站經過了11年的發展,逐漸唱起了落寞的曲調,而當年從A站分身而出的B站,經過了8年的艱難跋涉,終於在2018年1月11日釋放出了即將赴美上市的消息。根據《財經》雜誌的報道,B站目前已經進入了上市前的靜默期,並最快將於2018年第一季度在美國上

中國的二次元文化領域,大體上就只有A、B站屬地之分。在這樣二分天下的簡單格局中,B站之所以能夠勝出,有命運的垂青,有自身的堅持,也有向世界妥協的圓融。

然而,雖然B站在非你即我的戰爭中取得了階段性的勝利,但是背靠二次元這塊奇幻而孤美的沃土,孑然獨立的B站,即使上市成功,未來的商業化之路也將會異常艱辛。

一,資本奴役了A站,卻加持了B站!

從一開始的A強B弱,到後來的B強A弱,資本在面對這兩家二次元文化社區網站時,展示出了截然不同的面孔和身段,扮演了不同的角色。

A站,全名AcFun(取意於Anime Comic Fun)彈幕視頻網,創建於2007年6月,最初為動畫連載網站,後來又成為中國彈幕文化的發源地,曾經輸出過金坷垃、鬼畜全明星、我的滑板鞋、小蘋果等大量網路流行文化,受到年輕人的熱烈追捧。

作為中國最早的二次元視頻網站,A站屢獲資本青睞。截至2017年12月,A站共完成了4輪、累計近9億元的融資。但資本的入局不但沒有讓A站如虎添翼,反而令其不斷在權力紛爭和團隊洗牌中江河日下,將一手好牌打得稀爛。

2010年,A站創始人Xilin以400萬元的價格將A站打包出售,網傳其在長沙用這筆錢實現了買房買車的夢想。此後,新東家陳少傑押寶遊戲視頻直播賽道,借A站孵化出了鬥魚直播並完成了原始用戶積累。2014年1月1日,陳少傑帶走了鬥魚直播,將A站又轉手賣給了手游公司晶合思動的創始人楊鑫淼。

之後,A站又開始了頻繁的資本變動和管理層動蕩,而鬥魚直播卻迅速發展,現已成為了估值超過100億的獨角獸公司。

2014年4月,奧飛娛樂董事長、實際控制人蔡東青以個人名義投資A站,成為另一大股東。奧飛人員空降A站管理層,A站原有管理人員幾乎被全部解職或調任。

2015年8月,合一集團斥資5000萬美元換得A站18%股權,並帶來了A站新一輪的管理層洗牌,換下了不懂二次元的管理層。在專業人士的領導下,A站的日活用戶提升了五倍,迎來了既有錢又有專業團隊的黃金時期。

2016年1月,軟銀中國以6000萬美元投資進入A站董事會,上任了僅半年的CEO孫旻被撤換,管理層及核心團隊又在半年之內歷經了兩次大換血。

2018年2月2日,ACFUN(下稱「A站」)的主頁已無法打開。據了解,這一次的登錄異常,是因為A站融資不順,無法按時續繳由阿里雲提供的伺服器費用,導致伺服器關閉,A站方面沒有披露此次關閉的原因。

不過,網上有知情人士透露,A站將增發2.5億股新股,投後股權結構為阿里+雲鋒基金持股31%,而A站原來的實際控制人、奧飛動漫董事長蔡東青出讓28%的股權,老股東中文在線在本次融資後持股比例降至16%。加上融資前優酷持有的13.23%股權,A站從奧飛系轉為阿里系。早在2015年,騰訊就已投資B站,顯然阿里投資A站符合其策略。

成立10年多次易主,在新老管理層以及資本剪不斷理還亂的博弈中,A站逐漸丟失了初心,與創始團隊至今仍堅守不離的B站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如果說,B站是A站創造出來的,恐怕B站創始人徐逸也難以反駁。作為A站的早期用戶,徐逸當時自立門戶做B站的目的,其實是為了給A站建立一個後花園,僅作為二次元粉絲們在A站宕機時的另外一個去處,因為當時的A站經常會因為派系鬥爭而對機房故障和運營擱置不理。

但由於A站的不作為,加之網站本身的體驗差、改進慢,無論是UP主還是普通用戶都需求未滿,進入2010年,大量的A站UP主轉投B站。

8年過去了,當初的B站已超越A站太多,視頻規模和用戶體量都數倍於A站,穩坐二次元老大位置。據監測平台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10月,A站的日均活躍用戶為73萬,而B站的日均活躍用戶約為1869萬,兩者相差26倍;在B站即將IPO之際,B站的估值已經達到了30億~35億美元,相比A站現在約10億元人民幣的估值,高出了大約6倍。

