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Elon Musk 成功送特斯拉跑車到火星,順便開啟了人類航天新未來

Elon Musk 成功送特斯拉跑車到火星,順便開啟了人類航天新未來

原標題:Elon Musk 成功送特斯拉跑車到火星,順便開啟了人類航天新未來

儘管在發射之前飽受專家質疑,就連 Elon Musk 自己也說只要火箭別炸在發射架上,就算是成功了。但獵鷹重型火箭依然發射成功了。

這無疑是今天科技圈最大的新聞,因為對於美國航天業來說,獵鷹重型火箭的成功發射意味著在太空梭退役後,美國人又一次有了將宇航員帶入太空的能力,無需再依賴俄羅斯飛船。而另一方面,作為目前世界上運載能力最強的火箭,獵鷹重型火箭的運載能力是目前最大火箭的兩倍,它的成功發射意味著人類探索太空的一個新開端。

為什麼 Elon Musk 的重型火箭如此重要?

在了解獵鷹重型火箭之前,有必要知道些相當重要的背景知識。

1969 年 4 月在耗資巨大的「阿波羅登月計劃」行將結束之際,沉溺在太空探索激情中的 NASA 認為需要建設一種可重複使用的航天運載工具。1972 年 1 月「太空梭」設計方案誕生了。

密集的太空探測項目讓NASA覺得不夠經濟,因為用火箭發射載人航天器需要的是巨大火箭,並且都是一次性的不可回收重複利用。出於對經費的考慮製造一種新的航天器成為時代的新要求。當時NASA為說服美國當局發展太空梭,表示太空梭擁有很多優點,除可以多次往返重複使用外,還能送7人外加將近30噸貨物進入太空,在返回時可把14.5噸的有效載荷從軌道上運回。

於是從 1981 年到 2011 年,太空梭在 30 年的服役時間裡為太空探索增加了動力,但也暴露了相當多的問題,成為了最讓人類難以割捨的雞肋。

美國政府在奧巴馬上台之後叫停了新的登月計劃,開始將太空探索的目光投向火星,對於服務於近地軌道的太空梭來說已經沒用武之地。與此同時太空梭投入使用後並未達到原先預想的目的。

太空梭的事故率非常高,美國的5架太空梭中,有2架在執行任務時候發生了爆炸、解體,有14位宇航員為此喪命。5 架太空梭,每架研發費用20億美元,總共發射一百多次,每飛行一次費用高達5億美元,返回後還要進行大量費時費力的檢修,這讓美航天局的財政不堪重負。

有數據顯示從1985年到1988年10月間,太空梭的發射價格增加了85%,即每次發射費用飆升到9000萬美元。這筆花費完全違背了NASA最初設計太空梭的預算。按照計劃美國的太空梭壽命最多為20年,每架應飛行100次。而截至到今天,5架太空梭加起來飛行了才132次,其中2架在飛行中爆炸,2架已嚴重超期限服役。

後來奧巴馬政府宣布了新的航天計劃,提出砍掉由前任總統布希推出的旨在重返月球的「星座計劃」,將深空探測推進到新的領域:載人飛往小行星繼而登陸火星。而美國政府也表示在太空梭退役後,將鼓勵各類私人公司建造和發射多種航天器。美國宇航局甚至有意租用私人飛船將宇航員送入太空(國際空間站),以便節約經費,開展更為「尖端」的外太空探索活動。

這時,Elon Musk 和他的航天夢想就顯露了出來。

獵鷹重型火箭厲害在哪兒?

2011 年 4 月份,Elon Musk 對外公布了獵鷹重型火箭的研發意圖,要知道,在那個時間節點,Elon Musk 還沒能在矽谷封神,特斯拉還是個僅發布過一輛改裝純電動蓮花跑車的「PPT 造車公司」。重型獵鷹的構想在當年看上去就像是痴人說夢,直到今天這輛載著特斯拉跑車的重型獵鷹成功發射,才算是正式證明了 SpaceX 在航天業中的絕對技術實力以及極具前景的未來。

Falcon Heavy 可以看作獵鷹9號的套裝版,將兩枚一級火箭固定到一枚可捆綁的獵鷹9號火箭上,三枚一級火箭共計27台以煤油為燃料的梅林發動機(Merlin 1D),可提供510萬磅的推力。火箭發射時產生的推力超過 225 萬公斤,大約相當於18架波音 747 飛機產生的推力總和,能把 6.35 萬公斤的貨物送入軌道。

而這第一次試飛,可以說是相當浪漫且充滿象徵意義,因為 Elon Musk 說:通常新火箭在試飛時使用的都是混凝土或者鐵塊做成的模擬負載,那樣做似乎非常無聊!因此我們決定發送一些不尋常的東西上太空,找找感覺!

於是 Elon Musk 的小目標就是用將近 1 億美元的發射成本,送一輛目前價值將近 100 萬人民幣的特斯拉 Roadster 跑車上火星軌道。而隨著這次發射成功,Elon Musk 這輛循環播放大衛·鮑威(DavidBowie)的經典歌曲《太空怪人》(Space Oddity)的特斯拉,將會成為太空中的第一輛跑車,永恆停留在浩瀚星空中。

今天的高光時刻顯然是 SpaceX 卧薪嘗膽多年換來的。這家私人公司從成立至今體會了太多的失敗和外界的冷嘲熱諷,成長為了目前發射能力最強的私人航空公司,也成為了美國航天業的未來。

大約十年之前,SpaceX 公司首款產品「獵鷹 1 號」火箭在歷經了 3 次失敗之後發射成功成功將載荷送入預定軌道。獵鷹 9 號成為了目前整個公司最受 NASA 歡迎的產品,承擔為空間站運送補給的任務。在最近的 2017 年,SpaceX 總共完成了 18 次的發射,約佔全球發射總量的五分之一,比肩中國全年的發射總數。

重型獵鷹厲害的地方在於,它遠比政府或其它民營公司製造的火箭便宜,每次發射只需大約一億美元。航天總署、軍方、其它國家政府和人造衛星製造商都將成為 Elon Musk 的潛在客戶。更重要的,重型獵鷹將成為spacex公司火星殖民的很大一部分,將在計劃前期向火星發射大量物資,包括第一艘登陸火星的實驗紅龍·。如果計劃不變,2018年重型獵鷹就要將紅龍發射至火星實驗。

根據 SpaceX 現有的產能,Musk 表示獵鷹重型可以在每3 到 6個月之內完成一次發射。「不管需求是什麼,我們都能滿足。」 如果真的如 Elon Musk 所言,SpaceX 的效率已經可以超過全球其他所有的火箭研製公司了。

並且對於 SpaceX 而言,重型獵鷹的成功發射其實為 SpaceX 製造更強大火箭提供了可能性。Elon Musk 稱之為 BFR,翻譯過來就是 Big Falcon Rocket。簡單的說,BFR 的設計原型是一個可重複使用的一級助推器加上一個重複使用的頂部飛船。這套方案將令 BFR 比重型獵鷹擁有更大推力的前提下具備更低的成本。更重要的是,其發射的周轉時間將實現以小時計算而不是以天來衡量。

最後是一點小插曲,儘管在整個兩個助推器已經回收成功,回到了地面上,但是在直播時候好像 SpaceX 說 center core  沒有回收成功。當然,這並不影響整個發射,Elon Musk 的特斯拉 Roadster 正在飛向火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鳳凰數碼 的精彩文章:

三星兵敗中國還能笑傲印度市場?事實是慘遭雷軍的小米狠狠打臉!
剛發布23天就降價200元,全新諾基亞6這是要開始甩賣?

TAG:鳳凰數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