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想讓孩子聽你的,你要先學會「聽」孩子的

想讓孩子聽你的,你要先學會「聽」孩子的

靠譜童書每周推薦 孩子免費聽故事神器

600多個經典故事任意聽

這幾年上了不少育兒和自我成長的課程,每次課程結束之後,總有一些場景永久地刻進我的腦子。

比如16年底,在安心老師的PET課上這一幕。

她邀請在座的父母上台,傾訴生活中遇到的問題,她扮演朋友坐在一旁傾聽。

單親媽媽小p自告奮勇上去了,她說自己兩年前離婚,之後帶四歲的兒子和自己的父母住在一起。

因為自己平時工作很忙,孩子基本上都是父母幫著帶,但她對父母帶孩子很不滿意。

比如整天追著孩子喂飯,甚至養成了必須給他看手機才張口吃飯的壞習慣,小p說了很多次也沒用,無奈的她,為此常常和父母發生衝突。

每次一發生衝突,媽媽都會責怪她,「當初就不同意你和孩子爸爸結婚,結果現在生出個拖油瓶,還要麻煩我來帶」!

聽到媽媽這樣說,她都氣得想哭,有時候忍不了,就一個人離家出走半天才回去。

整個過程中,安心老師也只是簡單地回應她,並沒有說太多,神奇的是,上台前還眉頭緊鎖的小p,下來的時候,臉上竟帶著之前從沒見到過的輕鬆。

01

練習結束後,安心老師問我們,如果剛才聽她傾訴的人是你,你會怎麼做?

大家紛紛舉手發言,有的說「我會建議她搬出來,然後請保姆帶」,有的說「媽媽幫你帶孩子已經很不容易了,你也要理解她」。

安心老師笑盈盈地看著我們:「你們說的都沒錯,但是仔細想一想,這些她自己難道沒考慮過嗎,她被這個問題困擾這麼久,你給出的解決辦法也許她已經想過百遍了,但她為什麼並沒有做,而是跑來和朋友傾訴?」

「很多時候,問題是用來被了解的,不是用來解決的。」

聽到這裡,我忽然有種醍醐灌頂的感覺!是啊,為什麼我會自以為是給她出主意,想辦法,她是當事人,怎麼可能沒想過我提到的辦法呢?

