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人工智慧寫詩,你怎麼看?

人工智慧寫詩,你怎麼看?

人工智慧寫詩沒想像的這麼難

首先無論是人工智慧寫詩還是寫小說,都是文學創作,不過我認為,人工智慧寫詩並沒有想像的這麼難。

因為詩歌還是比較有規律可遵循的,特別是中國的五言七言詩,都是非常工整而且分別都是對齊的,如:

登鸛雀樓

唐代:王之渙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這樣一種有很大規律可循的文學創作,對於人工智慧來說是最在行的,因為目前有監督學習就是一種在有很大規律性的情況下進行學習的,如人臉識別,就很有規律可遵循,所有才發展的這麼好。

不過你可能對我持有這種觀點表示不服,因為你可能會挑戰我說:「既然你說這麼容易,那麼你來寫一首古詩試試看!」

好吧,如果你真這麼問,那麼我肯定認輸。

為什麼?

因為人工智慧它可以藉助計算蠻力,不間斷的大量的進行這種詩歌的學習,可以說無論如何我都是學不過它的,我花一個晚上可能才能被100首唐詩,但人工智慧可能只需要一個小時就完成了,所有我認輸。

因此,人工智慧寫詩,一點都不驚奇,反而某個人突然說他決定要寫詩了,你反而覺得他是不是有病。

但人工智慧寫小說卻比你想像的要難多了

為什麼?因為寫小說涉及的方面太多了,首先一本小說有構思,有結構,有非常多的人物,甚至還有打鬥場景如果是「天龍八部」這樣的小說,這需要無盡的想像力和創作力才能完成。

相反,如果人工智慧叫囂著要寫小說,我會嘲笑它。

但如果某個人突然說要寫小說,我會鼓勵他,因為任何人的經歷都可以寫出來,當成一個故事一樣來寫,而且有構思,有結構,有各種人物,各種人物關係等等。

不過說了這麼多,我們還是來看看人工智慧寫小說到底進行的怎麼樣了:

斯坦福大學的計算機博士Andrej Kapathy使用了一種「字母為基礎的語言模型」來訓練RNN(遞歸神經網路)。簡單的說,就是通過讓演算法不斷閱讀大量文字,讓RNN自己最終能夠逐漸寫出流暢通順的文字。

他首先用了托爾斯泰的小說「戰爭與和平」來進行訓練,每一百個回合檢查RNN的學習效果,如何檢查,就是讓RNN輸出一段自己創作的文字。

直到第2000個回合,才寫出算是正常的且相對複雜的語句:"Why do what that day,",replied Natasha, and wishing to himself the face the princess, Princess Mary was easier.

說到人工智慧,深度學習,沒有谷歌好像就缺少了什麼,這不,在2016年5月,來自谷歌的AI實驗室報道,研究者用兩千八百六十五部英文言情小說培訓機器,讓機器學習言情小說的敘事和用詞風格。

訓練完成後,AI輸出了如下文字(有代表性的):「Her blouse sprang apart. He was assaulted with the sight of lots of pale creamy flesh bursting out of a hot pink bra」, 中文意思我就不翻譯了,看了會讓人臉紅。

大家可以看看,谷歌用了2865部英文言情小說來培訓機器,但也就能寫出這樣看起來還不錯的句子,這離能夠寫小說還遠著呢。

越來越少的公眾號還在堅持原創

「聞西說科技」就是其中之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聞西說科技 的精彩文章:

深度學習是如何引爆人工智慧的——深度學習教父的傳奇故事

TAG:聞西說科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