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春有春的好,過去有過去的好。推書總結

春有春的好,過去有過去的好。推書總結

今日立春。

久違和煦的陽光,一掃之前的陰霾和厚重的寒意,好似萬物都在肆意生長,貪婪的吮吸這一刻久違的春。

南方的冬天,蕭瑟入骨的寒意,浸到骨子裡的冷。很難對這種極端氣候產生好感,曾經在無數個被寒風肆虐的體無完膚的時候,想念春風沉醉的夜晚。

那種溫潤又潮濕的底色,氤氳著水汽和粼粼波光的光滑鏡面,映射出來每一塊晶瑩剔透的琥珀。裙琚飛揚在夜空里,絲滑的布料擦過小腿的細膩觸感,夜空有稀疏星光,風吹過空氣里留下的都是濕潤的青草和泥土的氣息。

今天不寫其他,把過去推薦的一些書單重新整理歸類,以一種更容易紀念和找尋的方式留在一隅,以此作為過去某一時刻的心路歷程。過去的一年新書讀的很少,大部分時間通過手機見縫插針粗略的閱讀,當做滋潤枯燥生活的一抹潤滑劑,讀到一些好的文章和句子,有種被點燃的飽滿,那種溢出來的欣喜讓人迷戀。

從前學生時代的時代,可以安心的坐下來讀一本書,謄抄文章。而今越來越少的閱讀,內心有種手足無措的失落。

感恩的是,仍有朋友會在逛書店的時候,記得給我買兩本喜歡的書。我記得一次因為喜歡的那本書比較小眾是限量版,缺貨,需要從老遠的書店調貨過來。那天他在香港穿越幾家書店,只為了我喜歡的那本書。這個年頭,讀書和寫信似乎越來越難得,甚至有點落伍,但是對於某些人來說,紙質的閱讀和書寫,本身就是沉甸甸,又豐盈的事情。如果你也是,很高興認識你。:)

以下推薦不分先後。

1.《塵曲》——七堇年

舊事如塵 那場擁抱如井

我們仍需共生命的慷慨與繁華相愛 即使歲月以刻薄與荒蕪相欺

若要選出我最喜歡的青年女作家,七堇年絕對是我心中的第一人。幾乎她的所有作品都有讀過,其中大部分收藏了,關注她的微博和微信公眾號後,能不時接收到她的最新的動態,往昔文章,或是一些自己的心情分享。每次看的時候,都覺得獲益匪淺。甚至很長一段時間,她的文字就是我的精神食糧,無數次把我從懸崖邊拉回。

少年成名,從最早的人人皆知的被窩是青春的墳墓,到塵曲,瀾本嫁衣,大地之燈,平生歡,近在遠方,她的文字也隨著歲月的積累愈發深厚。她的文章寫得極好,小說,散文,遊記,而他走過的路也成了她筆下的文字,熠熠生輝,帶著不容置疑的從容和淡然。

新疆伊犁,稻城,瀘沽湖,伊斯坦布爾,地中海,愛情海,希臘,古羅馬,香港,布拉格,維也納,巴黎,蘇格蘭,台北,紐西蘭……那些她走過的地方,經歷的漫長歲月,都鮮活的躍然紙上,訴說著生命的壯麗和傳奇。我一直驚嘆於她的文學天賦,才華橫溢,筆下的故事和人物是真實生活的縮影,殘酷也好,歡愉也好,這些都是人生,內心自有不動聲色的力量。而人生如路,需從荒涼中走出最繁華的風景來。

有些情感埋在心裡表達的時候的確比想像中困難,太過沉重的情感,總需要正式的方式去紀念,就像一場儀式和禱告。所幸,還有自己一直熱愛並且熟悉的路徑去證明某些時刻曾經真實的存在過,即使年歲漸長,也不能帶走其中的一絲一毫。像堇年說的,寫作成了某種吶喊,由此我才能沉默的生活。

2.《艽野塵夢》——陳渠珍

艽野塵夢:西藏私家筆記1909-1912(插圖本)