當我們給出辦法,或者試圖講道理,勸慰對方的時候,潛台詞都是,「你怎麼這麼笨,沒想出這個辦法,或者你一點都不理解媽媽」。

當對方感受到這種暗含的評判和指責時,她要麼急著解釋,要麼選擇關上心門,不再對你傾訴。

想想我們平時的生活中,有多少時候在幫倒忙呢。

「老闆太變態了,這工作干不下去了。」

「天下烏鴉一般黑,換個老闆時間久了也一樣啊。」

「我的娃娃被妹妹扯壞了,我好傷心啊。」

「沒關係,媽媽再給你買個新的。」

「今天出門晚上班遲到了,到辦公室正好被老闆看到,感覺老闆一整天都看我不順眼。」

「我都跟你說了多少次了,早上早起來10分鐘就不會這樣啊!」

當有人對我們傾訴的時候,我們總是本能的,就想說點什麼做點什麼,以為這樣才算是安慰。

但是這些道理和辦法並沒有解決對方的問題,有時甚至會引發雙方的衝突。

今年我參加了PET的復訓,又再一次加重了那一幕的印象。

有個媽媽分享,自己昨晚和好久不見的閨蜜聚會,結果停車的時候停錯了地方,被多收了20元停車費。

晚上回到家忍不住和老公訴苦,心疼這多花的20塊冤枉錢,沒想到老公說,「不就20塊錢嘛,你就當吃了個快餐」。

「聽他這麼一說,我立馬就火了,我明明沒吃快餐,幹嘛要當吃了個快餐」,老公也不示弱,「我不過是想安慰你,讓你別心疼那20塊錢嘛,你朝我發什麼火」。

「都是因為要等你下班,我才去晚了,一著急就停錯地方了!」

「你出去跟朋友聚餐Happy,我帶一晚孩子你還有理了?」

兩人你一言我一語,誰也不肯讓步,本來一件小事,吵到後來,老公竟抱著被子去客廳沙發睡了一晚。

老師問:「如果老公當時只是聽你說,或者簡單地說出你的感受,『哦,白花了20塊讓你有點心疼』,你會有什麼感受?」

恩,可能說完這事,就過去了。

因為大多數時候,講道理和出主意都很難讓事情好轉,真正讓事情好轉的,是人與人之間的連結。

除非傾訴的人主動提出想要得到建議,否則,再好建議也不如一句,

「雖然我不知道要跟你說什麼,但很高興你願意把這些告訴我。」

02

傾聽之所以有如此強大的療愈效果,是因為它讓人感受到,我被「聽到」了,有人真的和我在一起。

這種自然豐沛的情感呼應,才是所有關係平和親密的鑰匙。

只是傾聽,而不做評判和給出對策,這個方法不僅適用於我們成人之間的溝通,在和孩子的交流過程中,也一樣有效。

小拍上三年級後,作業比平時多了不少,以前她進門抱怨作業多的時候,我都會忍不住來一句,那就趕緊做啊,結果卻遭到人家白眼。

這一次,我打算試試傾聽她的問題。

回到家剛放下書包,她又來了一句:

「唉,今天作業好多啊。」

「是哦,作業好多讓你心煩。」

「除了作業,我晚上還有英語課。」

「恩。」

「你看我周一周五有英語課,黃黃是周三周四有英語課,我倆都好久沒在一起玩了。」

「哦,你想放學後約黃黃一起玩?」

「是啊,你能不能幫我把周一的英語課調到周二,這樣我周一放學就可以約她到家裡來玩。」

「哦,那我明天問問英語老師好嗎?」

「好啊,謝謝媽媽,我去做作業了。」

我忽然意識到,作業多,只是孩子的表面問題,孩子內心的真正渴望,是跟同學一起玩。

而這個渴望,像洋蔥核一樣,被層層包裹在洋蔥皮之下,等待我們發現。

如果我們急於下結論,很可能就失去了真正聆聽的機會,聽不到孩子內心的聲音。

在聽的過程中,可以保持沉默,也可以像鏡子一樣,不斷重複孩子的話和感受,引導孩子繼續說下去。

當孩子真正的心聲被聆聽到,其實,大多數孩子甚至成人,都有著最適合他們自己的解決方式。

這就是「問題是用來被了解的,而不是用來被解決的」,真正的意思。

03

當然,這並不意味著,我們任何時候都不能給孩子建議。只是當孩子提出請求時、需要幫助時,我們才給,而不是一廂情願地就想替他解決掉所有問題。

我們也不可能,每一次都有時間、心情,去耐心等孩子把話說完。沒關係,合適的時間,我們多聽聽孩子怎麼說就好。

最簡單的,有時最有效,但也最難做到。

在《窗前的小豆豆》里,小豆豆上幼兒園,第一次見到校長先生。校長先生讓她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講講自己,講什麼都可以,講多久都可以。

然後,小豆豆講啊講,竟然一講講了4小時。講到吃中飯,才停下來。

「這時候,小豆豆感到生平第一次,遇到了自己真正喜歡的人!因為,從出生直到現在,從來沒有一個人這麼長時間地聽她說話。

而且,這麼長的時間裡,校長先生一次也沒有打哈欠,一次也沒有露出不耐煩的樣子。他像小豆豆那樣,向前探著身體,專註地聽著。」

是的,聆聽是有魔力的。

伏爾泰說,耳朵是通向心靈的路,從今天起,試著做一個傾聽者吧。

-End-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愛讀童書媽媽小莉 的精彩文章:

怎麼告訴孩子,這個世界不是以你為中心的
剛上任就宣布懷孕的紐西蘭女總理:什麼時候生娃是女性自己的事

TAG:愛讀童書媽媽小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