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洛陽故事之洛河上空的橋

洛陽故事之洛河上空的橋

作者:飛花逐月

凌波微步賦洛神

瀛洲曉月憶天津

西苑犬馬聲色無

王城風雲嘆今古

牡丹亭台賞國花

洛陽橋上有神話

新街跨河譜新篇

李城繞河觀夕煙

一首藏頭詩,把洛陽的母親河——洛河上八座橋樑的名字展現給了大家,每一座橋和它的名字,都有屬於它的故事與傳說,隨著歲月的淡淡流逝,它們的故事也慢慢的流進了歷史的長河裡,慢慢的消失……

洛河,洛陽市區南北的分割線,流經市區長約25千米,自西至東跨河有八座公路大橋,依次為凌波大橋、瀛洲橋、西苑橋、王城大橋、牡丹大橋、洛陽橋、新街大橋和李城橋,而其中新街跨河大橋則是最新的一座。

這一座座造型各異的橋樑,如同一條條飛天的彩練,跨越洛河上空,它們即是架通南北的紐帶,又是一道道靚麗的城市風景線,裝點了這座古老而又年輕的城市。

它們都有什麼樣的故事與傳說呢?請您隨著凌波女神的微步,讓我給簡單明了的為您娓娓道來。

一水橫卧帝京城

子建夜醉洛水行

凌波微步月色輕

依稀洛神踏歌聲

凌波大橋,以其如天鵝展翅的英姿雄跨洛河之上,為盤踞洛河市區段西部第一座大橋。大橋總投資2.3億元,2007年12月30日開建,2010年02月10日正式通車。

凌波大橋採用雙塔雙索麵斜拉式設計,以正在發射信號的人造衛星和模仿DNA中的雙螺旋圖譜結構為主要特徵,同時以雙塔、護欄象徵通訊、航天和生命科學當今科技的三大熱點領域,使其被賦予了「科技之橋」的美譽。

凌波大橋的名字,不用說你也會猜到和曹植的《洛神賦》有關,「凌波微步,羅襪生塵」,那是該有多麼浪漫唯美啊!以凌波二字命名,實在是妙到極致。洛神仙子如果有機會故地重遊,想必也會在大橋上開心漫步吧?仙子裙裾飄飄的倩影,此刻已經在我的腦海里浮現……

天津曉月已過往

今看瀛洲人遐想

楊柳拂岸水蕩漾

彩虹飛架圓夢想

瀛洲大橋是一座飛鳥式倒三角形拋物線拱券橋,主橋拱的創意源於洛陽八景之一的「天津曉月」,總長1543米,瀛洲大橋的外觀設計已經申請了國家專利。

隋煬帝在歷史上雖然荒淫無道,但確實也是一個有雄才大略和浪漫情懷的帝王。公元605年,隋煬帝楊廣在洛河上架了一座浮橋,並取「天津」二字的「銀河」之意,並將此橋命名為「天津橋」。夜幕下,月色朦朧,水波漣漪,楊柳依依,行人流連,成就了洛陽八大景之一的「天津曉月」。

可惜的是,天津橋在經歷了隋唐和五代十國的變遷之後,毀於宋朝的戰火之中,成了洛陽人心中永遠的疼。

「天津橋下冰初結,洛陽陌上人行絕。榆柳蕭疏樓閣閑,月明直見嵩山雪」(孟郊),「憶昔洛陽董糟丘,天津橋南造酒樓。黃金白璧買歌笑,一醉累月輕王侯」(李白)。「上陽宮裡曉鍾後,天津橋頭殘月前」(白居易),一首首傳頌千古的詩詞,道出了天津曉月的迷人風采。

