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西北邊陲的無聞哨所——送給這個世紀的禮物

西北邊陲的無聞哨所——送給這個世紀的禮物

來源中國軍網

【2018新春走軍營】

別爾克烏——送給這個世紀的禮物

國防在線客戶端記者 曹璇

趙越舉著手機,信號有些斷斷續續,但還是堅持說:「等春節過完好嗎?春節過完,我就回家娶你!保證不再『遲到』……」

這可能是史上最不浪漫的求婚吧,但是電話那頭的女友還是欣然同意了。岳父是一名老兵,女兒婚期推遲,他從沒怪過這位「准女婿」。這讓趙越更覺得溫暖和感激。

放下電話,一顆心滿滿的,這茫茫的沙漠和雪原,似乎也沒那麼寂寥了。

(一)

這裡是祖國的西北角,一個一年溫差接近100°的邊陲小鎮。地處阿克庫姆沙漠腹地的哨所,彷彿一座孤島。沙漠里的夏天氣溫達到五十多攝氏度,和南方的熱不一樣,哨所被新疆超強的日照曬得發燙,洗澡都不用燒熱水,放陽光下曬一曬就夠燙了。除了熱還有惱人的蚊蟲,密密麻麻的蚊子,在驅蚊器下面積了黑壓壓的一層「屍體」……比夏天更難熬的是冬天——今年的雪出奇的少,氣溫低到零下四十多攝氏度,站哨的時候,大風卷著沙子和雪粒,臉和手都被「割」出血口子,那是絕大部分人沒有體會過的穿透骨髓的冷。

這裡就是別爾克烏邊防哨所,祖國漫長邊境線上千百個哨所中的一個。「別爾克烏」,在蒙古語里語義是「水草豐美的地方」。我很納悶地望著周圍一望無際的沙漠,同行的班長笑著說:「這名字是一個美好的寓意,希望這裡成為一個水草豐美的地方。」

祖國的土地,沒有一寸是多餘的。一群年輕的90後,就為祖國長年累月鎮守在這裡。

(二)

趙越來到別爾克烏已經三年了。和他聊起哨所才知道,那些在都市裡聽起來不可思議的事兒,在這裡不過是家常便飯。

幾年前,這裡還是一個「三沒有」哨所——沒水、沒電、沒信號。

沒有自來水,只有一口十幾米深的淺水井,那個水啊,牲口喝人也喝,牛羊的糞便都滲進去,打上來的水渾濁還帶著怪味兒,只能沉澱了再用;周圍是沙漠沒有通上電,只能依靠發電機,但在這樣極熱極冷的環境下,發電機總壞,電壓不穩,所以通常只有在吃飯的時候才用一用;人跡罕至的沙漠雪原,也是通信信號盲區,唯一能與外界聯繫的,就是一部軍線電話。

從連隊到哨所,只有30公里的路程,我們的車卻開了快兩個小時。不斷有被沙漠掩蓋的公路,下車挖沙等推土機,就耗費了很久。

中午抵達哨所時,炊事員魏柯安給大家準備了簡單的飯菜和羊湯。剛端起碗,班長說了句:「這是我們最後一點肉了!全都拿出來燉了招待記者朋友們。」所有人都停了下來了,面面相覷,不忍去喝。班長哈哈大笑:「放心喝吧!這幾年哨所的條件好了,不愁吃喝,我這是給你們開個玩笑呀!」大家鬆了口氣,這才又端起碗。後來聊起天來,才發現這個玩笑的背後有很多辛酸往事。

別爾克烏哨所按理說每個月都有一次換防,但實際上卻總是因為大雪封路沒法實現。刮「鬧海風」的時候,公路被沙子和積雪覆蓋,只能用推土機來推。好多時候風大雪大,能見度只有一兩米,連推土機都推不出路來,給養送不進去,外面的戰友急得團團轉,哨所的戰士只能節省著吃,吃到最後只剩下耐存的土豆白菜,給養不到就只能每天吃土豆白菜,土豆白菜都吃完了,就吃火鍋底料……

