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特朗普將公布選前被監控的證據 「通俄」調查大本營罕見發聲抗議

特朗普將公布選前被監控的證據 「通俄」調查大本營罕見發聲抗議

今天一翻美國新聞,看到的都是有關一個備忘錄的消息...

什麼情況?這份備忘錄究竟什麼來頭?還有人說這又是一起「水門事件」?

實際上,綜合美國媒體消息,29日,美國眾議院情報委員會通過投票,同意將有關「美國聯邦調查局FBI非法監聽特朗普團隊」的調查備忘錄公佈於世;特朗普也表示,將100%力挺文件公開事宜。

從那以後,國會內部吵翻天,民主黨人指責這份文件的內容遭到過「篡改」;特別是「當事人」FBI,直接炸毛,並罕見地公開反對調查文件的公開;而這份神秘的文件,實則劍指「通俄調查」大本營。這樁堪比「水門醜聞」的事件,可能會讓其辛苦積攢的「特朗普罪證」,成為泡影。

「努尼斯備忘錄」

這份僅4頁長的神秘調查文件,以眾議員情報委員會主席、同時也是這份文件主筆的眾議院議員——德文·努尼斯(Devin Nunes)——為名。裡面詳細記錄了 「FBI聽信黨派報告、而不是獨立調查」;「對特朗普團隊進行法外監聽」;「FBI聯同司法部,濫用《外國情報監視法案FISA》」等內容。

自去年3月開始調查FBI「非法監聽特朗普團隊」的議員努尼斯 圖自國會山

我們一項項來說。

首先是「FBI的調查立場」。「努尼斯備忘」錄中寫到的「黨派報告」,即觀察者網此前報道的「斯蒂爾卷宗(Steele Dossier)」。這份包含了特朗普「黃金浴」內幕的文檔,實則由希拉里競選團隊和民主黨全國委員會出資購買。FBI對於特朗普「通俄」的初期調查,在很大程度上借鑒了「斯蒂爾卷宗」的內容。若屬實,FBI將背負「有失公正」、「立場黨派化」的罪名

其次是「法外監聽」。有了所謂「斯蒂爾卷宗」,FBI執意啟動有關對特朗普競選團隊的調查。特別是對競選團隊外交政策顧問卡特·佩奇(Carter Page)的監聽,已被美國各路媒體證實確有其事。然而,這是美國《外國情報監視法案》明文禁止的——不允許對公民進行監聽。若備忘錄內容屬實,這是FBI「越界執法」的證據,「罪加一等」

卡特·佩奇得知文檔公開一事,在29日再次發聲,稱「我還在等FBI給我個交代」 圖自國會山

最後是「濫用職權」。憑FBI一己之力,是無法將《外國情報監視法案》解禁的。通過眾議院情報委員會的調查,發現整個申請搜查令(FISA Warrant)的過程,都是司法部副部長羅森斯坦和FBI前副局長麥凱布(Andrew McCabe)全程監管的。包括此後特朗普成功當選,有消息稱,FBI對其的監聽令還有意延長了一段時間,造成「間諜監聽主子」的荒謬局面。若搜查令的合法性是受到質疑的,那也是這兩位高官批准,可謂是「濫用職權」

麥凱佈於三天前(29日)離職,目前還不明確是否與這份備忘錄的內容有關 圖自POLITICO

說得簡單點,這份備忘錄,很可能會把調查團隊辛辛苦苦一手精心積攢的「特朗普通俄罪證」全部摔成粉碎:不論是調查的源頭、執法過程,都是漏洞百出。

尤其是這次被「點名」的司法部副部長羅森斯坦。就是他,在2017年5月17日,任命穆勒(這個此後特朗普的「眼中釘」)主管特別調查委員會;也就是他,在同年6月,差點被特朗普「炒魷魚」。

據紐約時報透露,白宮內部消息人士稱,特朗普對「通俄調查團隊」早已「深惡痛絕」,特別是對羅森斯坦,「特朗普不止一次覺得他很討厭」。本周橫空出世的「努尼斯備忘錄」,與其說是敲山震虎,不如說是一招「反將一軍」的妙棋,將矛頭直指調查團隊大本營。

