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皮膚科常用中藥】清熱葯——大黃

【皮膚科常用中藥】清熱葯——大黃

歷代文獻中用於皮膚病治療和皮膚保健的中藥有2000餘種。具有清泄里熱作用的藥物,稱為清熱葯。今天我們來介紹皮膚科常用的清熱葯——大黃。

大 黃

藥材來源】蓼科植物掌葉、唐古特大黃或藥用大黃的乾燥根及根莖。

性味歸經苦,寒。歸脾、胃、大腸、肝、心經。

功效瀉下攻積,清熱瀉火,涼血解毒,活血化瘀。

【現代藥理研究】

藥理作用:

(1)有延緩衰老作用;有明顯的抗氧化作用。

(2)具強壯作用。有潤澤毛髮作用,喂生大黃水浸劑鼠的毛色比對照組潤澤、發亮、伏貼、整齊。

(3)所含沒食子酸在波長很寬的範圍內能強烈吸收紫外線。大黃素體外試驗可抑制酪氨酸酶活性,可抑制多巴色素的形成。

(4)有瀉下作用,但不妨礙小腸對營養物質的吸收。對多數革蘭氏陽性細菌和某些革蘭氏陰性細菌及常見的致病性皮膚真菌均有抑制作用。

(5)有抗炎作用。

(6)解熱降溫作用。

(7)抗腫瘤作用。

(8)有止血作用和活血化瘀作用。

(9)增強機體免疫能力。

(10)對膽汁及胰液的分泌有輕度促進作用。

(11)有輕度利尿作用。

(12)具雌激素樣作用。

(13)能降低血清膽固醇水平,生、熟大黃均具明顯的減肥作用。

【臨床應用】熱毒癰腫,瘡瘍,丹毒,粉刺,酒渣鼻,脂溢性皮炎,濕疹,帶狀皰疹,銀屑病,手足癬,水火燙傷,凍傷,跌打損傷;肥胖症;實熱便秘。

1.治療脂溢性皮炎、粉刺、酒渣鼻等,用顛倒散,大黃500g,硫黃500g,研細末外用;內服《壽世新編》小敗毒膏,大黃、黃柏、赤芍各150g,蒲公英300g,陳皮120g,木鱉子、銀花、乳香、甘草、當歸各30g,白芷、天花粉各90g,熬膏,每服15g;熱開水沖服。

2.凡癰腫、瘡瘍初起紅腫疼痛者,大黃可與連翹、白芷、紫花地丁、蒲公英等合用。用於火邪上炎諸症,如目赤、咽喉腫痛、口舌生瘡、齒痛動搖,大黃常與黃芩、山梔、連翹等同用。

3.素體內熱、腸燥之慢性便秘,每與火麻仁、瓜蔞仁等同用。

4.治療高脂血症,口服大黃粉膠囊(每粒含生葯0.25g)。治療肥胖症,用大黃片每次4~10片;每日1~3次飯前30分鐘服,使大便每日保持3次。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12g,或人丸散。欲攻下者宜生用,人湯劑應後下,或用開水泡服,久煎則瀉下力減弱;酒制大黃活血作用較好,宜於瘀血證而不宜峻下者;大黃炭則多用於出血證。外用:研末,水或醋調敷。

【不良反應及對策】

婦女懷孕、月經期、哺乳期應慎用或忌用。

盡享皮膚健康

Enjoy Good Health!

END

(編輯 王文莉)

堅持

學習工作

保持初心

專註

紛紛擾擾

我若不見

服務

你的微笑

非常重要

石家莊市中醫院皮膚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皮膚 的精彩文章:

為什麼人老了,皮膚愛發癢?洗洗更健康嗎?
不會區分真假皺紋,只是一味祛皺?怪不得皮膚變差了

TAG:皮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