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值得一看,小兒貧血的病因和預防!

值得一看,小兒貧血的病因和預防!

一、貧血病因

我們把孩子貧血的病因大致分為三大類

1紅細胞生成減少

(1)造血的原料不足

這類疾病最常見的就是家長們最熟悉的營養性缺鐵性貧血:它好發年齡是6個月到2歲的孩子,

因為這個階段的孩子生長發育處於快速時期,同時這部分孩子普遍存在肉類進食偏少、輔食中含鐵量偏少等因素。

其他還有因為缺乏維生素B12、葉酸引起的營養性巨幼紅細胞性貧血。

這類造血原料不足的疾病經過祛除病因、補充原料等綜合治療後,都能很快好轉直至痊癒。

(2)造血功能障礙

這類病因的代表疾病就是再生障礙性貧血,它的發病原因是因為骨髓衰竭導致產生血細胞的能力下降,

它影響的不僅是血紅蛋白,白細胞、血小板這幾個指標也都會低於正常值,

因此孩子除了有臉色不好、乏力、懶動等貧血表現外,還會出現發熱、出血等表現。

這類疾病對於補充造血原料的方法是無效的,得根據病因採取免疫抑制治療或骨髓移植等方式。

還有一大類疾病就是惡性腫瘤,當惡性腫瘤如急性白 血病、神經母細胞瘤侵犯骨髓時也會導致骨髓造血低下,引起貧血。

這類疾病對於補充造血原料的方法也是無效的,在儘早明確病因後就應該採取化療等方式進行治療了。

2紅細胞破壞增多

這類病因的代表疾病是溶血性貧血。如果孩子除了臉色不好,尿色變得深黃,肝脾增大,就需要考慮溶血性貧血了。

帶孩子就診於小兒血液科,只要醫生懷疑這類疾病,進行相關的化驗檢查,然後確診、治療也並不困難。

3紅細胞丟失過多

任何出血,包括急性外傷以及慢性失血,都會導致貧血。

有些孩子家長可能會覺得孩子並沒有明顯的出血,但是如果孩子經常有慢性腹痛、痔瘡、慢性咳嗽、咯血痰、經常流鼻血等,還需警惕從胃腸道、肺部、鼻子等部位的慢性失血。

有些青春期女孩,如果月經量過多,也會導致貧血。

經過去除這些失血性因素後貧血也能得到糾正。

當我們認識到這些引起貧血的不同病因後,就會對孩子的貧血引起重視,一定要及時到小兒血液科醫生那裡就診,儘早明確病因後進行針對性治療,就能讓孩子儘快恢復健康了。

二、吃什麼來預防貧血

動物肝臟:肝臟富含各種營養素,是預防缺鐵性貧血的首選食品。肝臟可加工成各種形式的兒童食品,如肝泥就便於嬰兒食用。

各種瘦肉:雖然瘦肉里含鐵量不太高,但鐵的利用率卻與豬肝差不多,而且購買、加工容易,小孩也喜歡吃。

雞蛋黃:每100克雞蛋黃含鐵7毫克,儘管鐵吸收率只有3%,但雞蛋原料易得,食用保存方便,而且還富含其他營養素,所以不失為一種較好的補鐵食品。

動物血液:豬血、雞血、鴨血等動物血液里鐵的利用率為12%,對於預防兒童缺鐵性貧血,倒是一種價廉方便的食品。

黃豆及其製品:每100克的黃豆及黃豆粉中含鐵11毫克,人體吸收率為7%,遠較米、面中的鐵吸收率高。

芝麻醬:芝麻醬富含各種營養素,是一種極好的嬰幼兒營養食品。每100克芝麻醬含鐵58毫克,同時還含有豐富的鈣、磷、蛋白質和脂肪。

綠葉蔬菜:雖然植物性食品中鐵的吸收率不高,但蔬菜也是補充鐵的一個來源。

木耳和蘑菇:鐵的含量很高,尤其是木耳,自古以來,人們就把它作為補血佳品,此外海帶、紫菜等水產品也是較好的預防和治療兒童缺鐵性貧血的食品。

註:所有圖片來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貧血 的精彩文章:

寶寶也會貧血?是不是應該給寶寶補補鐵了
貧血的8個癥狀 日常飲食注意幾點

TAG:貧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