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話說 紅肉與大腸癌之間的是是非非!

話說 紅肉與大腸癌之間的是是非非!

點擊右上角立即關注,更多健康內容不再錯過,不定期驚喜送給你

世界衛生組織(WHO)的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正式發布消息:加工肉製品被歸為1類致癌物(主要指結直腸癌),而且紅肉也被納入2A級致癌食物(對人類致癌可能性較高)。

話說 紅肉與大腸癌之間的是是非非!

1,紅肉包括哪些?

紅肉是指所有哺乳動物的肌肉,包括牛肉、豬肉、羊肉等等你能吃到的哺乳動物的肌肉。

2,加工肉製品又指的是什麼?

加工肉製品指經過鹽漬、風乾、發酵、熏制或其他為增加口味或改善保存而處理過的肉類。他們有共同特點:1、用鹽或亞硝酸鈉(或者硝酸鈉、硝酸鉀等)進行腌漬。2、保存時間較長,可存放。

例如:火腿、香腸、鹹肉、肉乾、熱狗以及肉類罐頭和肉類配料及調味汁等。

3,什麼成分致癌?

肉加工過程中形成的N-亞硝基化合物和多環芳烴等致癌化學物質,也可能與亞硝酸鹽在腸道內轉化亞硝胺有關。但這個劑量波動範圍較大,還與接觸時間長短有關。

話說 紅肉與大腸癌之間的是是非非!

4,加工肉製品與香煙都屬於1類致癌物,致癌危險性一樣嗎?

致癌物等級分類中,1類代表證據充足,而不是評估風險水平。

致癌物分為5類:

1類:研究已經確定對人類有致癌作用的物質。

2A類:在動物實驗中已經有充分的致癌證據,理論上對人體有致癌作用的那些物質。(致癌可能性較高的物質)

2B類:動物實驗的致癌證據就不是很充分(致癌可能性較低的物質)

3類:一般認為不致癌的物質。

4類:沒有充分證據證明的致癌物質(一廂情願)。

但據WHO估計,全世界每年大約有3.4萬例癌症死亡可能是飲食中含有大量加工肉製品導致的,而每年全球因吸煙造成大約100萬例癌症死亡,每年因飲酒造成60萬例癌症死亡,所以致癌危險性是不一樣的。

5,「加工肉製品致癌堪比砒霜」?

毫無疑問,這個比較是不合適的。首選概念不一樣,砒霜是毒藥,紅肉、加工肉製品是食物,長期過量食用將增高結直腸癌發病風險,而砒霜、黃曲霉素等雖然有致癌性,更大的危害還是都有急性毒性,而且其對健康的危害與接觸的計量密切相關,因此引用一句話「切拋開計量的談有害都是耍流氓」。

如果非要考量這句話的合理性,也只說它們有都是證據確鑿的致癌物,而不是說它們的毒性或致癌性完全相同,何況致癌性與毒性是兩種概念,如此報道只是為了吸引眼球而已。曾經標題類似《千萬別給孩子吃紅肉》《火腿、培根萬萬不能吃》的文章一大把。


話說 紅肉與大腸癌之間的是是非非!

6,與結直腸癌的關係不是聳人聽聞?

這是有充分證據的,順帶說個我國的事實:過去三四十年,我國生活條件變好,飲食結構已從曾經的吃菜葉地瓜到發展現在大量的加工肉製品、過多的脂肪,與之伴隨的是結直腸癌發病率也在不斷升高,飲食結構與結直腸癌發病率逐漸相西方靠近。以前罐頭這種不是富貴人家吃不起,到現在是超市裡擺著促銷賣,從一個側面反映了:飲食習慣的改變與結直腸發病率逐漸增高有密切關係。

要知道WHO是有足夠證據時才發布消息的,其實早在WHO正式發文之前就有很多研究報道過,常吃加工紅肉與結直腸癌發病密切相關,現在只是有了更確鑿的證據後公布了該結論。因此「少吃加工紅肉預防結直腸癌」的口號有了強有力的支持。

7,紅肉每天吃多少合適?

WHO沒有給出具體建議,但做出了一個估計:每天食用50克的加工肉製品將使患結腸癌的風險提高18%。

「中國居民膳食寶塔」發現,推薦每日肉類攝入量的推薦是50-75克。這個50-75克的推薦量是科學的,它既能幫助我們獲得足夠的蛋白質、鐵等微量元素,也符合預防癌症風險的要求。

溫馨提醒:既然WHO有足夠證據證明加工肉質品可致癌,那麼我們平時就盡量少吃,盡量購買新鮮肉、自己烹調,每人每天紅肉控制總量,多用魚肉等白肉代替。只要不是長期、超量食用都不會有太大問題,而且加工肉製品不是導致結直腸癌的唯一因素,同樣重要的還有健康的飲食、生活習慣:例如多吃蔬菜水果、體育鍛煉控制肥胖、戒煙酒等。

註:文中圖片來自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腸癌學堂 的精彩文章:

預防胃腸癌的這些技能 你get了嗎?
真相:吃紅肉到底會不會致癌?

TAG:腸癌學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