B站共進行過四輪融資:2013年10月,完成A輪數百萬的融資;次年完成B輪的數千萬融資;2015年8月完成了來自掌趣科技的1223萬元C輪融資;最後一次,也是最大的一次,是2015年11月來自騰訊領投的上億元的D輪融資,當時B站的估值還是15億元人民幣。

從A站和B站的發展對比來看,資本是否正確施展了力量,成為了二者孰強孰弱的關鍵。信仰有分歧,信徒會散去,如果資本發揮得好就可以把人重新聚攏過來,但是如果資本發揮得不好卻可以適得其反,將人心搞得更加渙散。

A站與B站在草創階段時相距並不遠,那時,從業者都是在被興趣和義氣牽引,只要沒有犯致命的錯誤,就不會掉隊太遠。

但是資本進入之後,資本加持的力度便彰顯了價值。B站的資本順利地發揮了原本的作用,就如同為B站插上了翅膀,讓B站有如神助,得以擴大市場份額、得到社會關注、得到政策照顧、搶佔獨家版權、搶原創、搞線下、做周邊、搞手游……

當然,資本的力量是否能夠正確彰顯,也取決於兩站的管理者面對投資人和各種利益糾紛時表現出的水準。B站的董事長陳睿也許沒那麼懂ACG和二次元文化,但是他是個合格的董事長,一個運營上的老司機;而B站創始人徐逸則非常清楚自己的不足,該進時進,該退時退,該當吉祥物時就當吉祥物,剋制自己參與運營,從而大大減少了內耗。可以說,是這二人的合力,再加上資本的力量讓B站走到了IPO的臨門一腳時。

二,不變質虧損8年,如何打動資本市場?

B站是二次元文化領域的鼻祖,也是這片曾經不被看好的奇異沃土的堅守者。8年固守不變質的代價,就是B站8年虧損的財務狀況。所以,B站沒有其他視頻網站的用戶搖擺之痛,但有其他視頻網站的虧損之痛。

連續虧損了8年的B站就要上市了,在內容版權費用高漲的大環境下,B站要拿什麼去打動資本市場、為投資者樹立信心呢?

1,B站最大的資本,就是規模上億的、純粹的二次元文化用戶群。

根據B站公開的數據,2017年,B站全站的活躍用戶已經達到了1.5億,超過了全球第10人口大國、也是二次元發源地的日本的總人口。

2,A站的逐漸沒落,賦予了B站在中國二次元領域的一家獨大,奠定了B站的鮮有性和唯一性。

3,B站的用戶年輕、忠誠,消費能力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據市場調查,B站90%的用戶在25歲以下,有50%的城市年輕網民使用B站,80%的北上廣中學生和大學生使用B站。在中國,10歲到25歲這個區間的人群大概為3億,按照這個數據計算,B站至少覆蓋了全國45%的年輕人群!

這個群體的上網時間遠超普通人,並且,他們正在成長,正在逐漸擁有社會話語權和更加強大的消費能力。

4,B站對於用戶有著強大粘性和感召力。

B站的用戶足夠忠誠。在B站受困於盈利之苦時,在董事長陳睿、創始人徐逸和B站的官方微博下都可以看到用戶的喊話,表示只要B站能活下去,加入廣告或者是開啟會員特權都可以接受。每次遇到政策打擊或輿論風波時,都能看到不少用戶對B站的支持性表白,「我愛死這破站了,加油!」

在國內的視頻網站領域,沒有哪一家平台的用戶像B站用戶一樣年輕、熱血、忠實,這就是B站可以向資本要價的最好憑據。

三,二次元自帶Bug,商業化如何解困?

雖然B站有著偏安一隅的獨特優勢,但也不得不說,它也有著來自於二次元文化基因中自帶的Bug和一些源於網站自身的困頓。

Bug1: 小眾文化如何拓寬受眾面?

雖然B站的用戶基數不算少,但主打的ACG視頻內容決定了它的輻射面很狹窄,大都是熱衷於動漫、二次元的宅系年輕人,多為學生,屬於「小眾」圈子。

在2016年的網路視聽產業論壇上,B站董事長陳睿曾經公開過B站的用戶畫像,數據顯示,B站主流用戶的年齡層在0~17歲,其次是18~25歲,25歲以上的用戶還不到10%,而這樣的用戶群體年齡結構則意味著消費能力不足的現狀。

因此,B站要想繼續商業化之路,就要設法拓展網站受眾面以增加收入、改變一直以來的虧損狀態,但這樣一來又勢必會傷到B站得以立足的「二次元」品牌根基,變成一個嘩眾取寵的大眾視頻網站。

Bug2: 免費習慣如何向付費轉變?

