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以PPT為核心的表達與溝通

以PPT為核心的表達與溝通

N多年了,都是我給人布置作業,從來沒有人給我布置作業,更沒人給我布置作文作業。最近,諸事不順,被人連忽悠,帶脅迫,逼著我寫這個命題作文。我憋了好久,終於在DDL之前最後一天,憋出大招,把自己這些年碰到的困惑,犯過的錯誤總結如下,希望對更多的小夥伴有所幫助。

首先,我想確定一下本文的目標。本文所關注的「表達與溝通」指的是什麼?最開始,團隊給我的命題是「演講」。可是,我始終不喜歡「演講」這個詞。為什麼?「演講」更多是單向的,我說,你聽。你對我的反饋最多也就是:點頭、鼓掌、噓聲等。沒有太多溝通的可能性。但是,在商業實踐中,甚至學術場合,更多的是需要「溝通」。我們首先「表達」自己的想法,然後期待反饋,形成建設性的「溝通」。所以,我更認可「表達與溝通」這個辭彙。更具體的是,我關注在典型的商業或者學術環境中的「表達與溝通」

有哪些典型的場景?在學術活動中有:論文答辯、基金答辯、項目答辯等。商業活動中有:上下級工作彙報、標書講解、需求溝通等。可以說,場景很多,而且都很重要。由於在這些場景中,PPT常常是一個不可或缺的元素,因此我們的討論將更加聚焦在:PPT為核心的表達與溝通。我這裡不討論如何具體製作PPT,而是從「表達與溝通」的角度看看PPT製作可能出現的典型問題,以及對表達溝通所產生的常見後果。

1

PPT不要太長

PPT到底多長才好?我個人認為,這個問題的核心是「不要太長」。在任何場合下,我們的彙報時間都是寶貴的、有限的。因此,如何在有限的時間內,在PPT的幫助下,達到最優的溝通效果,這才是問題的關鍵。

如果PPT太多,後果是什麼?後果就是「疲於奔命」。我們會不停地往前趕,然後每頁PPT都無法講透,聽眾沒有時間消化吸收,很容易忘記前面講的內容。

那你說到底多少頁合適?每個人的語速習慣有所不同。熊大的習慣是:大概一分鐘一頁PPT,含標題頁,含結尾頁。PPT頁數可以更少,但是盡量不多。這樣保證每頁PPT都有充足的時間去講,去跟聽眾溝通。

2

每頁PPT都要有一個核心故事

說白了,為什麼我們要做這樣一頁PPT?因為我們想表達一個想法,講述一個故事。

有同學可能要問:「標題頁有啥故事?」當然有了。標題頁的核心故事就是:(1)簡單介紹研究報告題目;(2)介紹自己,介紹合作夥伴,介紹研究團隊。標題頁承擔一個極其重要的任務,叫做「暖場」。通過標題頁的1分鐘左右的寒暄,迅速拉近自己同聽眾的距離。

同理,結尾頁有故事嗎?當然有了,跟大家做一個體面的告別,不要匆忙離去,像落荒而逃的士兵一樣。要告訴大家,我的報告結束了,感謝大家的認真聆聽,感謝大家提出的寶貴建議,對我有哪些建設性啟發,因此未來,我還會嘗試做什麼。

在這方面,最典型的問題是什麼?答:一帶而過。經常有同學做分享的時候,會有整頁,整頁,非常精美的PPT,一帶而過,連一句討論評述都沒有。豈不浪費?豈不可惜?更糟糕的是,非常分散聽眾的注意力。因為那一帶而過的精美PPT,勾起了大家無限的好奇心:「那一頁是個啥子東東?裡面有什麼好玩的內容呢?怎麼speaker不講了呢?好可惜,好好奇,好捉急!」

3

一頁PPT上內容不要太多

尤其是文字,我個人的偏好是,越少越好。這個話不敢說得太絕對。因為,我們確實能夠看到很多非常優秀的演講嘉賓,他們的PPT上內容非常多,而他們仍然講得非常好,跟聽眾溝通得非常好。但是,能夠具備這種駕馭能力的人非常少。

絕大多數人,當PPT上充斥著大量的文字和數字的時候,基本上就變成「念」了。如果,您的任務就是「念」,聽眾會想:「為啥我不自己讀呢?」反正所有的內容都在那裡嘛。於是,聽眾開始「讀」。一旦,聽眾進入了「讀」的狀態,他「聽」的頻道就會關閉,會完全忽略你在講什麼。

