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俠客島:習總會見梅姨,為何隻字不提這個詞?

俠客島:習總會見梅姨,為何隻字不提這個詞?

在中國呆了3天,梅姨結束了中國之行。

2018開年後,法國總統和英國首相先後訪華。馬克龍搶了個先,成為2018年第一位到訪中國的外國元首,梅姨也不甘落後,宣稱中英關係已經進入了「黃金時代」。作為接任首相後的首次訪華,梅姨自然想著怎麼給「黃金時代」加點光澤度。這次出訪,她帶來了50人的經濟代表團,覆蓋金融、貿易、醫藥、教育、通訊、交通等眾多行業,有媒體甚至戲稱,這個最「豪華」的商務團,「搬空了英國」。

雖然很有誠意,但梅姨此行並不輕鬆。

處境

梅姨這次來訪,其實是一個遲到一年的訪華

早在2016年9月,剛履新不久的梅姨來華出席杭州G20峰會,那時就收到了正式的訪華邀請;隨後唐寧街10號也於2017年2月宣布特雷莎·梅將於當年晚些時候訪華,但直到今年才成行。

拖延可不是梅姨的風格。其實原因很簡單,最近一年來,無論是英國,還是梅姨,處境都不好,糟心的事情一大堆。

雖然一場公投後,不少英國人開始後悔,但英國硬脫歐已基本成為事實。按時間表,2019年3月份要簽脫歐協議,還有一年多預備期,但「單飛」後的英國,該如何重新融入全球經濟體系、全球貿易體系呢?

本來嘛,優先選擇的夥伴是西方陣營的兄弟國家。梅姨就任首相後,去的最多的是歐洲,比如比利時、德國;之後是美國,她成了美國總統特朗普上任後接待的第一個外國領導人;然後是日本。這其中,尤其是美國,可以說是英國天然的盟友,拜把子兄弟。

但問題是,自從特朗普上台之後,美國就一直高舉「美國第一」的戰略,前不久特朗普還以「不喜歡美國駐英國新的大使館」為由取消了對英國的訪問。在此背景之下,曾經特殊的英美關係大有變成「塑料姐妹花」的傾向

兄弟姐妹靠不住,國內也不安生。

去年6月,梅姨為了給英國的脫歐談判鋪路,進行了一場政治豪賭——提前舉行大選,結果卻導致原本是執政黨的保守黨無法單獨組閣,其首相之位一度岌岌可危。去年12月,保守黨議員在投票中臨陣倒戈,脫歐最終協議的控制權被議會奪走。今年初,梅姨進行內閣改組,但卻因為兩名大臣的拒絕而陷入混亂。

一個因為脫歐才上來的「弱政府」,加上一個因為脫歐似乎愈加邊緣的國家。梅姨在這時候選擇訪華,真是一言難盡。

合作

從這次訪華的陣容來看,商貿無疑是重頭戲。

首先,訪華代表團主要成員是英國商界代表,梅姨在上海的重頭戲也是中英商務論壇。梅姨本人也並不諱言這次訪問的經濟目的,她在英國《金融時報》發表文章稱,「中國經濟的巨大影響力意味著,中國的轉型方式將在塑造我們所生活的世界的未來中發揮巨大作用。我希望未來對英國有利,因此在訪問期間,我將在一些對我們的企業、人民以及英國的立場而言至關重要的關鍵全球和經濟問題上深化與中國的合作」。

為了顯示對華友好,梅姨的微博賬號又開始活躍起來了

無疑,與穩定性持續下降的美國相比,近年來中國的發展和開放速度的確可以讓英國大有期待。

中國目前是全球經濟發展的最大的引擎。中歐班列開通後,2017年中英雙邊貨物貿易額達790.32億美元,較上年增長6.2%。中國自英國進口額達223.14億美元,增長19.4%。發展與中國的經貿關係,已經是英國外交政策中的重要部分。

