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左手按著右手,右手一直在抖

左手按著右手,右手一直在抖

左手按著右手,右手一直在抖。

我是從什麼時候開始覺得自己不會學習的?

我一直覺得從高中起,我的人生彷彿被撕裂成兩個部分,就是突然間覺得自己不會學習了,下的都是傻力氣,一方面因為自己的付出而覺得不甘心,另一方面又覺得自己對時光的荒廢,對自我的放縱也就配得起這個結果。我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想證明自己不是笨蛋,而一旦以此作為導向目標就發現事情變得更難做好,於是就會更加懊惱沮喪。

我不得不承認我確實不會學習,也不知道怎樣才能變得越來越好。

不僅僅是一次又一次的失敗,關鍵在於我對考試已經產生了恐懼,我根本不知道如何是好。我像一隻無頭蒼蠅一樣亂飛,像賭徒一樣期待著人生的翻盤。

我為什麼一而再再而三地犯同一個錯誤?事情究竟在哪出了問題?

GIF

小學四年級起開始在意成績,這當然是有原因的,其中暫且不談,從那時起我便很在意我在人群中的位置。在那所家裡費勁送我進去的重點小學裡,我幾乎一直在前五名以內。從那時起我就對我自己有了期盼,有了很高的期盼,我享受了良好的教育資源,覺醒得早又肯努力,這樣我就更不能原諒自己,不能忍受人生的落差。

小學畢業後直升進了對口的中學。剛入學時成績也不好,人也迷茫,第一學期後逐漸進入狀態,總是徘徊在6到10名以內。這段時間的我回憶起來好像也未見得多聰明,也沒有多努力,大概就是認認真真跟老師學了就取得了不錯的成績。大概初二,我13歲左右,這個時候開始接觸物理化學,這個時候我在寒假看了一檔叫做希望英語的節目。感受到了同齡人的優秀的我,再一次有了新的目標和夢想。

我從那時起發奮學英語,用的方法也笨笨的,但是很謙卑。我對自己各方面都下了很高的目標。我還記得那時候剛開理化課嘛,很多孩子都在外面報了補習班,甚至同一科都要報兩三門課。但是我沒有,我就是沒有靠補習,靠著自己的力量取得好成績的。值得一提的是第一次覺得自己渣,學不通就是物理的時候。也許是因為沒有補習,認為自己起點尚不如人,也許我就是學不通這個東西。後來我也去上物理課,我還記得那個班的進度很快,我去上時就已經從浮力開始了,前面的課程我一概不會,回家的路上就想給自己唱首太委屈。買了參考書,自己假期沒事開始自學,也沒有多好,但至少聽得懂了,感覺逐漸攆上了。我還記得那時候有一個希望杯的數學競賽,這種東西我向來都是不報希望的重在參與,但是那一次我很認真地準備了,我還跑去學府書店買了參考書,每天寫完作業做一篇,有點小天真的想取得一個好成績。結果當然沒戲。按理說我本來不應該有什麼期盼,但因為認真準備了所以我很失落。可是付出真的有回報的,我本來的成績是班級前十,在那以後變成了學年前十。我還在日記本里感嘆,原來學好很容易,認真做好習題,老師教過的東西都掌握就OK。

然後就是中考了。

因為模考成績不漂亮,夢中志願不敢報,換了另一個學校。但就是這樣,按照我當時的模擬成績來看也是很懸的。我還記得那時班任找到我擔心我志願報的太高連省重點都考不上。我堅持不改,但是心裡卻未見得有底。考前近半個月的假期救了我。我可以跳脫出來按照自己的步驟複習了。經驗就是題目要做而不要看,類似的大題全都摘出來獨立做一遍。這一次幸運之神真的眷顧於我,我以班級第二,年級14的成績順利考入全省重點的學校。真開心啊。

經歷了這些,心態是好了,人也開始飄了,我的痛苦絕望的學渣生涯開始了。剛入學的時候,我有些飄飄然,前幾名考進去的嘛,我對於學習這種小case不以為意。最後的結果就是第一次月考慘不忍睹。我醒悟了我覺得不行我要奮進,於是我艱苦卓絕然後發現更糟糕了。

