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為什麼如此多的土地,卻有如此多的人挨餓

為什麼如此多的土地,卻有如此多的人挨餓

據肯亞《星報》報道,世界銀行數據顯示,肯亞去年有130萬人面臨飢餓。今年由於受雨量不足和粘蟲的侵擾,玉米產量可能下降20%至30%。肯亞面臨飢餓人數預計會繼續增加。

肯亞每年生產的玉米不足4000萬袋,而需求量則為5100萬袋,該國每年進口玉米800萬袋。2017年財政年度,肯政府對農業的撥款僅為國內生產總值的6%,而2003年《關於農業和糧食安全的馬普托宣言》所建議的農業撥款比例為10%。

糧食短缺的原因有很多,也很複雜,除了乾旱之外,還包括土地政策不完善,以及大片可耕地閑置,其中許多可耕地屬於半國有和私人所有。對於高效農業來說,小農戶的土地面積太小,種子品種也貧乏,化肥的投入也不夠,儲藏、運輸和分銷狀況不佳。

(圖片來源於網路)

農業部部長威利·貝特(Willy Bett)說,農業部和土地部將起草一項法律,提高未使用土地的稅收。 「如果你有土地,但不使用,我們將迫使你把土地租出去。否則,你要付罰金。」貝特說。

肯亞80%的土地是乾旱和半乾旱土地,其中許多可以通過灌溉來開墾,並通過現代耕作來提高生產力。以色列目前進行食品出口,它就是一個通過滴灌和其他技術實現糧食自給自足、將沙漠變成「綠洲」的例子。世界銀行表示,經人工灌溉的糧食產量比靠雨水灌溉的糧食產量高出90%。然而,肯亞人工灌溉的乾旱和半乾旱土地只有7%。而作為主要作物玉米,其人工灌溉比例只有1.8%。

(圖片來源於網路)

但世界銀行認為,糧食產量問題不僅僅是需要水,土地管理不善可能是肯亞和非洲大陸糧食安全問題的根源。世界銀行的報告顯示,獲得農業諮詢服務、技術知識、市場信息、培訓、優質投入和資本的機會有限,是撒哈拉以南非洲小農提高生產力、增加收入和加強糧食安全的主要障礙。

(圖片來源於網路)

根據世界經濟論壇,非洲必須投資於作物育種研究,以開發適合其土壤的高產作物。世界經濟論壇首席研究員瓊斯(Mark Jones)表示,農作物應該採取轉基因技術,以便提高生產,並抵抗病蟲害。轉基因技術為非洲解決糧食安全問題提供了機會。轉基因作物還具有成本效益,能減少37%的殺蟲劑使用量,使產量增加22%,使農民的利潤增加68%。2012年,肯亞以健康問題為由,禁止了轉基因作物的進口和生產。專家說,超過50%的作物產量是由遺傳潛力決定的,其餘的取決於適當的農藝、化肥等投入物的使用以及自然條件。

(圖片來源於網路)

此外,信息技術可使農業產量提高多達30%。非洲綠色革命聯盟表示,非洲需要利用互聯網帶來的機會。

非洲綠色革命聯盟主席艾格尼絲·卡巴提拉(Agnes Kabatila)說,肯亞可以通過減少浪費來緩解糧食不安全問題。全球生產的糧食每年至少有30%被浪費掉,這些浪費掉的糧食可以養活至少30億人。而肯亞農民至少損失20%的收成,原因是儲存不當,包括沒有適當的筒倉和冷藏設施。

(圖片來源於網路)

肯亞如果想實現大幅減少糧食進口的目標並解決飢餓問題,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根據糧農組織的數據,開墾問題困擾著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大部分地區,該地區擁有世界上近60%的未開墾土地。如果未開墾的土地用於高產農業,非洲大陸將是全球的糧食籃子。

在助力非洲農業發展,中國政府、中國農業企業也在積極地做出努力。截至2015年,中國已在非洲援助實施20多個農業示範中心項目,先後對非派出農業專家1萬多人次,每年組織農業培訓班數十個……近年來,隨著「走出去」步伐不斷加快,中國農業為助推非洲農業現代化發展作出重要貢獻。

為加大中非農業合作力度,2017年8月3日,由尚比亞農業與商業協會、環球廣域傳媒集團和中國農業電影電視中心聯合主辦的首屆中非農業合作與發展高峰會在尚比亞首都盧薩卡市成功舉行。

首屆中非農業合作與發展高峰會助推非洲農業發展,希望與非洲人民共同交流農業技術,分享致富經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非洲華僑周報 的精彩文章:

海外領養虐待引擔憂,衣索比亞禁止外國家庭收養兒童

TAG:非洲華僑周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