為什麼就不能一邊聽,一邊讀呢?因為太難了。俗稱:「眼睛耳朵打架!」因此,我個人非常喜歡喬布斯的PPT風格:非常簡單,而內容集中在一個關鍵點上,非常具有衝擊震撼力。

例如,我經常講一個「呼叫中心」的案例。這個案例在狗熊會之前的「數據與價值」相關的內容中被提到過。詳細的故事不講了,反正就是通過數據分析如何節省成本的故事。在課堂上,我就用這一頁PPT如下圖。

這頁PPT實在算不上高大上。但是,它的內容非常集中:(1)幾個圖標大家一看就知道是呼叫中心;(2)一些簡單的標示,表示成本下降。大家可能會說:「這能看出什麼鬼?啥也看不懂啊!」對啊,就是要這個效果。要知道,這個不是「報告」,這是一個「PPT」。PPT的任務是什麼?是配合我演講,要給我做綠葉,我要當鮮花。所以,這頁PPT放在屏幕上,可以達到幾個效果:(1)核心思想一目了然;(2)詳細細節一無所知;(3)因此產生好奇心,讓耳朵眼睛的注意力,都到我這裡來,而不是到PPT那裡去。由此可見,PPT上動畫最好也不要太多。我們永遠要記住,優秀的表達溝通是以思想內容取勝,而不是PPT。

上面跟大家分享了從「表達與溝通」的角度看待PPT準備的一些典型誤區。接下來,咱們就開始真正做分享彙報了。又有哪些應該注意的呢?

1

注意演講儀態

我的意思不是讓大家做個分享報告,還要來個立正稍息、標準軍姿這麼規範。這顯然不可能,也不適合思想的交流。我的意思是說,至少咱不要太醜陋。啥?俺都帥得驚動黨中央了,怎麼會醜陋?呵呵,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啊!跟您分享一個故事。

有一次上課,有個同學拿了一個攝像機(那時候手機還很挫,不能攝像)。我說:「你要幹啥?」他說:「我們有個同學生病了,今天來不了,拜託我攝像,回頭學習。」我心想那也好,但是等你整完了,給我一個拷貝吧,我看看自己上課的樣子會不會帥得驚動黨中央。

等我看到了視頻,猜怎麼著?我的天!自己不知道,我上課的時候有那麼多習慣性的壞動作,例如:抓腦袋、搓鼻子、推眼鏡、滿教室毫無規律的隨機遊走等等。不聽,不知道自己有很多很糟糕的語言表達,很多毫無思想性的口語(例如:啊、噢、哈等等),被反覆重複,非常無聊。

我開始心疼我的學生,本來統計課就很無聊,還碰上這麼一個口齒不清,語速飛快,激光筆亂點亂晃,壞習慣這麼多的傢伙,好慘!所以,我開始注重自己上課的儀態。現在可能仍然不好,但是比當時應該進步了很多。

我注意幾個問題:(1)我可以在教室里走動,拉近跟每一個同學的距離,但是,一旦「到位」,我就要立正,不要晃來晃去;(2)不輕易用激光筆,如果用,就要確信,小紅點(或者小綠點)安靜穩定下來後,我再講內容;(3)降低語速,降低語速,降低語速。重要的事情說三遍,尤其適合我這種著急上火說話快的人;(4)盯著同學的眼睛看,形成eye-contact。從中可以看出哪些同學聽懂了,哪些很困惑,還有哪些人在玩!手!機!

2

不要在不同的PPT頁面之間跳來跳去

很多小夥伴,會講到一半的時候,突然說:「這裡講的這個問題哈,需要這麼幾個數字,就是前面XX頁講到的,大家看一下哈。」說著,就一通PPT向前翻頁。結果又翻得不準確,「Oops,抱歉哈,翻過頭了,我再向後翻頁哈。」一通爛七八糟的折騰後,聽眾徹底lost掉了。

所以,對我而言,PPT翻來翻去,這是一個大忌。如果一定會涉及到前面的內容,那就把前面的內容單獨做一個頁面,放在後面。這樣讓您的彙報行雲流水,一路向前。跟這個相關的另外一個典型問題就是,激光筆到處亂晃點。「大師」們喜歡那激光筆在PPT上圈來圈去,晃來晃去,催眠的效果相當不錯。一會兒就會看到聽眾向您頻頻點頭致意!