余述至此 肝腸寸斷矣 余書亦從此輟筆矣」 去年的這個時候,寒冷的南國雪天,借著室內取暖器的溫度,斷斷續續的讀完。發現文言文並沒有自己想像的晦澀難懂,看下來竟比白話更意味深長,讓人感同身受,憮然欲泣。

艽野羌塘,塵夢鳳凰。藏地百年風雪,傳奇故事卻沒被大雪湮沒。這樣的愛太生猛,足夠抵得過羌塘瘡痍滿目。像大冰說的,若要祭拜西原和陳渠珍,只應帶一本《艽野塵夢》,豁出一條命來,親身穿越羌塘。

想起昨天看的電影《南極之戀》,像是把真實故事搬上了熒幕。大風大雪裡的愛情,超越了生死和時間的界限,冰天雪地里互相取暖的兩個人,是彼此的精神寄託,也是絕望邊緣的最後一顆救命稻草。電影里說,相忘於江湖,不如相濡以沫。

之前聽人說,古詩詞裡面最深情的一句是:「庭有枇杷樹,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蓋矣。」 深以為然。願天下有情人,都不再相忘於江湖

3.《沉默的大多數》—王小波

王小波有名的著作太多,但是讀過的還是略少。偏愛散文隨筆雜談類的文章,讀起來沒有小說冗長,也可以隨時撿起來。而自己也一直覺得,因為題材的自由性,雜文是最能體現作者的真正思想和書寫水平的文體之一。閱歷,眼界,知識,見解和人生價值觀都能在文章中體現的盡致淋漓。

沉默的大多數和一隻特立獨行的豬都是極具代表性的王小波作品,有很深的作者烙印。文中總有一種被稱為黑色幽默的東西,哪怕只是幾句簡單不經意的話,也令人發醒。

因為年齡和閱歷較淺,我覺得自己是沒有資格評判他的作品的,借用網上的一段話吧。「王小波的雜文是值得反覆細讀的。真正有思想的人並不多,能從思想中得到快樂的更是寥寥,王小波就是其中一個。這些文章遊走於個人與人類、外向與內省、幽默與嚴肅、情感與理智、常識與哲學、邏輯與悖謬的多重張力之間,形成了他風格獨特的「小波體」。在當代中國作家中,從來沒有人像他那樣獲得過數不清的讚譽與追捧,他的反對『愚昧』和『無趣』的主張已經成為無數青年的生活信條。自從我輩成人以來,所見到的一切都是顛倒著的。在一個喧囂的話語圈下面,始終有個沉默的大多數。」

4.《觀念的水位》——劉瑜

想必很多人認識劉瑜是因為《送你一顆子彈》,我也不例外。

有些人是你生命中的癌症,有些人只是一個噴嚏而已。因為這部作品開始認識並且逐漸了解她,之後又陸續拜讀了她的另外兩部作品,民主的細節和觀念的水位,這三部也是目前市場上劉瑜個人的所有作品集。

高學歷高智商豐富的閱歷和深刻的思想,真正有內涵又有趣的靈魂,所有這些用來形容劉瑜最適合不過,而她也是為數不多的在政治,經濟,民主等方面都有著深刻獨特見解並且能夠深入淺出的用通俗易懂又不失幽默感的有趣語言來詮釋的女性,實屬難得。

通過她的文字,政治歷史不再是高高在上被條條框框設限的學問,一切都變得有趣可愛又不失思想深度。以小見大,以簡見繁,寫得精彩處,讓人忍不住拍案叫絕。看完她的作品,才知道人和人之間的差距有多大,優秀的人有多優秀,而平庸的人又平凡的多麼渺小。

好看的平囊千篇一律,有趣的靈魂萬里挑一劉瑜一定屬於少數,有趣又好看的人。最後,希望她可以多出幾本書吧。

5.《雲雀叫了一整天》—木心

我是一個在黑暗中大雪紛飛的人哪 你再不來我要下雪了

「十一月中旬 明暖如春 明明指的是愛情」

「歲月不饒人 我亦未曾饒過歲月」

「先忍受後享受」

「從前的日色變得慢 車 馬 郵件都慢 一生只夠愛一個人」 ……

木心先生的詩,讀到的時候是驚艷的,金句紛披。很多人熟知的《從前慢》,也是出自這部作品。讀到木心的詩,才知道即使寥寥幾句話,也能寫的如此意境深遠,古樸清雅,不得不令人折服木心先生的文字造詣之深。

