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展品賞析│踏春賞陶

展品賞析│踏春賞陶

邢窯

邢窯窯址主要分布於今邢台的內丘、臨城一帶,是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更是中國唐代著名窯場之一,以生產「似雪類銀」的白瓷而著稱於世,同時也是中國白瓷的發祥地。

兔鎮─卧兔形鎮紙,通體施白釉,兔身圓潤豐滿,靈動可愛,姿態似蓄勢待發

邢窯早期以燒制青瓷為主,隋代已能燒制薄如紙、白如雪、質如玉的精細透光白瓷,將我國制瓷技術推向了新的高峰。唐代,邢窯白瓷種類豐富,胎質堅細,釉面光潔,造型莊重大方,裝飾紋樣豐富。邢瓷從瓷質上分成三個品種:粗白瓷、細白瓷和透影細白瓷。其中透影細白瓷工藝最為精良,彌足珍貴。

餘韻

器型頸長,通體施茶綠釉,製作規整,給人以典雅端莊,餘韻悠長之感

翰林罐

傳統翰林罐,古樸中顯華貴,線條簡潔大方,形體富態,比例勻稱

唐後期,由於制瓷原料匱乏和社會動蕩等原因,邢窯逐漸衰落,直至被定窯所取代。然邢窯白瓷對後代彩繪瓷器影響深遠。邢窯白瓷的出現打破了青瓷獨尊的局面,與浙江越窯並駕齊驅,形成了唐代陶瓷「南青北白」的發展格局。其精湛的工藝和優良的品質令人嘆為觀止,為後世各種彩瓷的出現奠定了基礎。

刻花扁壺

造型為扁體直身,下部豐滿,兩側肩部各有一系,壺身印有花卉,邊緣伴有珍珠串裝飾

單杯

口沿圓潤微微外撇,杯體飾一道弦紋, 杯底呈玉璧狀,釉色細膩光潔,素雅優美

張志忠

1963年出生,河北邢台人

河北省陶瓷藝術大師,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邢窯陶瓷燒制技藝),邢台學院客座教授,邢台市邢窯研究所所長。

被中國陶瓷工業協會授予「中國歷史名窯恢復與發展貢獻獎」。至今共獲國家級省級陶瓷大賽獎項三十有餘,另外有多件作品被中國工藝美術館、北京藝術博物館等機構收藏。

張志忠的作品氣韻生動,莊重大方,風格獨特,代表了邢窯傳承技術的最高水平,他也被業內譽為「邢窯研究恢復第一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佛光山佛陀紀念館 的精彩文章:

TAG:佛光山佛陀紀念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