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紫禁城中的十二金釵

紫禁城中的十二金釵

此《十二金釵圖冊》由清代畫家費丹旭繪。畫冊取材於清曹學芹名著《紅樓夢》,共十二幀:熙鳳踏雪、秦可卿太虛幻境、惜春作畫、妙玉品茶、巧姐避居劉姥姥、迎春理妝、李紈讀書、元春才選鳳藻宮、寶釵捕蝶、黛玉葬花、湘雲醉卧芍藥叢、探春遠嫁。絹本設色,每開縱20.3厘米,橫27.7厘米,現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

《熙鳳踏雪》

《紅樓夢》作為深具思想性、藝術性的經典小說,一經問世,備受社會各界的矚目並迅速成為各種藝術表現的題材。人物畫家們紛紛為小說繪製插圖、畫冊、畫頁等,著名的有王希廉本、聚珍堂本、翰苑樓本、點石齋石印本、雲聲雨樓石印本以及改琦創作的《紅樓夢圖詠》、《紅樓夢圖》、《紅樓夢臨本》等,一時推動了插圖藝術的發展。

《秦可卿太虛幻境》

費丹旭字子苕,號曉樓、偶翁、環渚生、三碑鄉人、長房後裔,晚號偶翁,烏程縣三碑鄉人。作為以擅繪仕女著稱的畫家,深受《紅樓夢》配圖之風的感染和啟發,他於二十五歲時便應人之邀繪有具民間風格的《紅樓夢人物圖》冊一本。

四十歲時,他又受蘭汀先生之請繪成此十二開圖冊,每開繪一人,行游于山石、樹木、房舍間。作者依據小說的描寫和自身對作品的理解描繪出不同人物的年齡、身份、行為特徵及其精神氣質,圖中人物雖未標識姓名,但可以通過畫面得以確認。

《惜春作畫》

如樹下持鋤葬花的女子,頗具「風露清愁」的氣質,她便是「孤標傲世」的林黛玉;醉卧芍藥花叢中的是史湘雲;衣著華飾、行於宮苑台階之上的是賈元春;臨窗而坐、展紙吮毫的是賈惜春;燈下托頤沉思的是秦可卿;執扇撲蝶的是為人謹慎的薛寶釵;端坐書几旁、體態虛弱的是妙玉;手扶柴門四下張顧的是巧姐等。

《妙玉品茶》

清秦祖永《桐陰論畫》言費丹旭「補景仕女,香艷中更饒妍雅之致,一樹一石,雖未能深入古法,而一種瀟洒之致頗極自然。」圖中以沒骨法繪製的點景山石、樹木,於簡潔明了中構築出特定的人物活動環境,有助於揭示人物內在的精神情感,同時令畫面飽滿並富有情趣。

《巧姐避居劉姥姥》

所繪人物為典型的晚清仕女畫形象,符合當時仕女畫的審美時尚,鴨蛋臉,柳葉眉,鼻若懸膽,口似櫻桃,並以朱紅點唇。這種美人畫式樣不僅為改琦、費丹旭等文人畫家積極表現,在天津楊柳青、山東濰縣、蘇州桃花塢的民間年畫里亦屢見不鮮。(圖中部分人物的面容、衣裙有斑駁的黑污色,這是因為作者所使用的白粉內含有金屬成份,在氧化作用下出現返鉛的結果。)

《迎春理妝》

《李紈讀書》

《元春才選鳳藻宮》

《寶釵捕蝶》

《黛玉葬花》

《湘雲醉卧芍藥叢》

《探春遠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正廣文化 的精彩文章:

修內遺來千年,紫口鐵足,紋如冰之裂

TAG:正廣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