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揭秘:《亮劍》張大彪有什麼過人之處?讓李雲龍對他情有獨鍾!

揭秘:《亮劍》張大彪有什麼過人之處?讓李雲龍對他情有獨鍾!

張大彪原本是宋哲元麾下大刀隊(29軍)的一個排長,參加過喜峰口戰役。後來為安置母親開小差離開部隊,不想老母與其他村民已被日軍燒死,於是參加八路軍,對日軍有著深仇大恨。在野狼峪伏擊戰中,已經晉陞為連長的張大彪有了較為出色的表現,砍死了一名驍勇善戰的日軍中尉。後成為升為李雲龍麾下的一營長,是李雲龍第一心腹愛將。那麼張大彪究竟有什麼過人之處呢?為什麼讓李雲龍對他情有獨鍾?這就要從張大彪的出身,宋哲元的29軍和喜峰口大捷說起。

話說29軍的前身是馮玉祥創建的西北軍。長城抗戰時,29軍的裝備很差,全軍只有野炮、山炮10餘門,重機槍不過百挺,輕機槍每連只有兩挺,步槍多為漢陽造和山西仿製的三八式。雖然武器落後,但全軍將士均有尚武精神。士兵人手一件標誌性武器——青龍大刀!人人練就了了一套嫻熟的中國傳統刀法功夫。1933年3月9日,日軍鈴木、服部旅團攻佔喜峰口,當天剛接防的29軍37師109旅217團,在王長海團長率領下實施反擊,斃傷日軍百餘人,奪回喜峰口。面對日軍猛烈的火力反撲,中國官兵只能憑著僅有的劣勢裝備依託長城頑強抗擊。3月10日至11日,大刀隊在喜峰口與日軍展開白刃格鬥。戰士們高呼著:「大刀大刀,雪舞風飄。殺敵頭顱,壯我英豪!」手起刀落處,日本鬼子屍橫遍野,第一次嘗到了大刀的厲害。

在激烈的交戰中,喜峰口多次易手,29軍許多戰士壯烈殉國,部隊傷亡很大。當喜峰口再次被日軍佔領後,109旅旅長趙登禹、副旅長何基灃仔細分析了敵我雙方的形勢,他們認為,在敵強我弱的情況下,只能智取,不能強攻,應以夜襲的方式,出其不意地反擊日軍。何基灃激勵官兵道:「國家多難,民族多難。吾輩是受人民養育之軍人,當以死報國!戰死者光榮,偷生者恥辱!」於是,便從大刀隊中組織起500人的精兵強將,分左右兩翼突襲日軍。左翼大刀隊經走馬哨,出潘家口至蘭旗地、蔡子峪一帶,襲擊後杖子、喜峰口以北的日軍步兵和騎兵宿營地;右翼大刀隊出鐵門關,經炮嶺、闖王台至白檯子、刺峪一帶,襲擊日軍炮兵陣地。身背大刀的勇士們攀垣越牆,分頭摸進各村敵營。驕狂的日寇做夢也沒想到29軍會來偷襲,都在呼呼大睡。大刀隊的勇士們懷著報國雪恥的民族仇恨,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掄起大刀橫砍直劈,日軍官兵正做著美夢,便稀里糊塗地成了刀下鬼。其中有個年僅19歲的戰士名叫陳永,他一人就砍死鬼子13人。而109旅旅長趙登禹,在受傷的情況下依然不下火線,親自率領大刀隊向日軍炮兵陣地發起進攻,手刃日寇60餘人,繳獲大炮18門。

喜峰口抗戰的勝利,是中國自「九一八」事變以來的首次大捷。在喜峰口戰鬥中,29軍及其大刀隊血戰日寇,殲敵5000,一戰成名,喜峰口防線經歷多次激戰始終屹立不倒。當年的日本《朝日新聞》也不得不承認:「明治大帝造兵以來,皇軍名譽盡喪於喜峰口外,而遭受六十年來未有之侮辱。」

正是以為這些所以成就了張大彪,這個能在戰場上不知疲倦不怕犧牲痛擊日寇的敢死隊隊長。在渴望嗜血的拼殺中,在為戰友之死的復仇中,他表現出了那種鐵血軍人不計生死、壓倒一切的霸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Q版閱讀 的精彩文章:

武當派弟子在清朝當武狀元,碰到英國軍隊也能打的落荒而逃!
能打敗隋唐兩朝名將屈突通,李世民見了都要喊姐的女人!

TAG:Q版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