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獲千萬投資,電競行業步入大數據時代

獲千萬投資,電競行業步入大數據時代

專業的行業新聞及深度報道,不容錯過

━━━━━━

他強調PentaQ的定位就在於,無論內容或數據服務,需要能夠作用於行業、戰隊、教練以及選手在微觀層面對自身具備深刻認知與自省能力——只有這樣,才能推動競技行業的向前發展,而公司本身應從中來體現價值。

文 | 張達

在與青熙的交談中,他多次提及《南方體育》等優質體育媒體對團隊的影響,及GP-Sport等數據服務商在職業體育中的作用。他強調PentaQ的定位就在於,無論內容或數據服務,需要能夠作用於行業、戰隊、教練以及選手在微觀層面對自身具備深刻認知與自省能力——只有這樣,才能推動競技行業的向前發展,而公司本身應從中來體現價值。

36氪獨家獲悉,電競數據服務商「PentaQ刺蝟電競」完成千萬級人民幣天使輪融資,由普思資本領投,盛夏光年跟投。

隨著競技體育的發展,從業者在注重比賽結果的同時,對賽事進程中所涵蓋的個體數據和整體數據的分析統籌也愈加重視。

以足球賽事為例,開賽前一般會滾動比賽場地的信息,雙方球員的首發陣容與交鋒歷史;賽中則會適時展示個別球員的路徑熱點圖、綜合技術數據。而賽後則會統計出全隊的各項指標。

在各項數據的分析與呈現下,我們能夠捕捉到一支球隊以及球員個人的另一面。通過精細化的分析,無論是優點抑或缺點都將得到直觀的體現,俱樂部與球員也能針對性的去調整競技狀態、選擇適合的戰術以及選拔優秀的選手。

作為競技體育的分支領域,電子競技由於其特殊的行業屬性,天生就擁有海量數據,但有數據量龐大並不代表數據能得到有效利用。電競大數據正式進入職業聯賽的時間不過3年,各傢俱樂部的教練團隊對數據的重視程度也有較大差異。換言之,職業俱樂部對數據分析的態度代表了整個行業的發展階段。

「PentaQ刺蝟電競」 創始人青熙告訴36氪,隨著電競基礎設施的完善、用戶群的成熟及電競職業化的轉型,電競職業數據的應用場景已成熟,大數據在電競行業的時機正逐步到來。

PentaQ刺蝟電競(下文簡稱PentaQ)成立於2015年,在上海、重慶、長沙三個城市分別設立了工作室,公司業務劃分為:數據分析、深度內容及產品研發。


成立之初的PentaQ,從建立《英雄聯盟》職業賽事的完整資料庫入手,定義和補足職業聯賽中行為數據集;2016年起,在完成及完善職業選手與職業戰隊的數據分析模型後,PentaQ 參照歐美成熟賽事將其數據介面服務於LPL(英雄聯盟職業聯賽)的賽事直播支持;2017年,PentaQ的服務從頂級賽事下沉,開始服務於次級賽事、峽谷之巔、新秀選拔以及洲際賽、世界賽以及年度頒獎典禮。今年,PentaQ連續第3年成為 LPL 官方數據設計以及研究支持的外部服務商。

青熙介紹到,創辦 PentaQ 的念頭始於2013年,他和其他同伴們意識到,當時的數據對職業電競所需的分析體系支持不足,且內容結構也相對單一,與職業體育中的專業級服務仍有距離。於是他邀請多位資深媒體及互聯網從業的前同事和朋友加入,通過業餘時間來實踐深度硬核內容與多維度的數據分析嘗試。

2015年初的某次與讀者交流的過程中,PentaQ數據團隊負責人發現對方尤其感興趣於產品設計等深入問題,進一步接觸後才知道,他是Riot 美國團隊的工作人員,希望能進一步深入溝通併合作。正是這次溝通,PentaQ 與 Riot games 開始了合作,並很快與騰訊《英雄聯盟》賽事部門就職業賽事的相關業務進行合作。從此開始,PentaQ創始團隊成員建立公司並全職投入。

PentaQ 的數據體系除包含由遊戲介面輸出的「機器數據」外,還包含經嚴格定義和多年驗證的其獨有的「行為數據」,如「支援」、「突襲」等。綜合這兩類數據後,通過自研演算法和模型,將最終結果輸出向LPL職業聯賽,並反哺向更多的第三方媒體或執行機構。

目前 PentaQ 向 LPL 職業聯賽官方提供了諸如PSR(選手能效值:用於評估周期內選手的狀態變化)、DVP (用於幫助完成賽後MVP)等演算法,在不同的場景中對隊伍和選手進行評估。