此外,在脫歐背景下,雙方在金融業的合作空間同樣巨大。一方面,倫敦的全球金融中心的地位面臨著挑戰。因為歐盟迄今為止認為金融服務不是自由貿易協議的一部分,這意味著脫歐後,英國將失去「護照權」,金融公司將不能再在倫敦運營某些服務。在歐洲大陸的法蘭克福、巴黎,瑞士的蘇黎世和盧森堡這幾個金融中心的競爭下,倫敦必然要尋求與其他國家的合作,以保住金融中心地位。

而另一方面,中國也希望建成一些世界級的金融中心,雙方利益是有共通點的。目前正在探索的「滬倫通」,如果真的能夠實行,對於兩國的金融交流也將有很大的促進作用。而且中英金融合作也有較好基礎,人民幣國際化進程中多項業務創新均在倫敦發生。目前倫敦已成僅次於香港的人民幣離岸交易中心。

分歧

不過,相較於那些常規項目,英國對「一帶一路」的表態則是世界更關注的焦點,也是中方的關注點所在。

在亞投行成立之初,卡梅倫執政的英國是第一個加入亞投行的西方國家。由此,中英關係黃金時代這個概念才開始被提出。但梅姨上台後,對中國的態度並沒有卡梅倫積極。熟悉島文的島友應該還記得梅姨上台後,冷凍了幾個月中國在英國的欣克利角核電項目。雖然項目最後重新上馬,但多了不少更嚴苛的條件。

而對於中國力推的「一帶一路」項目,相比卡梅倫,梅姨顯得十分謹慎

根據《歐洲時報網》的整理報道,儘管梅姨訪華前就表示,對「一帶一路」給英國帶來的機會表示高興,希望它能夠進一步促進英國的繁榮,昨天,習近平主席在釣魚台會見梅姨,梅姨也同樣表示,習近平主席提出的「一帶一路」合作倡議具有深遠的世界影響,希望英中開展「一帶一路」的合作。但這次訪華期間,她並未就「一帶一路」做出任何實質性或書面性的承諾,也沒有提及具體的合作形式。

這跟馬克龍訪華首站就到絲綢之路起點西安,積極表態支持「一帶一路」的做法大相徑庭。

相應的,在來訪之前,梅姨在媒體上大談「中英自由貿易協定」,為脫歐之後尋退路。但從習近平會見梅姨的通稿看,「中英自由貿易協定」的倡議隻字未提,明顯沒有得到中國的積極呼應。

中國也有自己的考慮,在英國脫歐的大背景下,中國對英國的投資以及」一帶一路「的建設同樣面臨不確定性。

畢竟,脫歐之後,英國潛在的市場規模可能縮小對於中國而言,我們可能又失去了通往歐洲市場的一個途徑和入口。此外,中國還可能面臨著從歐盟的標準和程序向英國標準體系的轉變,投資和項目審核期也可能被延長,中國可能要重新適應英國新的投資標準和模式。而當下,中國又正好處於戰略機遇期,一些不必要的拖延很可能造成不利影響。

當然,也有不少人士看來,相較於以前歐盟高要求的經貿投資標準,未來英國的商貿政策可能會更具靈活性和獨立性。這樣一來,客觀上也為中英合作提供了更大的空間。不過,歐盟談判代表此前曾指出,在過渡期間,英國雖然可以就自己的貿易協定進行談判,但還是得尊重現行的歐盟法律。所以,「中英自由貿易協定」的未來可能並不會如相關人士期待的那樣樂觀。

不過,對中國來說,英國的謹慎並不妨礙中國繼續推進「一帶一路」,而英國正式脫歐已經開始倒計時,脫歐後的挑戰並不比脫歐前少,這個形勢恐怕梅姨也是心知肚明的。

文/社科院歐洲所助理研究員 賀之杲

編輯/雪山小狐

PS:雖然梅姨已經回國了,但朋友圈裡流行的這張圖還是很值得放文末當個彩蛋。看右手邊的那位老哥,隨團出訪都不忘推銷自家奶粉,2018,你還有什麼理由不努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俠客島 的精彩文章:

俠客島:「村霸」背後的問題,絕不簡單
俠客島:執政一年了,特朗普是什麼人該看清楚了吧

TAG:俠客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