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2018年1月推薦書單

2018年1月推薦書單

(美)包弼德《斯文》(江蘇人民出版社):海外宋史研究最經典的論著之一,承繼內藤湖南提出的唐宋變革論的視角,從思想文化轉型與社會變遷之間的互動入手,詳細考察宋代大轉型的豐富內涵,以嚴謹紮實的史料文本細讀和舉重若輕的大歷史視野,對內藤湖南的理論給予了豐富、糾正與充實,集文化史、思想史、社會史、政治史於一體,蔚為可觀。個人認為,本書在宋史研究和中國思想史研究方面的重要性,可能要在余英時先生的《朱熹的歷史世界》之上,能跟劉子健先生的《中國轉向內在》相娉美。此次修訂再版,對之前的一些細節錯誤予以糾正,還特地收入了作者包弼德一篇詳述唐宋轉型的重要論文,非常值得關注。

胡鴻《能夏則大與漸慕華風》(北師大出版社):青年歷史學者胡鴻老師的博士論文,以秦漢魏晉史為分析對象,詳細探討作為政治觀念的「華夏」的孕育發展歷程,和作為政治實體的「華夏」不斷擴大其所涉地域與民眾範圍的過程,後者即所謂「華夏化」。在作者看來,「華夏化」的關鍵,在於對蠻夷之地的官僚化和編戶齊民化的政治行動,而非先前學界通常認為的文化性過程。人類學、民族學和政治學的理論與方法交織,讓這本史學著作更添厚度。而對於常見史料的全新視角分析,也體現出作者不俗的學術原創能力。讓人印象深刻的一本佳作。

項飈《跨越邊界的社區》(三聯書店):儘管是成書於將近二十年前的作品,但是這本書的田野調查之細緻,材料組織之豐富,和分析論述之深入,在國內的社會學、人類學學術論著當中,絕對是出類拔萃、而且極其罕見的,直到今天,關於「浙江村」的眾多研究文獻當中,本書仍然可謂毫無爭議地位居翹楚的位置。美國華人學者張儷的那本《城市裡的陌生人》已經堪稱優秀,但跟這本書相比的話,就多少有些視角新穎,而深度有所不足了。

德里克《後革命時代的中國》(世紀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從構建主體發展模式和學術體系的角度,暢談身處後革命和全球化時代的中國的文化和學術建設,在保有濃厚理論色彩的基礎上,行文極其生動流暢,對於人文社科學術中國化、本土化的建議與反思,對於儒學復興和國學熱潮的批判,以及對於真正意義上的中國模式的思考,都讓人印象深刻,擊節而贊。以這樣一本書,結束自己長達半個多世紀的中國研究生涯,這位青年學子眼中的德老,堪稱死得其所。

秦家懿《王陽明》(三聯書店):秦家懿先生的這本小書,將陽明學的豐富內涵與王陽明的個人生平經歷結合起來講述,立論公允,論述清晰。從陽明學的產生背景到其與程朱理學的不同,再到對陽明學的評價及其對後世的影響,本書均有精彩介紹和論述。儘管市面上關於王陽明的書,可謂汗牛充棟,但個人認為,這本書仍然是系統了解王陽明思想的最佳入門讀物。

(德)費徹爾《馬克思》(北師大出版社):儘管只是一本不到十萬字的小書,但本書的含金量相當之高,在西方馬克思主義研究領域的位置不可小視。這本書主要梳理了馬克思在生命歷程的各個階段的主要思想,無論是講述其生平經歷、主要活動和代表性作品,其核心都是闡述這些言行背後,他觀點與思想的發展脈絡。作者並沒有對馬克思產生頂禮膜拜式的仰視態度,而是從學理角度,對其思想展開客觀而公允的評述。由於本書側重於馬克思的思想解讀,它完全可以作為進入馬克思諸多原著閱讀的入門性手冊。

於建嶸《岳村政治》(商務印書館):微博大V於建嶸先生的博士論文,立足於一個典型村的田野調查資料,探討分析20世紀中國鄉村社會的結構變遷與政治轉型進程。作者在詳細剖析作為典型村的岳村政治的同時,時時刻刻不忘將其與整個鄉鎮、縣域和區域的政治生態進行聯繫和比較分析,真正做到了點面結合。此外,還搜集了國內外大量關於政治社會學、政治人類學、農村社會學的研究文獻,在系統梳理文獻的基礎上,結合自己的田野調查狀況,展開比較、辨析和綜合,考慮到本書的成書日期(2001年),這點著實難能可貴。正文之後所附的詳細調查實錄,將自己的實地調查狀況毫不掩飾地公開分享,對於田野調查的研究者和後學者來說,很有參考價值。儘管在田野資料跟宏觀面上分析的結合方面,還存在一些邏輯不夠清晰的地方,部分章節的分析也略顯粗糙和大而化之,但這樣一本論著,仍然值得推薦。

張建偉《阿Q之死的標本意義》(法律出版社):清華學者張建偉先生的隨筆集,從專業法學的學術角度,探析《聊齋》《水滸傳》《西遊記》《紅樓夢》《阿Q正傳》等中國經典文學作品裡的豐富法律世界。作者的點評分析,並沒有簡單用現代法學的理論和觀點,去生硬苛責傳統中國的法律體制,而是立足於當時中國政治、文化和社會氛圍的特點,在儘可能還原原本語境的情況下,探究傳統中國法律世界的特點與弊病。字裡行間,作者的法學功力、文學功底和對中國傳統歷史文化的熟悉清晰可見。基於這些優點,本書算得上是一本難得的通識類法律人文讀物。

趙汀陽《惠此中國》(中信出版社):趙汀陽老師的這本小書,儘管只有不到十萬字,但他卻試圖在如此有限的篇幅之內,構建起一整套解釋中國幾千年歷史文化變遷的哲學體系。而從全書的框架和具體論述來看,這套以漩渦模式命名的概念體系,儘管在作為論據的具體史實細節上存在部分錯漏與瑕疵,但的確能自圓其說地解釋中國不斷生長與拓展的奧秘。從本書廣泛徵引的歷史學、文化學、政治學等各個領域的論著來看,我們理應對在學科專門化、細分化的時代里,仍然試圖構建和敘寫宏大和全景式理論的行為,表示敬意。

衛春回《張謇評傳》(南京大學出版社):南大社的中國思想家評傳叢書之一,分生平和思想兩篇,細緻梳理中國近現代史上的重要人物張謇先生的主要生平和思想貢獻,是詳細了解張謇先生的一本指南性讀物。儘管其以時間為線的生平介紹和以學科門類區分的思想論述,多少顯得各部分平均用力,重點不夠突出,但作者為撰寫本書所搜集的史料和文獻相當詳盡完整,因而直到今天,本書仍然有相當高的參考價值。

(本書單所收書目,全部來自蓑翁在一月份讀過,並且評星在四星或以上的思想社科類書籍,點評僅代表個人觀點,供書友們參考。)

如果對本文感興趣,歡迎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這裡是:蓑翁論書,微信號:wengonbooks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蓑翁論書 的精彩文章:

TAG:蓑翁論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