B站之前一直走的是免費路線,在用戶的心裡深深地種下了「免費」和「無廣告」的種子。在他們心目中,B站是一個遠離銅臭的二次元聖地,而B站的「與金錢無染」也是眾多擁躉無條件支持B站的重要原因。

兩年前,A站開始收費,苦撐不住的B站也開始試水會員付費制度、上線了一個「大會員」制,結果不到兩個月,會員制計劃就失敗了。那是B站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對付費制度的嘗試。

所以,如何打破免費的用戶習慣、向付費轉變,對B站來說將是一個嚴峻的挑戰。

Bug3: 二次元人天然與廣告為敵!

除了用戶付費,主流視頻網站的收入來源很大部分應該是廣告,但是二次元用戶對於商業廣告卻有著天然的抵觸。2016年,新番的貼片廣告在B站引起了用戶的反感,跑去知乎吐槽,最後董事長陳睿在知乎進行妥協公關,並喊話「b站未來有可能會倒閉,但絕不會變質」才最終扭轉了用戶的情緒。因此,「無廣告」概念已經演變成了B站區別於其他視頻網站的重要符號。

現在的B站除了在彈幕池、首頁banner和內容頁Banner等位置保留了廣告位置,內容頁基本上是一片清凈。廣告收入和用戶體驗對B站來說是不可兼得的魚和熊掌,很明顯B站在二者之間選擇了用戶體驗。

Bug4: 版權成本水漲船高繞不開!

對於B站來說,版權的作用舉足輕重。

根據《財經》雜誌,B站長期虧損的一大原因就是日本番劇的購買量極大,成本在沒有貼片廣告和內容付費分擔的情況下尤其高昂。但動漫番劇資源是B站的優勢,在強調音頻版權的今天,這個成本只會水漲船高,很難縮減。

目前,B站的大部分內容還是來自於UP主的上傳與外部購買,如果網站自身的視頻產出方面優勢不足的話,如何維護好UP主,也將成為一個繞不開的問題。

Bug5: 收入靠遊戲代理喧賓奪主!

雖然視頻承包制計劃、電商(二次元內容的衍生消費)、旅遊項目、線下收費聚會、直播等營收都是目前B站收入的一部分,但只是處於小打小鬧的支撐階段,並不能救B站於長期虧損的泥潭之中。

B站最主要的收入來源是遊戲代理。

據騰訊報道,B站在連續8年虧損之後,去年首次實現盈利,2017年前4個月,B站整體營收達7.292億元,獲得9854萬元的盈利,其中遊戲代理和聯運收入6.41億元,同比增長267%,在總收入中佔比高達95%。

遊戲更像是B站提供給用戶的一種增值服務,這種服務的聰明之處是:遊戲既不會像廣告和會員制度一樣觸碰到絕大多數用戶的利益和體驗,也能夠讓小部分用戶掏出大量的錢。這對於B站這樣一家極度看重用戶的商業公司來說,是再好不過的盈利方式。當然為了保持一貫的好口碑,B站在遊戲的篩選上也設下了高門檻,必須是高品質的二次元手游,才有可能通過B站觸及其用戶。

雖然遊戲業務有可能讓B站實現扭虧為盈,但也不得不讓人擔憂,未來如何才能保證遊戲不會喧賓奪主、不會改變B站以二次元動漫視頻為主的內容框架呢?

Bug6: 視頻內容行業監管高風險!

視頻內容行業本來就是監管與審查頻繁光顧的領域,突如其來的關站、隔三差五的封印,都會讓網站在措手不及的同時蒙受損失,還會傷及苦心孤詣營造出的用戶體驗和口碑。所以,視頻內容行業是「高風險」行業。

更加雪上加霜的是,B站所聚焦的ACG視頻內容又是大部分成年人難以理解的二次元文化,這種情況下,跨文化所引起的誤解和衝突幾率就會增加,導致B站在內容領域的發力要更加小心謹慎、如履薄冰。

2017年6月份,A站因沒有許可證被要求關閉視聽內容;2017年11月底,A站B站同時出現了用戶無法登陸……不得不說,政策風險對於B站將是一個長期存在的威脅。

無論如何,B站赴美IPO可喜可賀。這幾年間,B站默默地投資了多家垂直二次元的相關公司,已經基本覆蓋了二次元內容產業鏈;隨著用戶的年齡增長、心智成熟,他們也在逐漸體恤B站的不易,很多用戶開始接受收費會員制度,為內容付費的好習慣也在逐漸養成的過程中。

但鑒於B站的內容來源、價值取向和面臨的審查監管政策都有著很大的不確定性,B站的商業化之路註定不會是一條坦途。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二次元 的精彩文章:

高還原折服粉絲,《陰陽師》漫畫打響生態矩陣第一槍
他們未成年,卻讓很多人都「無地自容」

TAG:二次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