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2018全球主要商用飛機製造商新征程

2018全球主要商用飛機製造商新征程

原標題:2018全球主要商用飛機製造商新征程


隨著新一年的到來,全球主要商用飛機製造商也開始進入新一輪的競爭,首飛新機型、啟動新項目計劃、重新制定競爭策略、調整生產率……2018年,無論對老牌飛機製造商還是新進的競爭者們來說,都將是不尋常的一年。


波音公司:全面開花


2018年,波音公司不僅要進行一系列衍生機型和新機型的首飛和飛行試驗,把現有機型的產能提高到空前水平,還可能會啟動新中型客機(NMA)項目,因而這一年將成為波音有史以來最忙碌的一年。


啟動NMA項目


波音公司在2017巴黎航展期間表示,NMA項目將在2018年年底或2019年年初啟動,2020年開始設計,2021-2022年開始生產零部件,2023年開始總裝,2024年開始飛行試驗和取證,2025年投入商業運營。目前NMA項目已引起業內的高度關注,因為該項目很可能會是下一個10年內全球最大的全新的民機計劃,會牽動整個業內的方方面面。


據了解,最初NMA項目是作為波音757的一種後繼機來考慮,但現在已經完全演變成一種由複合材料機身和第五代複合材料機翼構成的更加靈活的新雙通道客機。相比最初的設想,現在的座級已涵蓋220~270座,航程加大到9620km,而飛機的尺寸仍與波音757相當,預計NMA的市場需求量將會超過4000架。總的來說,NMA項目能否推出從根本上要歸結為波音是否能以單通道的成本研製出雙通道的客機。最近波音公司還專門建立了NMA項目辦公室,並組建了由前波音787項目的副總裁兼總經理和前波音777X項目總工程師牽頭的領導小組,以進一步加快NMA項目的進展。


加快波音737MAX系列發展


2017年波音公司創造了交付763架的行業紀錄,其中737項目共交付529架(74架為737MAX系列),儲備訂單為4668架。2018年波音公司將進一步加快波音737MAX系列各機型的發展。


首先,波音737MAX 9將完成取證。該機是波音737MAX系列的第二個機型,最大載客量為220人,航程可達6500km,2017年3月7日正式下線,2017年4月13日首飛。波音計劃2018年採用兩架試驗飛機用9個月的時間完成取證試飛,同時第一批生產型的波音737MAX 9也將在2018年年初進入倫頓工廠的生產線,7個月以後第一架生產型飛機即可下線,計划到2018年年底前正式交付客戶。


其次,737MAX 7開始組裝,計劃2019年交付。737MAX 7是737-700的加長型,機身加長了1.93m,最多可搭載172名乘客,航程超過7100km。最初用於試驗的兩架737MAX 7已在2017年年底下線,隨後的幾個月第一架生產型的飛機也將完成下線。


再次,波音將在2018年底前完成737MAX 10的基礎設計工作。由於波音737MAX 9的訂單一直不盡如人意,只佔波音737MAX訂單總數的15%左右, 因此波音在2017年巴黎航展上宣布正式啟動737MAX 10項目。737MAX 10是MAX系列中最長和最後一個型號,它在737MAX 9機身長度的基礎上又加長了1.68m,最終達到43.6m,全經濟艙布局可容納230人。波音聲稱,與同級客機相比,該機的單座運營成本將降低5%,十分接近其競爭對手空客A321neo。波音737MAX 10的一個關鍵設計點是主起落架的改裝。雖然所有的波音737MAX機型都把前起落架加長了20cm,為直徑更大的Leap1B發動機提供了額外的離地間隙,但波音737MAX 10還需要把主起落架額外加長3cm,以確保機身有足夠的轉彎角度。


最後,波音關注的另一個焦點是如何提高737系列產品的產能。2017年737的產能由每月42架增加到47架,2018年計劃提高到每月52架,2019年進一步增加到57架。


波音767-300ER客機或將重返市場

2018年波音還要考慮是否重啟767-300ER的客用型,因為目前該型號全部是貨機和KC-46A軍用加油機。為了滿足主要航空公司(如美國聯合航空公司)的需求,波音將考慮讓767客機重返市場,作為NMA新機型在2020年推出之前過渡期航空公司的臨時選擇。