瀛洲橋的建造,圓了洛陽人民重溫「天津曉月」的夢想,月明星稀之夜,橋上人影幢幢,彷彿看到了孟郊在橋頭徜徉,李白把酒揮毫之醉態,白居易拂須賞月……

至於為什麼不叫天津橋而叫瀛洲橋,我個人的猜測如下,瀛洲橋所在路叫做瀛洲路,來源可能與瀛洲路最北段曾經的那座電影院有關,電影院的名字叫座《瀛洲影院》,現在已不存在,巧的是,瀛洲影院也是處於天津路的南端,與瀛洲路交叉,天津路、天津橋、瀛洲橋,歷史讓它們交織在一起,冥冥之中的天意吧。

還有一種可能,雖然取材於「天津曉月」,但天津橋原址並不在此處,所以叫天津橋有些牽強吧。

西苑狩獵皇家園

彎弓射箭只等閑

鋪就一橋南北岸

奔馬馳騁須臾間

西苑橋始建於1971年9月,1972年7月通車,橋長488.42米。它算是現代洛河上第二古老的橋樑了,幾經升級改造,目前南岸已建成了古城立交橋,極大的提高了通行能力。

其實西苑橋也沒太多可說的,沒有什麼突出的特點,它的主要功績就是架通了南昌路與新區的通道。歷史上,南昌路比較荒涼,記得還是我上大學的時候,每到夏季,西苑橋北端由於地勢低洼,道路條件差,一場大雨下來,肯定就是一片汪洋,嚴重影響出行。而且這條路還是當年澗西去龍門石窟的唯一通道,古老的60路公交車,可以從最西部的谷水直達龍門石窟,那可是路過學校門口的,也是唯一的公共交通工具。

當然,那個時候,我們學生也沒有自行車,只能坐公共汽車啦。

現在的南昌路,自然不可同日而語,早已經是洛陽最繁華的商業街了。

西苑橋的名字,應該和隋唐皇家有關,這一片曾經是皇家狩獵的園林——西苑。

這一片除了西苑橋,還有西苑公園和西苑路,尤其是西苑路,那可是洛陽最具特色的一條主幹道,兩旁法桐林立,樹榦粗大,枝繁葉茂,每到夏季,樹蔭遮天蔽日,蟬叫鳥鳴,環境幽雅,是市民休閑納涼的好去處。

夕陽西下,行走在橋上的路人,他一定也有屬於自己的人生故事吧?。

自古洛水孕王城

千年帝都揚美名

一橋飛架凌空起

連接隋唐舊里坊

王城大橋全長2180米,於2004年5月開工建設,2005年6月19日晚8時30分通車。

王城大橋,南北貫通王城大道洛河段,王城大道北直達連霍高速出入口和北郊機場,南段跨越龍門西山,直達伊川,是唯一一座完全貫穿洛陽市區的南北向道路,交通壓力極大。目前南岸的貫通地下通道與立交橋已基本完工。開車行走在地下通道,燈火輝煌的感覺還是很不錯的。

王城大橋南岸,就是著名的隋唐遺址公園,是隋唐時期洛陽王城的里坊區遺址,當然現在都埋在地下了。站在大橋上,北望宮城,南眺里坊,看歷史悠悠,千古廢興,令人不勝唏噓。

四月芳菲牡丹最

引得賓客聚洛水

國花牽線大橋建

美了神州賞花人

牡丹大橋,一個傳說與無奈的結合體。既然是傳說,就不一定準確,我寫文字,你當故事聽了放下即可。

牡丹橋始建於1992年10月,大橋和北引線主體於1996年4月完工,後因故停工。1999年4月復工,同年11月正式建成通車投入使用,大橋全長1369.65米。

一座橋建了近七年才竣工通車,元芳你怎麼看?嗯?一座普通的公路橋樑居然用了七年,其中必有蹊蹺!

