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光緒和隆裕的崇陵究竟被什麼人盜的?為什麼至今很少被人提及

光緒和隆裕的崇陵究竟被什麼人盜的?為什麼至今很少被人提及

清德宗愛新覺羅·載湉(1871年8月14日—1908年11月14日),清朝第十一位皇帝,定都北京後的第九位皇帝,在位年號光緒,史稱光緒帝。父親醇親王奕譞,生母葉赫那拉·婉貞為慈禧皇太后親妹。在位三十四年。

光緒

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十一月十四日光緒帝暴崩,享年38歲,廟號德宗,謚號同天崇運大中至正經文緯武孝睿智端儉寬勤景皇帝。葬於清西陵之崇陵。

孝定景皇后隆裕(1868年2月3日—1913年2月22日),葉赫那拉氏,滿洲鑲黃旗人,名靜芬。小名喜子,慈禧之弟副都統桂祥之女。光緒十四年(1888年)被慈禧太后欽點成婚,次年立為皇后,並在婚期過後住進東六宮之一的鐘粹宮。民國二年正月十七日(1913年2月22日),隆裕太后在西六宮之一的長春宮病逝,享年46歲。上謚曰孝定隆裕寬惠慎哲協天保聖景皇后,中華民國政府以國喪規格處理喪事,與光緒帝合葬崇陵(河北易縣清西陵)。

隆裕

1938年秋,一股不明身份的軍人竄進崇陵,他們從方城月牙城罩壁前撬開墁地的磚石,鑿開地下城磚,掘一深洞,透過月牙石影壁下的土層再往上翻挖,便進入了地宮的隧道券。

這些人對崇陵的結構很熟悉,盜掘起來亦很內行。他們不像孫殿英那樣,遇到石門和阻礙用炸藥硬崩,而是用松桿木片撥開各道石門的自來石,進入金券。

他們用斧頭把光緒帝梓宮正面砍開一個直徑約3尺的圓洞,把光緒帝的屍體拖到棺外,再盜走棺內的隨葬品。隆裕太后的梓宮是從上面寧丁開了蓋子,盜走隨葬物。而且,把冊寶箱也打碎了,盜走了裡面珍貴的玉冊和寶璽。有人聽說,這夥人把盜來的金銀珠玉器皿文物賣給了京西八國教會,換得了五百套棉軍裝。

在清官檔案中存有光緒帝隨葬品的清單,主要的隨葬品當時都被盜了。其中有綠玉佛手簪、綠玉葫蘆、大東珠、飯塊珠、珍珠、小飛珠、各色寶石、各種名貴皮毛、綢緞料衣服袍褂等等,計100多件。其中還有許多沒上帳的。

1980年清理崇陵地宮,還找到了一些盜劫之餘。光緒帝左手內,握有兩環相套的翠環一對、橢圓形白玉石一塊,上雕鴛鴦荷花等陰刻圖案。隆裕皇太后右胯下,遺錦囊—個,內裝朝珠一掛,陳香子十八顆,左尹無名指上戴有透明金剛石戒指。最可寶貴的是梓宮下的金井未被盜,-裡面有保定產子母鐵球—對、懷錶五塊、其中有金殼的十塊,銀殼的三塊,金殼琺琅表一塊,這塊表上鑲有米珠178粒。五塊懷錶均鐫有「亨德利」中文字樣。還有玉石別子、青石手球、白玉立人、翠雕八寶、雕花白玉石等共250多件。崇陵地宮的金井蓋也完整地保存下來。

堂堂一代大清皇帝的皇陵哪一件隨葬品都有很高的文物價值都是國寶,所有的珍寶居然只換了500套棉軍裝,看來在動亂年代衣食住行才是人們最看重的。那麼現在一般對崇陵被盜都描述為「一夥不明身份的軍人」,為什麼珍寶被換軍裝從哪裡換的都記錄的那麼清楚,但部隊的歸屬卻含糊不清呢?當時那股部隊最缺基本的軍需物資呢?

其實據當地老人講這股不明身份的軍人,其實是當地的一小股八路軍,建國後關於這股軍隊歸屬已無法也沒人去考證,所以現在一般都描述一夥不明身份的軍人盜掘了崇陵。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光緒 的精彩文章:

光緒年間興化府城磚來自涵江塘頭
珍稀老照片:慈禧御用女畫家,光緒高清彩照,御膳房傳膳太監

TAG:光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