波音777-9將在年底下線



2018年,波音公司在雙通道飛機方面最值得關注的是777X系列飛機中的首款產品777-9能否按計划下線。用於試飛的波音777-9上的第一件機翼翼梁已於2017年10月開始生產,這標誌著該機很快將在2018年進入總裝。波音計劃生產6架波音777-9的機體,其中4架用于飛行試驗,另兩架分別用於靜態和疲勞試驗。首架777-9預計在2018年底完成下線,首飛預計在2019年2月左右,4架試驗飛機都計劃在2019年中期全部投入飛行試驗。波音公司稱,波音777-9投入服役後,將成為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雙發客機,能攜帶400名乘客,客艙和舷窗甚至比波音787更寬大,機身長度為76.7m,而翼展達71.8m。


波音777飛機的產能在2017年初已降到每月5架,隨著2019年777-9總裝的開始,777的產能將穩定在每月3.5架。即便是如此,波音已經賣出了2018年的全部產量和2019年90%的產量。


波音787-10將於年中交付



2018年,波音787產能將穩定在每月12架,到2019年會增加到每月14架。787系列中最大的787-10交付啟動用戶新加波航空公司將是2018年787系列的最大亮點。該機在2017年2月17日已經下線。雖然業內普遍認為2018年2月的新加坡航展將是波音宣布交付的一個好時機,但目前波音對此仍未表態,只承諾2018年上半年交付。


波音787系列中,最小的波音787-8主要用於遠程點對點的直航市場,787-9與波音787-8相比,機身加長了6m,增加了20%的座位數。而該系列中最大的波音787-10較波音787-9機身又加長了5.5m,載客量又增加了14%,兩級客艙的載客量達到了330座,航程可以覆蓋幾乎90%的寬體飛機航線。同時,與競爭機型相比,具有高達10%的燃油效率和排放優勢。


空客公司:以不變應萬變

面對波音的全面發力,2018空中客車(簡稱「空客」)將沉著應對,不僅一些新的寬體機型將交付使用,強化暢銷的窄體飛機,還將利用龐巴迪的C系列開拓新市場。2018年,空客公司在商業、工業、戰略和管理等各個方面都將極具挑戰。


更換銷售總監


近年來,空客公司飛機的銷售屢創佳績,但2017年空客的暢銷產品A320系列客機由於受發動機供應鏈問題的困擾,不敵波音的銷售業績。2017年6月的巴黎航展上波音公司一舉拿下了571架新客機(價值748億美元)的訂單,而空客公司僅拿下了326架飛機(價值397億美元)的訂單。儘管2017年11月的迪拜航展上,空客公司簽下了公司史上最大的商業訂單(價值接近500億美元),但2017年的總銷售業績還是與波音有一定的差距。在這關鍵時刻,空客公司突然宣布,67歲的現任銷售總監約翰·萊希由於身體原因將在2018年1月底退休,這就意味著2018年空客將步入 「後萊希時代」。這個被稱為航空銷售奇才的萊希,在空客工作33年期間,建立了一支高效、成功的銷售團隊,為公司共售出近1.6萬架飛機,使空客的銷售業績一步步追上了波音。同時,空客宣布繼任者為羅羅公司現任民用航空航天部門總裁埃里克·舒爾茨。目前空客公司內部和整個業內都在關注他能否儘快做出空客下一步的銷售戰略,並在2018年帶領整個銷售團隊取得令人信服的銷售業績。


A380希望重燃



空客公司目前最大的困擾是A380計劃的停滯不前。這款世界最大客機的昔日風光已不存在,除了阿聯酋航空公司還在關注外幾乎無人問津。2015年空客賣出去近30架,而2016年該機銷量為零,隨後空客公司被迫將產能降低至每月1架。


2017年巴黎航展開幕前夕空客推出了A380 Plus計劃,主要升級措施有:重新設計前艙樓梯、合併機組和乘務組休息室、取消上層客艙壁板儲物空間、採用全新的每排9座高端經濟艙及每排11座經濟艙座椅布局以及增加了大尺寸的翼梢小翼來提升飛機的升力,最終獲得節省4%燃油的效果。此外,A380Plus的客艙還將首次採用改進版的內飾,在經濟艙啟用新的 3-5-3 座位布局(從而增加 80個座位),最大起飛重量將提升到578t,而最大航程仍為15170km(與現有A380一致)。與此同時,空客還將對維護維修程序進行優化,定檢間隔時間將會更長,所需的工作時間也會減少。據悉,經過以上綜合改進後的A380 Plus的每座運營成本將比現有 A380 降低13%。


