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現當代建築編年史

現當代建築編年史

編年史,顧名思義,就是以時間為線來記載的歷史。所有的歷史都有一個開端,而現代建築的開端,我選擇1887年。

1887年,在瑞士西部一個叫拉紹德封(La Chaux-de-Fonds)的小城市,一個男嬰出生了,他的父母將他取名為Charles-Edouard Jeanneret, 這個複雜的名字並不重要,因為後來大家都更習慣於他的另一個稱號 —Le Corbusier(柯布西耶)

24歲的柯布西耶

現代主義建築運動並不是柯布西耶發起的。早在他出生之前20年,遠在英吉利海峽另一端的倫敦,一座由鑄鐵和玻璃建造的建築 —The Crystal Palace(水晶宮)就已拔地而起。全新的建築材料宣告了全新的建築時代,而這全新的時代,就是現代主義。但是大臉貓依然把歷史的開端選在了1887年,因為柯布西耶雖然沒有發起這場建築運動,但他卻是帶領這項運動走向新高潮的人物。

水晶宮

1902年,同樣身為現代建築領軍人物的賴特(Frank Lloyd Wright)設計出了自己的第一棟代表作,Willits House(威利茨住宅).同一年,年僅15歲的柯布西耶還在拉紹德封本地一所藝術學校上學,夢想著成為一個畫家,或是設計一些鐘錶。

威利茨住宅

1907年,20歲的柯布西耶正在遊歷歐洲,他剛好參觀到了影響其一生的建築:位於佛羅倫薩郊區的Charterhouse(卡爾特修道院),修道院內僧侶每人一個小房間的住宿方式引起了柯布西耶極大的興趣。這一年,年僅6歲的路易 ? 康(Louis Kahn)才剛剛隨父母移居費城。

佛羅倫薩的卡爾特修道院

年輕時期的路易· 康

1908年,高產的萊特再次設計出了一棟名震一時的建築—Robie House(羅比住宅)。同年,柯布西耶還在德國的彼得 ? 貝倫斯 (Peter Behrens)事務所當打工仔。21歲的他並不知道自己將來會給眼前的世界帶來多大的改變。不明白同一件事的還有他的兩個同事 — 密斯 ? 凡德羅(Mies Van der Rohe)和瓦爾特 ? 格羅皮烏斯(Walter Gropius)。

格羅皮烏斯和柯布西耶在喝咖啡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當年的三個實習生也開始在各個領域嶄露頭角。柯布西耶發現了鋼筋混凝土(Reinforced Concrete)的巨大潛力,並開始了自己的一系列探索。格羅皮烏斯正在德國魏瑪(Weimar)的一所藝術院校任職。密斯也和自己的第一任老婆結婚。

年輕的密斯

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柯布西耶已經搬去了巴黎,這段時間柯布沒有設計任何房子,而是醉心於繪畫,也是在這段時間,他開始使用Le Corbusier這個筆名。一年後的1919年,格羅皮烏斯接任之前藝術院校的校長,一系列調整之後,格羅皮烏斯覺得應該給學校取個新名字,思來想去,他最終敲定:就叫這所全新的學校包豪斯(Bauhaus)吧。

包豪斯的教學樓,也是格羅皮烏斯就重要的設計之一

1922年,由賴特操刀設計的東京帝國飯店(Imperial Hotel,Tokyo)在經過了7年的建造之後終於落成。他不知道這棟建築會在13年後深深的影響一個十八歲的少年,帶領其走上建築的道路。他更不知道,這個少年長大後會成為世界建築行業舉足輕重的人物。這個少年就是貝聿銘。

東京帝國飯店

貝聿銘

1927年,柯布西耶發表了自己最為著名的「Five Points Of Architecture」(關於建築的五個要點)。一年後在法國普瓦西,柯布設計的一座別墅開始動工。三年後,薩伏伊別墅(Villa Savoye)落成。

薩伏伊別墅

別墅內部

1929年,密斯 ? 凡德羅設計了巴塞羅那世界博覽會的德國館(The Barcelona Pavilion),這個年過四十的建築師也開始走進了大眾的視野。

The Barcelona Pavilion

賴特(左1)與密斯(右1)

1930年,希特勒的崛起使得格羅皮烏斯卸任包豪斯的校長一職,而接替他的,正是那位二十年前一起實習的密斯。之後的三年,納粹持續施壓,密斯最終還是沒頂住壓力解散了學校。格羅皮烏斯也移居去了英格蘭。世界上最著名最具影響力的藝術院校在運行15年後最終關上了大門。

格羅皮烏斯與密斯

這段時間,野心勃勃的柯布西耶已經不再滿足於設計房子了。他涉足城市規劃,設計出了他的第一個城市 —光明城市(Radiant City)

光明城市模型

1937年,心灰意冷的密斯移居了美國。而剛剛一年前的1936年,賴特將他對於建築的理解都注入了一棟位於匹茲堡(Pittsburgh)的別墅。別墅位於一條小溪流的上面,於是他將其命名為流水別墅(Fallingwater)