真是會說情話的人吶,有趣又寂寞的靈魂,宇宙萬物也成了筆下浮潛的詩詞

今年去烏鎮,有幸參觀了木心先生的舊居。牆上是木心先生作品裡散落的碎片,文字圖騰,那些文字像有生命一樣,橫亘在灰白的牆板上,向死而生。讀到的時候總想該是怎樣的心境,才能寫出這般讓人如沐春風的詩句。在濃郁的情感中,用詩的語言表達自己,任何注釋都是多餘的。

6.《月童度河》——慶山

看短篇的時候,有讀者在下面留言,讀到莫名觸動的短評:「蘇格蘭綿延的山陰鬱的天,遼闊寂靜的讓人覺得一生也不過如此。」 就像慶山的月童度河,看完內心也平靜下來。得未曾有,心境踴躍。

早些年讀《素年錦時》《薔薇島嶼》《春宴》《蓮花》時候,也是被獨特的文風瑰麗又華朴的遣詞造句所吸引,依然是更偏愛散文隨筆類的文章多一些,是那可以在陰天有風的時候,就著一杯清茶靜心讀下去的作品。十多年寫作時光經驗的沉澱,安妮寶貝經歷了無數次旅行,結婚,生子,較之早年小說陰鬱清冷的格調,如今的文字更接近簡單質樸。慶山這個新的筆名是一個階段的結束,也是新生命的開始。文字蛻變的更飽滿,也更通透的看待世界

在新書的一場分享會上,安妮這樣回應她書寫的變化:我早年的小說寫了一些人內心掙扎的狀態,那跟年齡或者當時的生活狀態有關係。但是人不可能永遠停留在二十五歲或者二十六歲。如果寫了十五年,依然在寫那時感興趣的事,比如情感中的困惑、迷惘,或者對世界的懷疑,對很多事情的搖擺和質疑,那麼這十多年是白費的,像沒有生活過一樣。我的作品都只是自我的體驗和經歷,這可能和其他的文學作品有區別。因為很多作者更關注大的環境、時代,或政治、社會,但對我來說,這十五六年的寫作一直都很單純,體驗到了什麼,就寫下來。當然體驗中可能有A面,也有B面,但所有的面向都是我的組成部分。

易小碗說:「喜歡一個作家的好,就是連同她的文字和時間變遷,亦窺見了自己的成長。所以從她早期作品中的陰鬱尖銳,到如今筆鋒里的溫柔禪定,當安妮寶貝變成了慶山,最終連名字都沒有留下,我開始相信,我們內心微弱的多數,有著無限和解的可能。」 這也是我所認同的。

行寂靜行,生希有心

7.《惡意》—東野圭吾

「我就是恨你,我恨你搶先實現了我的理想,我恨你優越的生活,我恨當初如此不屑的你如今有了光明的前途,我恨我自己還沒來得及成功。我把對自己的恨全部給你,一併用來恨你。」

情節一波三折,神級逆轉。所以你以為的發展情節預示的結果,都不斷被推翻,像是作者開的一個惡意的玩笑。因為嫉妒,所以恨你,所以不惜一切代價也要毀滅你,所以內心膨脹著自己得不到也不甘讓別人得到的恨意。書中關於人性中的惡意,讓人汗毛直立,如同暗不見底的深淵。「令他害怕的,並非暴力本身,而是那些討厭自己的人散發的負面能量。他從來沒有想像過,在這世上竟然會有這樣的惡意存在。」

東野圭吾的推理小說本身即不用花更多言語去讚美,喜歡推理小說的一定不能錯過。

8.《東京奇譚集》—村上春樹

這是村上腦洞大開時寫下的5個小故事,離奇巧妙交織,用略帶荒誕色彩的筆調來講述一個個發生在東京的各種奇妙有趣的故事,卻不失村上特有的味道,順便探討了人生命運的神秘感。