令人矚目的是,2018年1月18日阿聯酋航空公司宣布新訂購36架A380飛機,其中確認訂購20架,意向訂購16架,總價值達160億美元。這些飛機將從2020年開始交付。目前阿聯酋航空運營的A380飛機共有101架,另有41架等待交付,加上這次新訂購的飛機,總數將達178架,這將確保空客公司在未來至少10年內能繼續維持A380的生產。至於以前曾提出的為A380換裝遄達XWB發動機的A380neo升級計劃目前已經擱置, A380未來的發展只能寄希望於A380需求的回升。


A350-1000投入運營


在經過不到一年的飛行試驗後,A350-1000已於2017年11月獲得了歐洲航空安全局(EASA)和美國聯邦航空局(FAA)頒發的型號認證,並按計劃將在2018年初進入卡達航空公司服役。


A350-1000是A350XWB寬體飛機系列的最大成員,機長73.8m,翼展64m,最大航速945km/h,最遠航程14800km,在典型三級客艙布局下能載客350人。A350-1000和A350XWB擁有極高的通用性,二者95%的系統部件編號相同,而且擁有相同的型別等級。


空客表示近期A350系列沒有任何具有挑戰性的短期發展計劃,而真正的挑戰將來自生產。因為客艙供應商的延誤影響了2017年的生產進度(2017年共交付了78架飛機),目前部件交付和部件裝配進度都有了顯著改善,公司希望到2018年年底實現每月生產10架飛機的目標。


A330neo進展順利



通過換髮升級的A330neo於2014年推出,是A330系列飛機的最新一代成員,包括A330-800和A330-900兩種型號。該項目目前進展順利,按計劃這兩款機型都將在2018年首飛或交付使用。


A330neo系列是A350系列的完美補充,A330neo不僅能夠滿足市場對於業載和航程的不同需求,而且獨有的家族通用性還能夠確保用戶平穩、順利地同時運營這兩款飛機。A330neo繼承了現款A330系列飛機的成熟技術,借鑒了A350在複合材料、新型發動機和系統等方面的創新優勢,所以僅在宣布推出後的3天之內,便在2014年8月的范堡羅航展上獲得了121架訂單,訂單總價值332億美元。


A330-900於2017年10月19日首飛成功,預計在2018年年初完成試飛計劃,2018年年中獲得歐洲和美國的適航證,爭取在2018年第二季度交付啟動用戶葡萄牙航空公司。A330-800也已於2017年11月開始總裝,計劃於2018年中期首飛。


A320neo繼續領先


從2017年巴黎航展可以看出,受低成本航空和新興市場蓬勃發展的驅動,未來客機市場逐漸偏向單通道的窄體客機,如波音737、A320等,而雙通道寬體客機,如波音787、A350等的市場則逐漸趨於萎縮。波音在本屆航展上只獲得56架寬體客機的訂單(48架波音787-9、2架波音787-8、4架波音777-300ER和2架波音777貨機),而空客則只獲得20架寬體客機訂單(8架A330neo、2架A330-200和10架A350-900)。此外空客在2017年迪拜航展上拿下的單日500億美元的巨額訂單中,也都是清一色的窄體客機,包括273架A320neo和157架A321neo。因此業內預測,在全球航空市場需要新增的4萬多架飛機中,至少70%為單通道飛機。

A320系列一直是全球最暢銷的單通道窄體飛機,截至目前已經收到超過13000架訂單,其中7600架已被交付給全球約400家客戶。而空客公司於2010年宣布的換髮升級型A320neo系列(包括A319neo、A320neo和A321neo三種機型)繼續引領暢銷優勢,成為波音737MAX系列的最大競爭對手,目前的儲備訂單超過5000架,遠遠領先于波音737MAX。現在空客公司生產的近一半的單通道飛機都是A321neo,截至2017年10月底,該機型已經獲得了1481份確認訂單。但2017年底空客公司宣布,由於普惠公司的PW1100G發動機在使用初期出現了重大的可靠性問題而不得不延遲交付,致使空客原計劃在2017年年內交付的200架A320neo系列飛機的目標無法實現。最新的發動機改進試驗顯示,該問題已接近解決,預計2018年中後期開始交付使用。儘管如此,空客仍堅稱將從2019年年中起將單通道飛機的產能增加到每月60架,包括在德國漢堡工廠引入第4條總裝線。