的確,牡丹大橋生就命運多舛,可以用「生的偉大,差一點光榮」來形容。

1992年,那個春天,新一輪的改革開放橫掃全國,趁著東風,各地想方設法,用盡手段拉投資。當時的菲律賓華人富豪鄭周敏就是這樣的背景下被恭請到了洛陽,受到皇帝一般待遇的他,放言要在洛陽投資100億發展事業,那時引起的狂熱可想而知。一時間,電視上、報紙上,到處都是鄭氏的新聞,一時風頭無雙。天上掉餡餅的好事哪裡有呢?就這個人,在騙吃騙喝騙美女,拋售大批土地大賺一筆後,留下了一堆爛攤子溜之乎也!

因此,為鄭氏投資配套的牡丹大橋不得不半途停工,半拉子的橋面成了市民過年過節放鞭炮,玩焰火的地方了。而牡丹廣場附近一處黃金地段荒廢了十多年,成了洛陽人民心中的一塊大傷疤!而鄭氏也在2002年煙消雲散。

牡丹大橋的命運不好,使用不到十年即百病纏身,不得不對其重大維修,要不然就面臨拆除重建的結局。好在現在的橋樑維護技術高超,僅以新建橋樑十分之一的花費,讓牡丹大橋重新煥發了青春。

如今的牡丹大橋,正以其健壯的身姿,履行著承載過往的使命。

洛陽橋上好風景

古時今日絕不同

與時俱進架新橋

雙橋卧波如彩虹

洛陽橋,那可是實實在在的鼎鼎大名,此處建設的橋樑古往今來好幾座,這裡要重筆多寫一點了,之所以在這裡建橋,是因為河北岸一直是皇家宮城,南岸又是伊闕重地,來往交通繁多的原因。

目前這裡留存遺址的有1922年吳佩孚統治洛陽時期建的天津橋,是洛陽歷史上第一座鋼筋混凝土橋樑。

1921年,駐紮洛陽的直魯豫巡閱副使、兩湖巡閱使的直系軍閥吳佩孚,號召來洛的實業家張謇組織上海北方工賑協會等捐資,在吳佩孚司令部正南的洛河上興建橋樑。

該 橋全長206米,寬6.1米,橋孔23個。吳佩孚給其取名天津橋,但老百姓就記著是老吳修的橋,就一直被俗稱為老吳橋。1922年6月,吳佩孚上橋巡視,恰逢洛水暴漲,橋被 沖毀。次年,吳佩孚又組織重修,後因吳兵敗而告終,僅余部分橋面和河裡殘留的橋墩在風中佇立。

圖為老吳橋殘留

除了老吳橋,還有後來抗戰時期南京失陷後,南京政府將洛陽設為行都時,在洛河建造的以國民政府主席林森的名字命名的林森橋,該橋位於現洛陽橋的東側。該橋於1936年2月動工興建,次年8月竣工。橋長380米,橋寬6.9米,橋孔9個。由河南省公路局豫西橋樑工程處督辦,私商復元公司承建。

據史料記載,1940年夏,該橋北段被洪水沖毀,同年10月修復。1944年5月,國民黨第一戰區長官司令部所屬工兵十三團為阻止日軍進攻,將其炸毀,現存殘橋數米,橋墩遺迹若干,河道上沿橋墩布滿了被炸毀的橋樑殘體。

洛河南岸的林森橋殘留,昂首向天,彷彿在訴說著歲月的殘酷,和那滿目的蒼涼與悲壯。

而此處建造過的最古老的橋,當屬前面提到的天津橋了。天津橋是隋唐時期洛陽城南北交通的要衝,舊說它在今洛陽橋東不遠處,民國年間在附近建一碑亭,佇立於洛河中央。後來河道整修,在今洛陽橋西100米處的洛河河床上發現了橋基遺址,並確認這才是隋唐時期的天津橋遺址。

天津曉月的美景,勾動了多少文人騷客的情思,古往今來因其誕生的詩詞歌賦數不勝數。從李白的「白玉誰家郎,回車渡天津。看花東陌上,驚動洛陽人」,白居易的「津橋東北斗亭西,到此令人詩思迷」,到劉希夷的「天津橋下陽春水,天津橋上繁華子,馬聲回合青雲外,人影動搖綠波中」,李益的「何堪好風景,獨上洛陽橋」,無不道出了天津橋的美好與繁華。