「短時間裡我的人生風雲突變。我好不容易才抓住了什麼,沒被甩離那裡。我怕的很,怕的不得了。那種時候我沒辦法向別人做什麼解釋,覺得自己好像要從世界上滑落下去。所以我只是希望別人來理解,希望有人緊緊摟抱自己,不要什麼道理什麼解釋,通通不要。可是沒有一個人。」

「你想迴避這一事實,想把它塞進心底的小黑洞蓋上蓋子,盡量不去想難堪的事,不去看討厭的事,在生活中把負面感情扼殺掉,這種防禦性姿態成了你這個人的一部分。是這樣的吧,但這使得你無法無條件地真誠的由衷的愛一個人。」

「到了高處,那裡只有我和風,其他什麼都沒有。風包攏著我,搖晃著我。風理解我這一存在,同時我理解風。我們決定互相接受,共同生存。一旦腳踏高處,精神整個進入高度集中狀態,恐懼當即消失,我們置身親密無間的空白中,而我最中意那樣的瞬間。」

早些年讀《挪威的森林》竟也讀出了孤獨的意味,這是讀的村上的第一本書,去年讀《當我談跑步時我談些什麼》,尤其折服村上作為一個擁有十餘年長跑經驗者的堅持和毅力,而他關於跑步的見解也一針見血的戳中了自己的內心。從此把他當做自己的精神導師。過往皆成雲煙。之前諾貝爾文學獎,村上陪跑七年的新聞大字赫然出現在網頁的醒目處,供媒體娛樂。但是就像小李子,陪跑那麼多年奧斯卡最終還是得到了屬於自己的最佳男主角。

喜歡一個網友說的,嬉皮士精神固然值得分享,迪倫也從來不需要最頂尖的榮譽去標榜他,但我和許多人一樣,緊握脆弱的蓬勃,直到誠意耗盡,也願意等村上春樹走過諾貝爾文學獎,再問初心

9.《我愛這哭不出來的浪漫》— 嚴明

「我的碼頭是走累時的一碗面,一缽粥,是遠處的希望夕陽和經過近前的一張陌生和親切的面孔,我要走更多的路途,或者碼頭是一片永遠都看不到盡頭的昏暗水域,我可能註定一生泅游」

「午夜時分的街邊,買天讓問:「嚴明,你覺得自己最重要、最特別支持是什麼?」我喝了口啤酒,抬起頭,很認真地告訴他:「是我腦子裡沒有屎。」」

「我原本以為攝影可以是悠遊於不停變換的碼頭,可以是攻城略地般的轉戰江湖,憑著鋌而走險的勇氣踏遍萬水千山即可。可是,一旦抵達那些動人的所在,心隨境轉,心都會久久停留,離開也會挂念。它是動用靈魂的事,它根本不是一件可以定出收工時間的事。精神的游牧一旦詩意地還鄉,離別即是流放,雖半步即是天涯。」

一個攝影師的隨筆文集,讀的時候更像是窺探一個人富足的精神世界。好的圖像和好的文字一樣,都是會說話的,雖然兩者不能相提並論,但是冥冥之中仍有相通。這充滿詩情的影像與文字,展現的是這荒誕與浪漫並存的現實社會。

我憐惜那些活著不易的人們、那些存在不易的物們,陪伴著這個時代的所有不堪與失態。真的不想只當我們是去送葬,真的不想讓後來人只能在我們的影像中遊園驚夢。都說一代人做一代人的事,而這就是我們的時代。與它相遇,不是緣分,是我們的命

我決定認命。

因此,我愛這哭不出來的浪漫。

大致把過去推薦的一些書重新整理成了這片文章,算是一種記錄的保存。

希望2018年可以有時間多讀書,讀好書。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成為一個內心豐盈又自足的人,生活也應該過得像詩一樣。未來要保持新鮮的文字血液,以此鮮活靈魂。

希望每個人都可以過上自己理想的生活。

也歡迎大家互相交流分享。太陽尚遠,但必有太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一葉清明 的精彩文章:

TAG:一葉清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