鑒於波音可能啟動NMA項目,空客表示暫時不會啟動針對性的新機研製計劃。同時空客公司認為現在的A330neo和A321neo完全能應對波音公司NMA項目發起的市場挑戰。另一方面空客正在考慮繼續升級A321neo,包括進一步加長飛機機身,採用更新、更大的複合材料機翼和功率更大的發動機。


C系列無縫融合



2017年10月16日,空客和龐巴迪簽署了收購龐巴迪C系列飛機50.01%股權的協議,根據協議,雙方合作的實體公司(CSALP)將於2018年下半年開始正式運營,屆時龐巴迪公司100~150座級的C系列飛機將無縫連接到空客公司的以A320系列為代表的150座級以上的單通道飛機系列中,從而涵蓋從低端到中高端整個單通道飛機市場,並使原來涇渭分明的支線飛機市場和幹線飛機市場融為一個整體,這也是空客公司對波音NMA項目採取暫時等待的策略的原因之一。


此外,目前全球小型單通道飛機的市場正在呈現萎縮的趨勢,大多數航空公司都希望能有一種新的尺寸更大、座位數更多的單通道機型,而龐巴迪CS500機型正好是航空公司的一種理想選擇。未來該機的加入將進一步增強空客公司單通道飛機的產品陣容, 並會強烈衝擊到波音737系列中最暢銷的波音737MAX 8。


龐巴迪公司:持續的挑戰


龐巴迪C系列的研製可謂歷經磨難,2018年龐巴迪公司仍將面臨諸多挑戰。


2018龐巴迪最大的問題仍將是懸而未決的反傾銷案。波音公司於2017年4月向美國商務部(DOC)和國際貿易委員會(ITC)提交了針對C系列飛機進行反傾銷和反補貼稅的申訴,認為在2016年達美航空訂購的75架CS100系列飛機的交易中,龐巴迪利用政府補貼,以低於成本的價格傾銷飛機,損害了波音公司的利益,要求美國商務部向龐巴迪公司徵收高額的反補貼稅和反傾銷稅。該訴訟預計將在2018年2月進行最終裁決。如果裁決是肯定的,美國商務部將對進口C系列飛機徵收近300%的關稅。


隨著空客的加入,這一問題似乎有了解決辦法。儘管空客不會為其支付任何費用,但將為C系列飛機提供市場營銷力量、供應鏈影響力和全球支持網路。如果關稅生效,空客將在美國莫比爾阿拉巴馬州的A320總裝廠增設一條C系列飛機總裝線,並爭取能在2019年開始投入生產,這樣在美國組裝的C系列飛機就可以避免進口關稅。從另一方面來看,空客在C系列中的多數股份將使原合作夥伴的股份減少一半,龐巴迪僅持有31%,魁北克19%。龐巴迪表示,空客的銷售能力及免關稅進入美國市場預計將使該項目的價值翻一番,然而要彌補龐巴迪在C系列項目中投入的54億美元仍需要很長的時間。

另一方面,龐巴迪公司還要面臨巴西航空工業公司向世界貿易組織提出的加拿大聯邦和魁北克省政府對龐巴迪C系列非法補貼的申訴,這將是一個漫長的過程。


值得一提的是,由於普惠PW1500G發動機供應不足,2017年C系列飛機的交付數量被迫調整到20~22架,而無法達到2017年年初定下的30~35架的目標。但2018年龐巴迪仍打算按照之前所說的在2018年交付40~45架C系列飛機,並預計到2020年將產能提高到每年120架。之所以如此,是因為客戶的反饋增加了公司的信心。現在CS300在瑞士國際航空公司和波羅的海航空公司投入使用後口碑很好,大韓航空公司也接收了第一架CS300,埃及航空公司簽訂了12架CS300確認訂單和12架意向訂單的合同意向書,一家未透露的歐洲航空公司也確認訂購31架和意向訂購30架C系列飛機。


