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淮軍戰鬥力讓日本胃口大開:欲割四省六地、賠款12億兩

淮軍戰鬥力讓日本胃口大開:欲割四省六地、賠款12億兩

有些人對李鴻章在甲午戰敗後赴日談判挨了一槍,一直對其感恩戴德:說若沒有這一槍中國將損失多少錢!然而,如果沒有李鴻章治軍無方、指揮無方,甲午會失敗嗎?

還有人說甲午戰爭就不該打!我的回答是甲午戰爭必須要打!以當時中日兩國對比的實力差和朝鮮的重要性就必須得打。朝鮮地控我國遼東半島、京津冀、山東半島,還有千年宗藩義務!從唐到明還沒有一個封建帝王敢於拋棄朝鮮半島。

(1)甲午戰爭之責任,李鴻章要首先負責

因為李鴻章及其淮軍作為清政府著力培養的精銳部隊,將其作為防護首都的重要力量,京津冀、山東和東北沿海地區以及國外的朝鮮半島都歸其防區。清政府每年投資千萬白銀,李鴻章沒掏過一分錢卻將其培植為「私家軍」,其部署只聽其命令,而不曉國家號令!

李鴻章也夸夸其談地說陸軍防衛、修建的海軍基地那是「固若金湯」,北洋海軍更是亞洲最先進的軍隊,北洋的陸軍武器更是配置有西方較先進武器,北洋部隊無論吃穿用還是個人收入也都是清軍中水準較高的部隊。

然而,這些軍隊、設施平時光鮮漂亮,內里卻是腐敗橫生、人浮於事,說句難聽的,北洋衙門看大門兒的都是淮軍子弟、親屬!北洋一和日軍交戰所建的工程就都成了「豆腐渣」工程、部隊也都成了「慣逃」部隊、購買的先進武器也成了缺少裝備的落後的的「玩具」!

淮軍從朝鮮半島一路逃,逃到了大本營。最終,「固若金湯」的海軍基地的岸防大炮僅僅打了半天多的時間就調轉炮口對準中國海軍。

面對如此不堪戰局,清政府向伊藤博文提出了和談要求。

(2)「鴨綠江江防」戰役,淮軍又沒守住

1894年9月29日,也就是中方「平壤戰役」(9月15日葉志超逃跑)「黃海海戰」(9月17日)戰敗後十多天,得到消息的慈禧也終於不再裝模作樣地在幕後指揮,而是跑上了前台。

慈禧在與各位大臣商議中提議,讓剛剛被削職的李鴻章重新出山,並請沙俄出面斡旋,但遭到眾人反對。而她則派親信去聯繫當時的第一強國英國人。

10月6日,兵部尚書孫毓汶、徐用儀一同會見英國人赫德,按照赫德的說法「自下午四點談到六點。兩人幾乎流涕,答應為調和願意接受任何好的建議。」

對於中方地請求,赫德向英國政府進行回饋後回復我方:中國向日本賠款、答應朝鮮「獨立」兩條要求後,英國可以聯合沙俄等國向日本試壓。

對於英國的回復,光緒、翁同龢、李鴻藻等人表示反對。當然,光緒作為皇帝不可能直接反對。然而,翁、李雖然反對,但是「鴨綠江江防之戰」的失敗使得我方沒有了談判的資本。

「鴨綠江江防」是由雜牌軍組織的,但核心力量仍是淮軍。表面上,雜牌軍們由毅軍、銘軍、盛軍、奉軍、蘆榆防軍、黑龍江鎮邊軍等70多個營組成,計有4萬多兵額,總指揮是長期在左宗棠手下為將的宋慶(並非嫡系)。但實際上因為「吃空餉」較多,兵力一般認為不足3萬。

宋慶的毅軍只有2000人,可見在眾多「邊防軍」中人數很少。其中淮軍人數最多,大概有1.1萬人。其中銘軍是淮軍劉銘傳的部隊,當時由劉盛休率領共有4000多人;盛軍是淮軍衛汝貴的部隊共有6000多人。奉軍的主帥左寶貴在平壤陣亡後,其軍隊由耿鳳鳴、豐升阿統領,大概也有6000多人。其他的部隊就不介紹了。

(3)日本得意忘形,獅子大開口

這場戰爭仍是以「淮軍」作為主力作戰部隊,在此次戰役中宋慶作為平定西北、收復新疆的名將雖然作戰勇敢、指揮也算得當,但終因人數太少、各雜牌軍首領互不統屬,所以,也就不能起到主導作用。最終,日軍進入中國東北作戰。

東北戰事越來越糟,慶親王弈劻請求英俄美德法五國干涉中日戰事。然而,在背地裡美國與日本已經商量好,為防止另外四國干涉,美國作為「中間人」幫中日兩國間傳話。

11月22日,美國官員田貝與弈劻會晤,告知我方,有什麼問題可以直接由其轉告日本政府。

日方對於我方的和談意願接收之後,就在思考如何進行和談。當時,日方也並沒有統一想法,但有一點是統一的:割地——最狠的割地要求是割今天的吉林、遼寧、山東半島、台灣島、琉球群島、舟山群島;賠款——最狠的賠款要求是12億兩;朝鮮獨立。

參考資料:

陳思澤.《馬關條約》簽訂始末.2005年第6期.《軍事歷史》

李連利 傅嵐.走在救國與誤國之間的人李鴻章.2015.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

左立平(著)李連利(策劃).中國海軍史(晚清民國卷).2015.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坐古談今 的精彩文章:

9歲救母36歲讓忽必烈奪天下,被宋扣押16年做了「蘇武」
二戰初期,蘇軍幾百萬人被俘的直接原因:斯大林的錯誤

TAG:坐古談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