老師講的東西我開始聽不懂了。作業不是不願意寫是根本不會寫,上課不是不想聽而是根本聽不進。我崩潰了。

然後就有一天,突然有一天,我想起了我的童年,我想起了我最愛的毛絨娃娃。彷彿突然間我又有了勇氣。於是我夜以繼日地努力,填補近兩年的空白。其實中間有學不下去的時候,但總體上是在一根筋的堅持著的。高三後自主招生的考試也開始了,我不想報我覺得自己沒戲,我更怕受到失敗的打擊害怕被認為不自量力。但我那了不起的媽母親堅決給我報了名。我哆哆嗦嗦地去考了,結果竟然真的考上了。

其實我真正想弄明白的是我究竟犯了什麼錯誤,導致自己一而再再而三的重蹈覆轍,常常振奮而起卻事與願違?

我想不通。

一個是急於翻盤的賭徒心理,越想改變就越急於推翻一切,以至於失去了一個良好的心態和學習的樂趣。常常帶著照這麼下去就完了的心態的我,哪裡是以無事之心待有事的平常心,根本就是有事之心帶時時刻刻。——把陣線拉到一天,以進步作為導向。

另一個是網路小說的毒害。明明是看名著,看散文,看推理和迪士尼長大的我,慢慢給自己培養了低級趣味。也不見得品味和價值觀真的就變了吧,但是總是不可自拔地看一些自己都很鄙視的東西真的會從心裡上蔑視自己的。逐漸的自信力也會受到影響,低級的書看的多了,真正有內涵有思想的東西反而看不進去了。

「讀了這格局淺近的,以後就再也出不來了。」黛玉誠不欺我。

再有就是比較。人的成長經歷不同,天賦不同,努力程度不同,沒有任何可比性,我卻總從與別人的比較中來肯定自己或者懷疑自己。

分割線

我做了什麼?我究竟在學習上有哪些誤區?

1.正確的:

及時消化學習的知識。背+複習+一段時間看一遍

合理的計劃(對自己一天幹什麼心裡有數,給自己有確切的目標,完成後可以安然入睡)

自主學習的精神,謙卑的精神,按照自己的步伐,而不是他人的經驗在學

先全局(通讀),抓主幹,不要對小標題搞蒙,不能總擔心掛一漏萬-後細節-再複習

自己不了解的部分記錄下來(掌握好自己對那些內容有遺失)

一種複習材料可一樣看,都看完再看另一樣材料!

2.錯誤的:

把每件事情當成證明自己的機會,沒能按照記憶曲線進行科學的學習。

像漁網一樣扣過細的知識點

沒有按照老師的學習方法,急躁出迷失了重點

目標高,卻不和寡,應該去抓最好抓的分(抓最基本的東西,抓大家都會的東西)

以我目前的經驗來看,扣教科書的方法不適合我!(書往往晦澀難懂,同時又很占時間)

題要寫,應該給自己講,要真正的弄懂

我都寫了什麼,整個文章下來語意不通。

最後以冠希哥的一段話作為總結吧。(我覺得這段話很好所以我要全文背誦他)

幾乎所有人都認為:中國是下一個巨大的市場,是下一個超級大國,在中國可以賺到很多錢,這本身沒有問題。但是你不能為了金錢而失去你做人和做事的本質。

如果中國將會成為下一個超級大國或巨大市場的話,那麼我們就不能在一個「在中國這麼做已經算優秀了」的標準下工作。所有的工作在國際標準下也都必須是優秀的才行。只有這樣,我們才能驕傲的說出:這是中國製造。

我們做的每件事,都應該按照國際的標準去做。

我知道,其中一些人會回國發展。你也許會在這種環境下開始墮落,但這是錯誤的行為,我現在就告訴你,這是完全錯誤的行為。

我們要始終懂得,什麼才是優秀的,並且不斷地貢獻著優秀的作品。

這樣,在中國未來的無論10、15、20還是50年,當時代真正需要我們成為引領者的時候,我們曾經所受的訓練,並不是產出一些在「中國標準」下才優秀的產品或想法。

我認為我們作為一個人,我們有很重要的責任,去指出那些我們認為不對的事情,並指出我們要做出怎樣的改變。就像我說的,它不一定會在你的有生之年實現,但是我們正是掀起這個浪潮的力量。

共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奶油匣子 的精彩文章:

TAG:奶油匣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