流水別墅

1938年,21歲的貝聿銘嘗試與賴特見面,但是在等待了兩個小時無果後離去。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柯布西耶為戰後的法國設計了自己的第一個大型公共住宅:馬賽公寓(Unite d』Habitation)。他將自己年輕時遊覽的修道院思想融入在了這棟著名公寓的設計中。這一年,哈佛大學給了28歲的貝聿銘留校教授的職位。

馬賽公寓

一年後,芝加哥一位職業女性委託密斯為自己設計一棟度假別墅。於是在經過了五年的設計與建造以後,密斯完成了自己最著名的玻璃房子(Farnsworth House)

Farnsworth House

1959年,賴特辭世。這段時間的柯布西耶在印度北部城市昌迪加爾(Chandigarh)完成了一系列作品。在這裡,柯布把鋼筋混凝土的運用發揮到了極致。

昌迪加爾議會大廈

柯布西耶與愛因斯坦

1965年,柯布西耶於法國辭世,也是在這一年,已過花甲的路易 ? 康完成了第一個「令自己滿意的作品」:薩克生物研究所(Salk Institute)。此時,伊拉克裔建築師扎哈 ? 哈迪德(Zaha Hadid)還在英國念寄宿學校。弗蘭克 ? 蓋里(Frank Gehry)正在加州小打小鬧。這兩個曲線大師都還沒找到自己的方向

薩克生物研究所

1969年,密斯與格羅皮烏斯辭世。彼時,現代主義建築史上最重要的四位大師都已離去

但是建築還在繼續

路易 ? 康的金貝爾藝術博物館(Kimbell Art Museum)正在建造中,早已成為波士頓「地頭蛇」的貝聿銘拿下了肯尼迪圖書館(Kennedy Library)的項目。地球另一半邊的日本,安藤忠雄才剛剛開啟自己的建築師事務所。

貝聿銘和傑奎琳 · 肯尼迪

肯尼迪圖書館

安藤忠雄(左1)和三宅一生(右1)

五年後的1974,路易 ? 康倒在了火車站的廁所里。此時,57歲的貝聿銘正因為波士頓漢考克大樓的玻璃幕牆脫落跌入谷底,24的扎哈還在倫敦念研究生,11歲的王澍還在西安上小學。

1973年幕牆脫落的漢考克大樓

王澍

1980年,重整旗鼓的貝聿銘接下了盧浮宮的擴建計劃,同時進行的還有位於香港的中銀大廈項目。三年後,66歲的他獲得了普利茲克獎。

貝聿銘設計的盧浮宮玻璃金字塔

位於香港的中行大廈

1991年,扎哈接到了自己的第一個項目:一個位於德國的消防站,此時扎哈的設計還帶有一絲拘謹,但是已經開始嶄露頭角。安藤忠雄也正享受著剛竣工不久的光之教堂(Church of Light)給他帶來的榮耀。四年後,54歲的安藤忠雄將普利茲克獎盃拿回了家。

扎哈的消防站

安藤忠雄的光之教堂

1997年,香港回歸。弗蘭克 ? 蓋里也用古根海姆博物館(The Guggenheim Museum Bilbao)把西班牙城市畢爾巴鄂(Bilbao)從破產邊緣救了回來。這個68歲的老頭終於吸引了公眾的目光

古根海姆博物館

弗蘭克 · 蓋里

2000年,扎哈和蓋里進入全盛時期,一個叫「參數化」的設計方式開始進入公眾視野。兩人瘋狂的建築形態開始出現在各個雜誌封面。83歲的貝聿銘受邀設計蘇州博物館

蘇州博物館

2004年,54歲的扎哈成為了第一個獲得普利茲克獎的女建築師。

扎哈

2008年,45歲的王澍設計出了寧波博物館這個驚天地的作品,這個設計也為他日後獲得普利茲克獎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也是這一年,扎哈在中國最出名的設計 — 位於北京的銀河SOHO(Galaxy SOHO)開始動工。

寧波博物館

博物館細節

施工中的銀河SOHO

2012年,弗蘭克 ? 蓋里設計的傲旋(Opus Hong Kong)在香港建成,成為全亞洲最貴的住宅,蓋里已經83歲了。同一年,49歲的王澍獲得了普利茲克獎。

香港傲旋

2016年,扎哈因心臟疾病辭世。她大概永遠也想不到自己離世之後將會成為朋友圈名人此時,王澍的烏鎮互聯網國際會展中心剛好落成。這一年,貝聿銘已經99歲,蓋里已經87歲,安藤忠雄已經75歲,王澍已經53歲…他們的故事還在繼續。

烏鎮互聯網國際會展中心

扎哈和蓋里

歷史並不會停下來,重要的是你是想成為那個改寫歷史的人,還是那個被別人創造的歷史推著走的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臉貓的日常 的精彩文章:

TAG:大臉貓的日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