羅森斯坦(左)聯合指派的穆勒(中),於去年10月底成功起訴特朗普的前競選主席馬納福特(右),成為「通俄」調查以來的最大成果

「反制失敗」,民主黨指責文件遭到篡改;FBI罕見發聲

至此,這份文件的勁爆程度不容忽視。聽聞此事的民主黨人慌忙「反制」。眾議院民主黨議員亞當·希夫(加利福尼亞州)在29日希望通過同樣的方式(提議對自己團隊的調查文件進行投票),稀釋「努尼斯備忘錄」的影響力。

據悉,在希夫的備忘錄中,民主黨人表示「有關外國情報監視法搜查令的申請、下發、延長過程合理合法,並無質疑。」

民主黨議員亞當·希夫 圖自POLITICO

結果失敗。同樣是投票,希夫的調查文件並沒有在眾議院內通過。對此,希夫表示:「這是共和黨的拖延戰術,有關『努尼斯備忘錄』的通過,是他們的政治策略,是為了抵消穆勒調查團的進程。」

但眾議院共和黨人則表示,對待希夫提交的文件審核,與「努尼斯備忘錄」過程一致,稱「並無私心」。

不料,31日晚間,希夫爆料,稱努尼斯的備忘錄在通過了國會內部的投票後,又被努尼斯本人拿去「修修改改」,才交給白宮,也就是說,「國會內通過的,和現放在特朗普桌上的,是兩個版本」。

希夫發推,稱已將「努尼斯篡改文件」一事上報 圖自推特

對此,此前一直一聲不響的努尼斯,終於公開表示,稱民主黨人不要因一些「語法修改」而變得敏感

另一方面,FBI罕見地通過一份「為署名的聲明」,指責其反對公開備忘錄的立場:「這份文件我們沒有來得及看仔細,委員會內部就自行決定將其公開。我們對(文件中)信息的準確性,以及公開後造成的影響力很擔憂。」

此外,彭博社稱,司法部副部長羅森斯坦,也通過媒體發聲,質疑這份文件的可靠性。

對於周一在國會內部通過的「努尼斯備忘錄」,特朗普將由5天的事件決定要不要將其公開。

儘管反對聲持續不斷,特朗普似乎抓到了這個「千載難逢」的機會,早就按耐不住心情,但因昨天一件大事——發表國情咨文——而拖延公開文件的日期。

對此,特朗普表示,「別擔心,我100%會公開的!」這話得到了白宮幕僚長凱里的證實,他在周三(31日)表示,努尼斯備忘錄的最終公開日「快到了」。

「通俄門」發展至此,早已成為特別調查檢察官穆勒,與白宮之間的「巔峰對決」。而本周有關這場對決的最新「戰情」,讓年前一度處於「風暴中心」的特朗普,似乎找到了翻身的機會...

特朗普和穆勒

有的讀者覺得可能會覺得這只是「FBI執法程序化的問題,沒什麼大不了」。實際上,正是「程序合法」,才是整個「通俄調查」得以反轉的核心。

正如有網友所述,「通俄調查」這麼久就抓了一個人,而且 FBI 越權還公開了部分竊聽資料,冒著泄密的可能性也要對特朗普造成一些影響,要知道立案時期的 FBI 經歷了 8 年的奧巴馬政府,奧巴馬和希拉里同屬民主黨陣營,「郵件門」時期奧巴馬又一直力挺希拉里。

此外,不光是濫用權利來搞政治鬥爭,民主黨方面偽造材料的時候很可能勾結了俄羅斯方面,叛國的帽子估計要反過來扣自己腦袋上

對於這次的「備忘錄事件」,前美國眾議院議員查菲茨說得好:「我對於民主黨醜態的思考不在於他們做了什麼來阻止特朗普當選,而是為什麼他們要不惜一切代價來做這些...這次事件只是個開始。

·end·

—如果喜歡,快分享給你的朋友們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旗揚時事 的精彩文章:

旗揚:台灣拒批春節加班機,台灣民怨衝天

TAG:旗揚時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