3

不要跟人爭吵

這是一個深坑!考慮到熊大都已經是保溫杯油膩中年男了,仍然會在這個問題上栽跟頭,因此請各位小夥伴認真聽(此處可以敲黑板)。請大家注意,我們在任何場合下的溝通分享都是有著美好目的的。我們的目的顯然不是去個人fight的。哪怕真的是fight,也要體面得當。

啥?我就不想體面,那您就是註定的loser,沒有人會理解支持您。當然,這有點誇張,現實生活中的真實場景是這樣的。我正講的高興呢,突然跳出一個人來說:「您這講得是啥,都是胡說八道,bla bla bla。」如果這哥們說的確實有道理,倒也罷了,咱就低頭認慫,下次改進。

但經常是,這種人啥也沒聽懂,就開始下結論。然後,然後,然後我這個火大呀。我的腎上腺激素開始大量分泌,一個念頭開始主導我的大腦:「我要滅了他!」於是,我開始跟他fight,我會說:「你啥也沒聽懂,我是這個意思,你完全理解錯誤,其實不是這個樣子的,bla bla bla。」然後,這位仁兄仍然毫不退讓,繼續搬出其他莫名其妙的理由,證明你很stupid。大家仔細想想這種場景是否經常存在?這個討厭的「他」是誰?可能是你的答辯委員會的專家,可能是客戶方的重要領導,等等。

4

如何應對胡攪蠻纏的聽眾

在我的職業生涯中,確實碰到過胡攪蠻纏的聽眾,搞的我很尷尬。我在講「我的蘿蔔心裡美」。他說:「你的香蕉心裡黃」。我說:「我講的是蘿蔔」,他說「你說的是香蕉」,「蘿蔔」,「不,香蕉!」。無比崩潰!

在商業競爭中,有的聽眾可能是不懷好意的(例如:競爭對手的托)。這種情況下,你應該怎麼辦?

第一、千萬別生氣,千萬別生氣,千萬別生氣。你一生氣,就會被情緒主導,被對手拖入對他特別有力的「混戰」。只要是「混戰」,都是台下人沾光(他似乎代表著台下很多人,是個一打多的態勢)。而且作為「台下普通人」把「台上專家」挑戰了,似乎很了不起。而且場面混亂,對speaker不利,對於聽眾,無所謂。所以,作為speaker,你千萬千萬不要生氣。

第二、快速確認這是不是一個可以通過一問一答能解決的問題,如果不能,就說:「您這個問題很重要,但是受時間限制,我可能沒法很快回答您,我們可以下來再溝通。」Guess What?如果這位仁兄確實是對問題感興趣,下來後會跟您形成更加充分有效的溝通。如果他就是存心搗亂的,會議一結束,他就會自動消失,他才沒有興趣跟你繼續理論呢。如果這招還不管用,對方居然不依不饒就要跟你當面說清楚。那就把他變成所有人的對立面(請注意,曾經你是speaker,你是所有人的對立面)。怎麼變?你可以說:「您看,今天時間非常有限,還有這麼多聽眾有其他我可以解答的問題,您的問題我確實立刻解答不了,請您把時間留給其他朋友,下來我非常樂意花更多時間聽您的建議。」這個時候,他就成了一個耽擱所有人時間的「對立面」,如果還繼續堅持對吵,就成了無理取鬧了。

5

搞清楚對方的問題,直截了當回答

啥?這還要講?當然了。要知道,我們很多很多時候,答非所問。假設有人問:「漢生老師,您這個研究樣本量多大?」我的內心可能開始產生大量的複雜計算。我的樣本量才200不到,這哥們會不會認為我的樣本量太小?可是他知道這個研究有多難嗎?他知道這樣的數據多麼不容易獲取嗎?不行,我得給他說清楚。

我要告訴你哈:「我這個研究關心的是什麼問題,在我之前由800個人都做過了,他們分別是張三、李四、王麻子。張三用了什麼數據,還不如我呢。李四用了一個新技術,還不如我呢。王麻子跟我技術手段一樣,樣本量跟我差不多。我為啥不整樣本量多一些呢?因為缺錢啊,缺時間啊,缺機會啊,bla bla bla。我啰里啰嗦說了半天,就是不回答你的問題:我的樣本量到底多少。

