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今日立春,養生習俗全攻略,太珍貴了!值得收藏

今日立春,養生習俗全攻略,太珍貴了!值得收藏

盼望著,盼望著,東風來了,春天的腳步近了……

《立春》

泥牛鞭散六街塵,

生菜挑來葉葉春。

從此雪消風自軟,

梅花合讓柳條新。

——宋·王鎡

盼望著,盼望著,東風來了,春天的腳步近了……

今天,2月4日05:28:25時,將迎來「立春」節氣。

這是冬的結束,也是春的起始。立春後,天氣轉暖,萬物復甦,一切都充滿了勃勃生機。

立春是冬春之交的標誌,此時稱為「開天門」,就是說氣候由陰出陽(立春到春分之間),天漸溫,寒漸退,晝漸長,夜漸短,氣候逐漸由寒轉溫,大地由閉藏逐漸開始生髮,人體也逐漸由冬藏轉入春生,養生也要由「秋冬養陰」過渡到「春夏養陽」

春爭日,一年大事不宜遲。

養生時,一年健康少生病!

立春的習俗

立春是漢族民間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每到這一天,民間會有許多風俗活動。

迎春

迎春是立春的重要活動,事先必須做好準備,進行預演,俗稱演春。然後,才能正式迎春,目的是把春天和句(gōu)芒神接回來。

祭祖

在許多地區,立春要祭祀祖先。如廣東《新安縣誌》載:「民間以是日有事於祖祠。」立春時供奉祖先的食品也較特殊。河南《汝陽縣誌》載:「設春宴,啖春餅,薦卜、梨。」

咬春

立春時還有自己的食品,主要是春餅、蘿蔔、五辛盤(用蔥、蒜、椒、姜、芥五種辛辣食物調和而成)等,在南方則流行吃春卷。吃春卷講究將菜包起來,從頭吃到尾,叫「有頭有尾」,取吉利的意思。

踏春

立春後,人們在春暖花開的日子裡,喜歡外出遊春,俗稱出城探春、踏春,這也是春遊的主要形式。

打春

打春,又叫「鞭春牛」,起源較早,盛行於唐宋兩代,尤其是宋仁宗頒布《土牛經》後,鞭土牛風俗傳播更廣了。民間要把土牛打碎,人們爭搶春牛土,謂之搶春,以搶得牛頭為吉利。

立春養生指南

飲食:

1、少吃補品和食鹽

人生於自然,應順應自然規律。立春的這段時間裡,不論是食補還是葯補,進補量都要逐漸減少,以便逐漸適應即將到來的春季舒暢、升發、條達的季節特點。

與此同時,減少食鹽攝入量也很關鍵,因為鹹味入腎,吃鹽過量易傷腎氣,不利於保養陽氣。

2、少吃酸多吃辛

春季陽氣初生,飲食的調養除了注意升發陽氣,還要投臟腑所好,應適當吃些辛甘發散之品,不宜吃酸收之味。因為酸味入肝,具有收斂之性,不利於陽氣的生髮和肝氣的疏泄。

在蔬菜方面,湖南省名老中醫熊繼柏弟子、湖南中醫藥大學博士謝雪嬌,推薦大家多吃韭菜、芹菜,能清腸排毒。

在肉類上,春天是養肝的季節,而中醫認為以臟補臟,因此可以吃點豬肝、羊肝。但一定要少辛辣,因為辛辣會助陽外泄。

3、立春養生食譜

韭菜蝦皮炒雞蛋

食材:韭菜一把洗凈、雞蛋2-3個、蝦皮適量。

做法:韭菜切小段,雞蛋破殼後打勻。炒鍋上火,植物油燒溫熱後,放入蝦皮煸炒至香。然後倒入打勻的雞蛋,待雞蛋炒得稍有固定形狀後將韭菜倒入。煸炒一陣後加鹽,薑末、味精,再翻炒一陣即可。

功效:韭菜辛溫發散,有助於人體陽氣生髮、舒暢,雞蛋養血,這道菜能滋肝養血,生髮陽氣,適合立春食用。

起居:

1、早起早睡以養肝

立春過後,自然界生機勃勃,萬物欣欣向榮,此時人們應順應時節,早睡早起,規律起居。晚上11點前上床,早上8點前起床。

2、穿衣要下厚上薄

老話說「春捂秋凍不生雜病」。立春氣溫還未轉暖,不宜過早減掉冬衣。尤其是中老年朋友,尤其要謹慎。如果過早減掉冬衣,一旦氣溫下降,就難以適應,會使身體抵抗力下降。

GIF

3、每天要梳頭百下

立春養生,可每天梳頭百下,這是很好的養生保健方法。俗話說:「春三月,每朝梳頭一二百下」。春天毛孔逐漸舒展,代謝旺盛,生長迅速,春天梳頭正符合這一春季養生的要求。

4、多做舒展運動

立春應適量多做舒展運動,最簡單的就是伸懶腰。冬天氣血循環緩慢,經常伸懶腰,可以促進身體氣血運行、推陳納新。需注意的是,伸懶腰時,要使身體盡量舒展,四肢伸直,全身肌肉都要用力。

等到天氣更暖和些,就可以增加一些戶外運動,去接觸大自然,如打打乒乓球,經常去放放風箏,既能防止視力衰老,緩解頸椎病,還能放飛心情。

防病:

立春後也是疾病多發的季節,此時應防止舊病複發

春天的多發病包括肺炎、肝炎、麻疹、腮腺炎、過敏性哮喘等,對於有肝炎、過敏性哮喘、心腦血管等疾病的患者,此時要特別注意調養預防。

慢性氣管炎、支氣管炎也易在春季發作,宜多吃具有祛痰、健脾、補腎、養肺的食物,如枇杷、橘子、梨、核桃、蜂蜜等,有助於減輕癥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老年文摘 的精彩文章:

大寒至,我的問候不能少,清晨送給你我最真摯的問候,請查收!

TAG:老年文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