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如何結交牛逼的朋友?交朋友的學問

如何結交牛逼的朋友?交朋友的學問

BORIS GRIGORIEV

前段時間和幾位好閨蜜喝酒,其中一位從上海飛來。許久未見,大家聊的酣暢淋漓。臨走前,她突然把手放在我膝蓋上,感慨道:「你相信么?咱們都認識18年了。」冬日的京城午夜寒風凜冽,酒後幾個姑娘哆哆嗦嗦的站在大街上等車。我突然回眸,看著她們,已經不是當年十八歲的小姑娘了,有的已經結了婚,有的甚至當了媽,有的還單身著、雲遊四方。可是我們還在一起,關心著愛著對方。

十二歲遇到的初中校花;十五歲軍訓時站在我旁邊的女同學;十八歲第一次去酒吧喝醉的傻姐們兒;二十一歲照料著對方為愛情心碎;二十四歲共同經歷的職場磨練;二十七歲目睹對方成長變得獨立成熟;到了三十歲,仍然可以互相激勵共同成長的人,真的是比金子還珍貴的配得上「朋友」二字的人了。

突然鼻子一酸,篤定的想到:友情,可能是我迄今為止最驕傲的財富。

媒體總拿女明星的塑料花友誼開涮,男人笑話女人,說女人間的友誼比火腿片還薄。不愛思考的人會對這種迷思買帳,網傳防火防盜防閨蜜的故事比比皆是。「女人間沒有真正的友情」,這種沒腦子的話經常氣的我胸悶氣短。那種圍繞著淺薄利益而生的社交手段也配被稱之為「友誼」?主流意見能不能對女人的志向有更廣泛和深刻的了解?

我要防著自己閨蜜搶男朋友?說出來我都樂了。那他媽是真朋友么?你知道什麼是真朋友么?

王爾德曾經說過一句話:「任何人都能對朋友的不幸感到同情,可要消受一個春風得意的朋友,則需要非常優良的天性。」

話雖殘忍,卻命中要害。年少時交友是本能,長大之後,逐漸意識到如何選擇和經營友情,完全是門學問。這門學問里,最重要的第一課,就是善良。

我特別看重這個,我被許多朋友打動的第一件事,便是善良。對身份階級不同的人善良、對自然和動物善良、對微小的事情和人都充滿關愛、嘴裡沒有過多是非,留在心底的都是凈化過的美好。

我時常對現在的中國社會感到失望,其中最難過的,就是覺得大家對金錢名利的追逐,遠超過對美好品德的追逐。善意是好品德中最重要的修行,善良的人絕對是有智慧的人。有智慧的人,所見的日日是好日,所遇見的人都是好人。愚人被環境捉弄,智者才能改變環境,這區別,全然來自看世界的眼光。

而善良,是友情的最重要奠基石,沒有這個,一切都容易轟塌的劇烈。

HENRI MATISSE

第二,我想理智的分析,人際關係的本質是三種交換:能量交換,觀點交換、以及利益交換。

首先,什麼是能量交換?其實很容易發現,我們都希望接近充滿正能量的人。他們開朗、樂觀、幽默、大方,富有冒險精神,通常情商較高。跟這種人在一起,即使什麼都不做,只是瞎聊天都會笑到面部抽搐。

我大多數朋友都是如此,以至於我們聚在一起,故事從來不會停。能從一次偏僻的沙漠探險,講到旅行中的奇妙艷遇;從職場上的鬥智斗勇,講到大街上智斗歹徒;從學衝浪的故事,講到混蛋的愛情。無論如何洶湧,是講到了笑料百出的段子,還是提及了傷心難過的往事,即使是哭成一團,笑成一片,最後都順利的為對方衝上了電。走回家的一刻,只感慨友情真偉大,為什麼我的朋友這麼可愛。

能量氣場像是漩渦,遇強則強,遇弱則弱。許多時候交友的準則都不如氣場的吸引來的強大,我見過工薪家庭平凡出身的小姑娘,孤身一人來到北京讀書,因為強大的正能量,一步步結交到馬雲等一眾大佬成為好朋友,所有人都喜歡快樂的人,快樂本身是無價的。

MARCEL DUCHAMP AND MAN RAY, PARIS, 1968

其次,觀點交換。事實上,三朋四友,吃和玩樂,這叫「酒肉朋友」。真朋友,談工作、談學習、談政治、聊哲學,交換觀點,才不止是談些個人之間私利私憤的事而已。而你想跟知識淵博、三觀端正的的人交朋友,也要想一想,人家為什麼要跟你交朋友?你能拿什麼觀點來交換?

我圈中一些好友,是獨立導演、是冒險旅行家、是書痴,平時在一起聊天,聊起感興趣的宗教故事,有趣的哲學觀點,說起藝術家的靈感對自己的啟發,甚至只是聊到一個冷門的國家,簡直能興奮的手舞足蹈。因為太好聊,彼此的神經元幾乎衝出大腦瘋狂撞擊,有趣的觀點層出不窮,我能跟這樣的朋友半夜在大街上壓馬路,無止境的聊到早晨。這樣的友情,猶如明燈,可以照亮彼此的靈魂。

而在社會上,一個亘古不變的個人價值,就是觀點。

什麼叫話不投機半句多,無非是觀點在篩人。我曾經在人數眾多的局上面交到很欣賞的朋友,只因為人群中間他的一句話吸引了我的注意,走近一聊,才現在非常投緣。若是覺得自己沒有觀點?那往往是因為閱歷不夠,讀的書不夠多,獨立思考的能力不夠強,去過的地方太少。而這些,都可以慢慢修鍊。

RUMEN RACHEV

最後說利益交換,其實再清楚不過了,這也是大家最不願承認的,人際關係的一個重大本質。我把它放在最後,並不是說它最重要。把友誼歸結為利益的人,一定是把友誼中最寶貴的東西行勾銷了。

不過我不否認人際交往需要利益交換。其實任何行業都會有圈子,比如說藝術家,一旦出名,很多時候一個圈子都跟著出名。其實我並覺得這是壞事。我有許多朋友都是工作以後結交的,甚至認識的初衷,就是利益。

不過兩人之間,若只有利益,這樣的友情也長不了。如果有能量和觀點的交換加持,恰巧工作上又能互助,只要聰明又真誠的經營,這樣的友情是非常美好的,是共同創造價值的友情。

亞里士多德說:「友誼,從來都不存在於成年人和孩童之間。因為真正的友誼,只會存在於條件、才智和目標相當的人們之間。」

友情是很美好的東西,也是很現實的東西。你是哪個段位的人,就更容易與相同段位的人為友。小時候交的朋友,長大後若是無法進行任何形式上的交換,慢慢只能變成敘舊的朋友,最後逐漸形同陌路。

所以我說,友誼是需要經營的,好的朋友能讓你成為更好的人,前提是你也想成為更好的人。

ps: 看完了之後,你想到了哪個朋友?如果他是你珍視的真朋友,把這篇文章分享給他吧。

(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你好竹子 的精彩文章:

TAG:你好竹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