圖為民國時期立的天津橋碑亭,位於洛陽橋東側河道中央。

殘留河道中央的林森橋橋墩子,現在成了垂釣者的天堂。

看,一條大花鰱上鉤了,我乘機啪啪啪的按下的快門,記錄下了魚兒的掙扎與徒勞。此刻,那殘破的橋墩,看起來居然也有了生動的感覺。

下圖為洛陽橋,左側為老橋,於1955年12月底建成通車,是洛河上的第一座現代大型橋樑,右側為新橋,建於1982年,並於2010年改擴建。

新橋的建成,宣告了老橋歷史使命的結束,如今供非機動車和行人通過。

老洛陽橋,為洛陽的南北交通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是洛陽人民心目中的功勛橋和聖橋。

隋唐復古九連拱

橋頭堡上中國風

東成瀍洛看朱櫻

西就帝都洛神驚

新街跨洛河大橋,北起九都東路與新街交叉口處,然後稍微向東南偏移,靠近瀍河邊向南跨洛河後,至濱河南路,大橋總長度1685米,其中橋樑段長達1113米,是一座隋唐復古景觀大橋。

新街跨洛河大橋,兩頭4個高達10米的中國風橋頭堡,飛檐翹角、青磚紅柱,典雅、大氣,成為洛河沿岸又一重要景觀。

新街跨洛河大橋還是市區首座具有濃郁隋唐風格的九拱連橋,九孔跨徑從岸邊向洛河中間依次增大,採用大小連拱、簡潔起伏的線條,拱橋長超過一公里,遠遠望去,如同一條古色古香的彩帶橫跨洛河兩岸。

個人認為,新街大橋是目前洛河上最具古典美感的橋樑。

新街大橋東邊不遠處即為著名的洛陽八小景之一的瀍壑朱櫻,朱櫻塔和團城晴望閣互為犄角,守護在瀍河與洛河的交匯處,而西側則為洛浦公園以洛神文化為主的帝都廣場。

站在橋上,可以東觀朱櫻勝景,西眺帝都廣場的親水木質棧道,如果你夠幸運,也許有一天能看到洛神仙子在棧道上歌舞賦詩吧?

新街大橋西側的親水棧道

昔日李城橋殘破

今朝鋼橋卧清波

待到明日揭面紗

雄姿英發冠天下

李城橋,是洛河上最東也是最後一座公路大橋,這裡我要說的並不是老李城橋,而是它西側僅4米處正在建設的東環路跨洛河橋,橋長1444米,其中跨洛河段設320米景觀主橋,主橋主跨採用160米下承式鋼桁架系桿拱結構,樣式新穎。(見效果圖)全橋鋼結構總重約6900噸。

按照規劃,新橋啟用後,老的李城橋要拆除,預測仍然會叫做李城橋吧。

李城橋引橋路面,北端即為恆大綠洲小區。(拍這個地方的時候,還出了點小意外,施工中的慢車道綠化帶樹坑上面蓋了一層防塵網,由於看不清楚一腳踏空的樹坑裡,結果摔了驢打滾,手背擦傷了)

建設中的橋樑中央區,看著和效果圖差不多的。

橋面鋼結構拱梁,感覺還是比較壯觀的,正式開通以後,行走在橋上,東望洛水悠悠,南眺夕煙裊裊,享如此多嬌美景,豈不快哉!

隨著城市建設的發展,洛河上的橋樑可能還會有更多更好的變化,那個時候,咱們再仔細描繪,到時候,你可要記得回來看看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天地旅遊 的精彩文章:

二程開創理學弘揚儒家流芳史冊,洛陽伊川程林文化園遊記

TAG:天地旅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