以PSR為例,基於對 NBA 的 PR值的設計,PentaQ 建立起服務於LPL 的專屬演算法:通過多項數據建立選手不同位置的指數,再以選手客觀表現與之對比,以其得分來界定選手所達到的能效水平。此演算法能對每個位置選手進行交叉對比,能體現選手在賽場上的各項能力的發揮表現,並用於LPL職業聯賽的每周最佳陣容的客觀評選、以及每年年末的「最佳陣容」、「年度MVP」等重要評選。

值得一提的是,為了方便用戶個性化查看數據,PentaQ 為行業端客戶開放了數據查詢系統,目前僅有 Riot Games 和騰訊付費使用。青熙表示,之前在賽事進行中,也有個別俱樂部向他們提出數據服務的合作,但系統性合作並不多。因此,2018年,PentaQ 將陸續與各大俱樂部展開合作。

青熙對PentaQ的原創內容有兩個要求:深度與溫度。

以金字塔模型為例,PentaQ原創的目標用戶是腰部以上的讀者:已經不滿足於看熱鬧,而是對電競有所熱愛、對行業希望有所了解的硬核電競用戶。用他的話說,「我們希望電競領域也有36氪這樣品質的內容。」

從深度專訪、人物專欄、版本解構到行業特稿,青熙希望以團隊內媒體人對優質內容的判斷,來影響電競行業內從行業端到資深玩家這一類硬核用戶。對「虛擬世界的人文風貌」呈現,也是原創團隊的在意之處,形成諸如圍繞「城市與賽事」的光影MSI系列、圍繞背景故事挖掘的海牛電台系列、圍繞「二三次元的映射」的玩物系列等。

從 PentaQ 不同內容平台的數據和表現來看,其官博賬號在LOL 2017世界總決賽期間的影響力僅次於 WE/EDG/RNG及LOL官博,為藍V機構號影響力排名前十;PentaQ 的知乎機構號擁有2.5W粉絲,機構賬號鹽值 V6,知乎官方收錄32個回答、52篇文章,獲5.4W次贊同,為電競話題的頭部關注賬號。


在商業變現端,PentaQ 一直以來都顯得「慢半拍」:一方面,他們在市場與公關層面異常低調;另一方面,其對行業產品的定價策略偏乎保守,甚至在初期均以免費的方式將數據服務提供給行業合作夥伴,反而是客戶每年主動提出為其數據服務漲價。

用青熙自己的話說,就是「頭三年,行業對數據服務的認知度較低,我們更願意陪著行業一起成長。這個階段的重心是不斷積累數據、完善產品、樹立行業口碑,而當真正「電競的職業體育化」拐點到來,或許數據的價值才能真正體系。竟然選擇進入電競這個行業,作為基礎服務者需要有耐心。外界看來這個行業在高歌猛進,其實職業化才剛剛起步。」

WE全明星卡

除了數據付費與積累數據影響力外,PentaQ 在嘗試拓寬自己的邊界,試水新型業務,比如,與女籃心理團隊合作的頂級賽事智囊團、與騰訊/拳頭遊戲和俱樂部合作的 OPENDAY 線下活動、與 DAKA 合作推出的職業電競明星卡等等。每一個新業務都融合了數據、內容和研發三部分的協同。

PentaQ核心創始團隊成員彼此曾在不同時間內有過合作,在電競、媒體和互聯網產品上均有深入的涉獵。創始人青熙在97-02年,分別為電腦報天極網、電腦商情報遊戲天地工作,此後在新浪樂谷先後任《天堂》和《天堂2》產品經理,並參與初創多個TMT及遊戲公司,如錢包網、wealink、盈游網路等。

創始團隊還包括前NGA社區創始人、wowar.com站長、UUU9英雄聯盟專區初期成員、大眾網路報及大眾軟體的資深成員,及來自盛大、百姓網和喜馬拉雅等企業的研發工程師。

目前 PentaQ 已開啟新一輪 Pre-A 輪融資,計劃募集資金將主要用於新項目的立項、在專業領域的進一步深耕和人才的培養和招募。

我們希望我們的合作夥伴能夠具備前瞻的眼光,並對電競行業的體育化進程抱有信心,且在TMT行業或職業體育領域有所建樹。融資的用途在於為電競行業招募到優秀的人才,過去很長一段時間,這些人才都被人工智慧、VR、AR 以及區塊鏈所吸引。職業電競這個概念從極客的角度或許還沒有那麼酷,但這裡卻有大量的工作需要更優質的人才來共同探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36氪 的精彩文章:

電影曾是王健林的「面子」,如今也拿來換了錢
中興通訊力爭2019年初在美國推出5G智能手機

TAG:36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