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醫 > 2018年立春了,一年之計在於春,小夥伴們開始奮鬥吧!

2018年立春了,一年之計在於春,小夥伴們開始奮鬥吧!

立春不僅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一個節氣,立春是從天文上來劃分的,而在自然界、在人們的心目中,春意味著風和日暖,鳥語花香;春也意味著萬物生長,農家播種。古籍《群芳譜》對立春解釋為:「立,始建也。春氣始而建立也。」立春期間,氣溫、日照、降雨,開始趨於上升、增多。但這一切對全國大多數地方來說僅僅是春天的前奏。

「立」是「開始」的意思,自秦代以來,中國就一直以立春作為孟春時節的開始。正所謂「一年之計在於春「,自古以來立春就是一個傳統節日。中國自官方到民間都極為重視,立春之日迎春已有三千多年歷史。立春時天子親率三公九卿、諸侯大夫去東郊迎春,祈求豐收。

戰國後期成書的《呂氏春秋》「十二月紀」中,就有了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等八個節氣名稱。這八個節氣,是二十四個節氣中最重要的節氣。標示出季節的轉換,清楚地劃分出一年的四季。立春到立夏前為春季,立夏到立秋前為夏季,立秋到立冬前為秋季,立冬到立春前為冬季。

立春這天,民俗信仰祭祀芒神,即句芒,它是東方之神,春天之神,草木之神,象徵著春天的到來和萬物的滋長。祭祀的目的,是為了祈求農業的豐收。立春的時候民間有「鞭春」「打春」的習俗,就是鞭打春牛,這種方式體現了人們對五穀豐登的美好期盼。

打春的風俗,最早來自皇宮,立春之日要把皇宮門前立的泥塑春牛打碎一說。那時,人們紛紛將春牛的碎片搶回家,視之為吉祥的象徵。老北京的廟會裡,一般都會在賣黃曆的同時連帶著賣春牛圖。一般人家,會把春牛圖請回家,和那些拿回家裡的春牛的碎片的意義是一樣的,祈禱春神和春牛保佑。

古代民間都把立春作為節日來過,稱為立春節,在這一天要舉行盛大的迎春儀式。現在立春日迎春雖不如從前隆重,但立春這天寄託著人們的希望,各地仍會有一些特殊的方式來迎接立春,比如掛風車、鞭打泥制春牛、踏青等。

立春時還有自己的食品,主要是春餅、蘿蔔、五辛盤等,在南方則流行吃春卷,街市上都有不少叫賣春卷的小販。此處有兩點值得注意:一是過去認為咬春就是吃蘿蔔,其實也包括吃春餅;二是所謂討春就是迎春之意。為什麼要吃蘿蔔呢?比較普遍的說法是可以解春困。其實咬春並不限於此,除解困外,主要是通氣,使人保持青春不老。五辛盤是由五種辛辣食物組成,用蔥、蒜、椒、姜、芥等調和而成,作為就餐的調味品。

在傳統民俗學上,到了立春這一天就該躲春。因為立春這天氣候開始交接,新的氣場會對部分人群有不利的影響,更甚者會影響一年的運氣,所以躲春的習俗就出現了。在民間,不同的地方有著不同的風俗與忌諱,也就延伸出各式各樣的躲春方法與習俗。傳統留下來的習俗,每到立春這一天不能有口舌之爭、必須要和和睦睦、心平氣和地迎接這一天。更有一些地方習俗裡面,躲春這一天不宜搬遷、看望病重患者及參加喪事等,以免招惹晦氣,影響一整年的運氣。

立春養生

飲食調養方面要考慮春季陽氣初生,宜食辛甘發散之品,不宜食酸收之味。《素問藏氣法時論》說:「肝主春,……肝苦急,急食甘以緩之,……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用辛補之,酸瀉之」。過了立春就意味著春天要到了,萬物生髮,一派生機勃勃。

春季養生要順應春天陽氣生髮,萬物始生的特點,注意保護陽氣 。按自然界屬性,春屬木,與肝相應。肝的生理特點主疏泄,在志為怒,惡抑鬱而喜調達。有目的地選擇一些柔肝養肝、疏肝力理氣的草藥和食品,草藥如枸杞、鬱金、丹參、元胡等,食品選擇辛溫發散的大棗、豆豉、蔥、香菜、花生等靈活地進行配方選膳。

在春季精神養生方面,要力戒暴怒,更忌情懷憂鬱,做到心胸開闊,樂觀向上,保持心境愉悅的好心態。同時要充分利用、珍惜春季大自然「發陳」之時,借陽氣上升,萬物萌生,人體新陳代謝旺盛之機,通過適當的調攝,使春陽之氣得以宣達,代謝機能得以正常運行。

春到人間草木知,潤物生長春風至;

長春永康與您相約美好春時!

祝願所有朋友「春播秋滿、春風得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學艾灸 的精彩文章:

一個小技巧,讓你遠離老年痴呆,緩解腦供血不足!

TAG:學艾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