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惡搞」不能失了敬畏和信仰

「惡搞」不能失了敬畏和信仰

時下,生活節奏快、工作壓力大,情緒需要一個發泄的出口,生活氛圍需要被調節。而惡搞正是迎合了現代人的心理需求,讓人在忙裡偷閒中微微一笑,從而緩解壓力、調劑生活。但當惡搞成為常態,甚至是突破底線時,就成了低級趣味。

泛娛樂化解構經典式的惡搞一點兒也不好笑。為了好玩好笑、引起關注,人們可謂是使出渾身解數進行惡搞。有些恰到好處的惡搞,確實能夠博人一笑;但有些人是將聰明才智用錯了地方,不分場合、時間、對象等進行惡搞,甚至是毫無顧忌地解構經典,這是生活泛娛樂化的表現,這樣的惡搞一點兒也不好笑。

無底線惡搞,是缺乏敬畏和信仰的表現。那些曾經為國家獨立、民族解放拋頭顱、灑熱血的仁人志士,那些激勵我們攻堅克難、不斷前進的經典紅色作品,那些在中華民族復興之路上有著舉足輕重作用的歷史片段,都可以被拿來惡搞,這已經不是用無知和愚昧能夠形容的事情了,而是缺乏對歷史的敬畏和民族的信仰。

一個沒有敬畏和信仰的民族是沒有希望的。敬畏歷史和英雄,這是最基本的常識,應該是流淌在我們血液里永不抹滅的民族印記,應該成為一種習慣。可遺憾的是,仍有人不斷褻瀆歷史和經典,不斷傷害人民的歷史情感。人們常說「忘記就意味著背叛」,而缺乏敬畏、惡搞無度,甚至比忘記還令人寒心。人們常說「信仰是前進的燈塔」,指引民族的方向、凝聚前進的力量,而沒有信仰,國家和民族就沒有未來。

多元文化思潮和娛樂至上理念的衝擊下,我們更需要一種文化定力,以敬畏之心守護歷史,以堅定信仰擔起未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文明網 的精彩文章:

株洲晚報義工聯愛心藝術團的2017:志願服務逾萬小時
60餘「萌狗」「報春」

TAG:中國文明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