有一年,已經是大年二十九了,大雪不停,路不通,哨所一點菜都沒有了。營長打來電話:「今天無論如何,我都要給你們把菜送進去!」為了能吃上菜,趙越帶著另一個戰友,騎著馬背著鐵鍬去迎,繞了很遠的路,總算到了被封住的公路。兩個人抄起鐵鍬就開始挖雪挖沙,生生挖出一條路,這才接到了菜。

(三)

就是這樣一個哨所,依然有愛情。

前些年,炊事員魏柯安經常和遠在西安的女友吵架。

哨所位於阿克庫姆沙漠深處,人煙稀少,手機信號一格難求,打電話要跑到外面的山頭上去,舉著手機找信號,找到信號不敢動,在腳下立塊兒磚頭,下次再打電話的時候,先找磚頭。2017年初,建了信號塔,這才結束了手機的「飛行模式」時代!

通電話不成問題了,只是視頻通話卻不那麼順暢,通常情況下,不是那邊「馬賽克」就是這邊「馬賽克」,視頻通話成了「看圖說話」——畫面是靜止的,聲音是磕巴的。魏柯安說一句話,女友卡殼兩分鐘後才聽到,女朋友回一句話,兩分鐘後這邊才收到,十分鐘過去一共只說了三句話。為這事兒,女朋友常常又氣又惱,發脾氣地把他拉黑。

沒辦法,真是一點辦法也沒有。誰讓自己上交給國家了呢?女友很好,雖然總是生氣總是惱,卻不會讓他在「黑名單」里躺太久。魏柯安開玩笑說:「幸虧我這個帥氣的顏值hold得住啊。」

趙越和女朋友在一起也有五年了。說好的今年春節前結婚,因為任務需要,沒能兌現。岳父是新疆的老兵,聽到准女婿有任務在身,就說了一句話:「軍人,聽命令。」趙越很感激,說:「這輩子,就是她了……」

王亮班長是哨所里的「老人」了,和這幫90後的小年輕不一樣,王班長已經是成了家有了孩子的人。老班長說,戍邊這些年,從來不怕苦不怕累,最怕的是孩子生病,那小小的娃娃在電話里喊爸爸,自己遠在千里之外,除了幾句好話,哄一哄,其他一點忙也幫不上。每次遇到這種情況,心裡總不是滋味。他說,這些年,自己對得起國家對得起軍裝,就是對不住家人。

(四)

哨所不大,卻無比整潔。他們堅守戰位從未鬆懈,他們在巡邏路上展開實戰化訓練,他們在能騎馬的路段堅持徒步巡邏,加強體能,他們用青春守護著這個國家的國境線。在大都市裡待慣了的我們也許無法理解,「山高皇帝遠」,平時巡邏任務這麼辛苦,生活上偷個懶,大概也沒人發現吧?床鋪不一定要疊成豆腐塊啊,碗筷不一定擺那麼整齊啊……但當我真正走到邊防哨所,走到這些荒無人煙只有軍人駐守的地方,才發現,我的那些臆想,在中國軍人的風骨面前,是多麼不堪一擊。

無論有沒有人「監督」,他們都在認真完成任務,認真生活,認真地做一名軍人……無論身處何地,都守護著軍人的「精氣神」。

這讓我想到電影《無問西東》,想到劇中泰戈爾1924年訪問清華時的演講:「你們有什麼是可以從自己的民族裡拿出來,送給這個世紀的禮物,你必須要回答這個問題。你知道自己的內心,你知道你自己的文化,你們的史冊里最永久的是什麼。」影片最後,逐一介紹了隱藏於片中的大師,讓我們看到了屬於那個時代的繁盛靈魂,看到了泰戈爾口中「送給這個世紀的禮物」。

一支軍隊、一個民族、一個時代,最寶貴的財富,莫過於獨立、自由的精神,以及這些精神滋養出的偉大的人。他們各自躬耕於自己的領域,抵禦住世俗的狂躁,專註於跟從內心,理應值得我們肅然起敬。

臨行前,我看到哨所的院子里有一面牆,上面寫著四句話:「無聞哨所,無名英雄,無私奉獻,無上光榮。」

我想,這就是他們「送給這個世紀的禮物」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解放軍報融媒體 的精彩文章:

慎獨慎微老實人

TAG:解放軍報融媒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