您說,您要是那個聽眾,或者這位提問的朋友,得多鬱悶。你說這麼多幹啥,直接告訴我:N=198不就可以了!我自己看到的情況是,10次對答裡面,至少有5次,是speaker沒有完全聽懂,甚至完全沒聽懂別人在問啥,就著急回答問題。最後,啰里啰嗦一大堆,自己都不知道自己說了啥。所以,我經常用的一個技巧是:「您的問題我複述一遍,看看我理解是否正確?」就這麼一招,對於提高溝通效率非常有幫助,歡迎大家嘗試。

6

如何應對啰里啰嗦的提問者

這裡不得不吐槽一下,很多提問的朋友也是啰里啰嗦,非常糟糕。在一些重大的會議場合,時間非常緊張。最好的提問方式是:「我的問題是:bla bla bla。」最糟糕的提問方式是:「今天風和日麗,陽光燦爛,萬物復甦,bla bla bla。」先發一通感慨,或者自我吹噓。然後說:「我有三個大問題,每個大問題下面有三個小問題,bla bla bla。」我的天,等他講完,全世界都睡著了,我也完全忘記他的問題了。

這種情況,非常考驗主持人的能力。優秀的主持人會當場打斷他,並且善意提醒時間有限,只准問一個問題。但是,咱們絕大多數主持人都是豬隊友(求小夥伴不要磚我),面對這種情況的時候,呆若木雞,毫無動作。怎麼辦?只能自救。我一般常常會直接打斷對方:「對不起,這位先生,咱們時間緊張,後面還有其他嘉賓要做彙報。所以,請您直接提出你的問題?就一個。」」個咱們時間緊張,後面還有其他嘉賓要做彙報。所以,請您直接替您的但是,敵人不依不饒:「不,我有三個問題。第一、第二、第三、bla bla bla」。我會說:「對不起,我回答一下您的第三個問題,前面的我都記不清楚了,呵呵。」

7

不為自己的錯誤辯護

我們都是非常卑微的凡人,犯錯誤,干蠢事,是常態。不犯錯誤,不幹蠢事,是變態,是不可能的。無論是咱們的學術思想,還是數據分析結果,不完美,有bug,甚至有錯誤,都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呢。一旦自己的錯誤被人指出來了,怎麼辦?勇敢、坦誠的承認。「我的天,您說的太好了,我們確實之前沒有注意到這個問題,而這個問題似乎很重要,我們幹了一個很蠢的事情。謝謝您,回去我們重新思考改正!」

大家看,這才是正確的應對方式。而不是,找一堆理由為自己辯護。這兩種思路產生的後果區別在哪裡?如果是辯護,對方,甚至更多的了悟的聽眾,會抓住你不放。然後,很快就形成一打多的被動局面。沒錯,您就是那個「一」,台下所有的聽眾就是那個「多」。更糟糕的是,影響您的個人形象和品牌。有朋友說:「證明自己是錯的,愚蠢的,豈不更影響個人品牌?」我認為:「撒謊狡辯」和「愚蠢無知」相比,前者才是真正糟糕的結果,而後者是我們每一個人的常態。

8

坦誠面對自己的局限性

要知道我們的任何研究,任何分析,都是不完美的,都是有局限性的。這個太正常不過了。與其讓別人給揪出來,還不如自己招了。在自己的彙報過程匯中,就要把這些局限性儘可能客觀中立的描述清楚。以一個更好的姿態,用一個更好的機會,跟大家分享這個局限性產生的客觀原因,以及自己未來的思考。

這樣做至少有兩個好處。第一、不會讓人把自己的問題「揪」出來。自己「招」跟被人「揪」,那個形象還是很不一樣的。「招」顯然更加從容一些,更容易給人們留下誠實靠譜的印象。而「揪」就有點被動了。第二、把一些聽眾「必問」的問題,提前解答了。能夠節省很多的溝通時間。讓後面的溝通交流,更加集中在新問題上,形成對未來更好的改進意見。

以上分享的都是熊大自己的經驗之談,實在談不上什麼系統理論,甚至不敢說自己說的就是對的。但是,確實都是我自己曾經填過的坑。我想跟更多的朋友分享,希望其中有的內容能夠對大家有所幫助,也希望有朋友能夠指出我的不足。畢竟,表達與溝通,這是一個人畢生都需要的專業能力,需要終身相習!

想聽到熊大更多的看法嗎?

一切精彩盡在【熊大十講】中!

趕快加入狗熊會【會員】吧,

識別下方二維碼進入即可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狗熊會 的精彩文章:

TAG:狗熊會 |