巴西航空工業公司:E2按計划進展


2018年,巴西航空工業公司將向斯堪的納維亞半島最大的支線航空公司暨E190-E2啟動用戶——威德羅航空公司交付E190-E2飛機,1月5日巴西航空工業公司已與威德羅航空公司簽署了一份航材共享項目協議,為即將交付的E2機隊提供服務。據了解E190-E2原計劃的2000飛行小時飛行試驗,目前已完成1700飛行小時。2017年年底還完成了氣動彈性飛行特性、自然結冰,靜力試驗以及地面試驗等測試,目前正在進行疲勞試驗。從目前的試驗結果來看,該項目一切進展良好,僅需要對飛機部分地方,如襟翼減阻能力進行一些細微調整。此外,首架E195-E2於2017年3月開始飛行試驗,2017年11月進行了第二次飛行。E195-E2的飛行試驗與E190-E2相銜接,在一定程度上將為後者取證起到輔助作用。E195-E2將在2019年推出。


E2的三個型號(E175-E2、E190-E2和E195-E2)根據不同的任務使命採用了三種不同的機翼設計。相較於E190-E2,E195-E2噴氣飛機的翼展增加了1.4m,達到了單通道噴氣飛機最大的展弦比,從而進一步提升燃油效率。


ATR公司:期待公司結構改革


2018年,渦輪螺旋槳飛機製造商ATR的目標是飛機產能穩定在80架左右。2017年底ATR推出了ATR72-600貨運型,全球最大的快遞運輸公司聯邦快遞與之簽訂了30架ATR72-600的確認訂單以及20架意向訂單。目前ATR正在推動空客和萊昂納多兩大股東將合資公司變為普通的公司結構,從而吸引更多的投資者。這一構想將是ATR不斷壯大的前提。


中國商飛公司:飛行試驗和新機研製並行



2018年對中國商飛來說,將是繁忙的一年。這一年C919飛機要經歷漫長的試飛階段,中俄聯合研製的CR929飛機項目要完成詳細設計。

C919集中飛行試驗


2017年兩架C919客機先後於5月和12月成功首飛,目前C919項目已進入全面試驗試飛階段。根據項目計劃,C919將投入6架試飛飛機進行試驗試飛,2架飛機用於地面試驗。目前首架原型機已轉移到航空工業試飛院,接下來雙方將展開後續試飛取證試驗合作。預計首架飛機將於2020年交付。


CR929完成詳細設計


由中國商飛與俄羅斯聯合航空製造集團共同研製的CR929是繼ARJ21支線客機、C919大型客機之後,我國正式研製的第3款噴氣式商用客機。C929大型客機計劃於2025-2027年投入運營,標準為雙通道客艙布局,基本型航程為12000km,座級為280座,主要競爭機型是波音787和空客A350 XWB。目前CR929項目已進入初步設計階段,計劃將在2018年底完成詳細設計。


日本三菱和UAC:期待飛行試驗進展順利


2017年1月,日本三菱飛機公司正式確認MRJ三菱支線客機項目將延期兩年,這是該項目自2008年推出以來的第5次延期。推遲後的計劃是到2020年中期將首架MRJ-90客機交付啟動用戶全日空航空公司,而原來時間節點是2018年中期。此次調整是由於飛機的某些系統和電氣配置需要修改,以滿足最新的認證要求。儘管項目又有變動,但三菱飛機公司仍將繼續使用當前的測試飛機配置進行飛行測試。2017年MRJ項目最為引人矚目的應是配裝的普惠PW1200G發動機在2017年5月31日獲得了美國聯邦航空局頒發的型號合格證。2018年,三菱公司將繼續開展MRJ飛行試驗。


與此同時,2018年俄羅斯聯合航空製造公司(UAC)的MC-21飛機項目也仍將繼續開展飛行試驗。目前MC-21-300飛機已開展了20次從伊爾庫茨克製造廠機場飛到莫斯科附近的茹科夫斯基機場的遠距離測試飛行。進行飛行試驗的MC-21飛機有6架,其中2架用於地面試驗。UAC計劃2019年中期完成1150飛行小時的飛行試驗並獲得適航證,2019年下半年投入運營。


其他圖表詳見《航空維修與工程》2018年1期

歡迎分享至朋友圈。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例如:文章轉載於「航空維修與工程」訂閱號,並附原文鏈接,謝謝合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航空維修與工程 的精彩文章:

老舊飛機改裝市場火熱

TAG:航空維修與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